雖然有人追捧東南亞「商機多、潛力大」,號稱該區是創業家的夢想國度。但值得留意的是,即使當地如何潛力無限,不少東南亞國家有潛在的政治及族群矛盾。有意前往當地開拓業務者,除了留意環球及地區經濟等宏觀因素,更要考慮地緣政治風險問題。
恐襲機會低
曼谷旅遊勝地四面佛周一(17日)發生的爆炸事件令人不寒而慄。雖然至今未有明確證據顯示,是次事件與恐怖襲擊有關,更不能與美國2001年9月11日發生的「911事件」相比,但此等畫面仍不禁令人想起2005年10月1日發生、造成22人死亡的「峇里大爆炸」。雖然上述事件已事隔多年,但陰霾至今仍揮之不去,或多或少影響該等國家吸納外資的能力。
以印尼為例,縱然發生「峇里大爆炸」,但總體而言仍朝向正面方向發展。東帝汶地位問題得以順利解決、亞齊分離活動衝突告一段落均顯示當地局勢漸趨平穩,加上去年上任的總統佐科·維多多 (Joko Widodo)給予國際社會正面形象,綜合上述因素,均有利印尼進一步吸納外國資金,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保安人員警覺性高
不過,面對過往的襲擊事件,為了保障當地人民及旅客的安全,印尼不少重要地標均設有金屬探測器,以防止有人發動自殺式襲擊而傷及無辜。記者上周前往雅加達採訪期間,凡出入酒店、商業樓宇及機場,均需通過金屬探測器,而且當地保安員動輒搜身。此舉不僅反映當地社會仍然處於相當緊張的狀態,亦令外國投資者不敢即時投入大量資金,即使願意前往當地開拓業務者,亦大多抱「試水溫」心態。
除了面對潛在的分離勢力,印尼族群矛盾的陰影亦影響了內地、香港及臺灣到當地的投資意欲。雖然華人在印尼只佔少數,卻因為他們世世代代辛勞工作,不知不覺間掌控了當地的經濟命脈,引起了部分當地人的不滿。印尼多次的排華事件,或多或少是因為這種心態而起。對歐美公司而言,它們毋須背負此包袱,但有意前往當地開拓業務的華人,卻須引以為鑑,以免得不償失。香港商報記者 鄺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