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利潤負增長是大概率事件
截至昨日(8月31日),A股16家上市銀行半年報已披露完畢。據時代周報記者梳理,大部分銀行增速都在放緩,與往年動輒兩位數大幅度增長的態勢有本質區別。而從各家銀行中期業績發布會上透露的信息來看,下半年的增長前景也并不樂觀,明年則有可能進入負增長時代。
具體來看,五大國有銀行上半年平均增速最慢,工行、農行、建行均微增,創下近年最低水平;股份制銀行中規中矩,大部分個位數增長;而城商行表現搶眼,均兩位數增長,例如南京銀行上半年凈利潤逆市大漲24.45%,成為增長最快的上市銀行。
8月28日,標準普爾金融機構評級部門資深董事廖強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經濟下滑,信貸成本總體都在增加,但國有銀行有一個問題,即依賴息差。央行多次降息后,利息收入增長不快,所以增速遠遠低于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據工行測算,最近連續五次降息便讓工行直接減少了270多億元的利潤。
在利潤增長乏力的同時,各大銀行還要面臨資產質量惡化的壓力。從半年報的情況看,不良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攀升,但總體仍在可控范圍。“未來18-24個月,銀行資產質量會持續下滑,目前還沒有觸底的跡象。”廖強分析稱。
慶幸的是,大部分銀行都在轉型。在政策紅利逐漸消失、信貸業務遭遇瓶頸的情況下,上市銀行在尋找新的利益增長點,逐漸擺脫“吃息差”的模式。多個銀行稱,轉型已見成效,非息收入增長快,占比創新高。
明年銀行可能負增長
從16家上市銀行半年報來看,五大國有銀行的增速遠遠低于股份制銀行以及城商行。工商銀行凈利潤僅微增0.7%,交行凈利潤同比增長1.5%,農行同比僅增長0.5%,建設銀行微增0.97%,中行利潤增長1.69%,均為近年來的最低水平。
股份制銀行方面, 招商銀行同比增長8.26%,浦發銀行同比增長5.50%,民生銀行增長4.72%,興業銀行同比增長8.68%,平安銀行是唯一一個凈利潤增長兩位數的股份制銀行,同比增長15.02%;城商行的表現最為突出,南京銀行凈利潤逆市大漲24.45%,寧波銀行同比增長15.6%,北京銀行也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幅度,達到13.62%。
8月29日,東莞銀行信貸部一位不愿具名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城商行凈利潤增長快是因為盤子小,所受的沖擊不大,而且大多數信貸業務都投向本地可靠的、有實力的企業,偏保守。
從整體來看,上市銀行的增速都在放緩。“銀行能保持增長已經很了不起,應該是負增長才對。”廖強預計,明年、后年整個中國銀行業的利潤出現負增長是大概率事件。
事實上,負增長一說并非空穴來風。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工商銀行、中行將2015年的凈利潤增速目標定為負。不過,工商銀行公共關系部相關負責人對這一說法并未向時代周報記者回應。
今年3月,建行舉行2014年年報發布會時,其首席財務官許一鳴就預測,今年利潤可能出現負增長。要知道,2014年建行全年利潤增長是6.14%。而今年上半年就跌至0.97%,下半年仍不樂觀,故從目前走勢看,2015年凈利潤為負并非不可能。
多個銀行高管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銀行是親周期行業,經濟下行壓力大,銀行的壓力就會更大。
在8月27日的業績說明會上,工行董事長姜建清表示,銀行業的利潤增速這兩年都在趨緩,并且趨勢越來越明顯,其主要原因是“三期疊加”,經濟在轉型,很多實體企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銀行業利潤增速趨緩是“銀行業為經濟下行付出的成本”。
經濟下行的壓力也體現在各大銀行營收與凈利潤增長不同步上。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各上市銀行上半年營收大幅度增長的同時,利潤卻只是微增。以浦發銀行為例,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07.01億元,同比增長19.74%,但凈利潤239.03億元,同比僅增長5.5%。
8月27日,華泰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林博程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上半年各上市銀行的核銷力度加大,大部分利潤是被撥備吃掉。以中信銀行為例,上半年該行撥備前利潤468.11億元,同比增長13.84%;但計提撥備后,凈利潤折半至225.86億元。
光大銀行也提升撥備計提力度,報告期內計提資產減值損失83.87億元,同比增加52.59億元,是去年同期的2.68倍。
浦發銀行副行長冀光恒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在年報中,可以看到營收的增速比凈利潤增速高出十幾個百分點,兩者的差額實際上就是被不良“吃掉”了。
多銀行逾期跳漲但未計入不良
而引發銀行大量計提撥備的主因還是經濟下行期不良多發。據時代周報記者梳理,上半年大部分銀行的不良率都在增加,維持在較高水準。工行的不良率達到1.40%,已經接近今年的控制目標;農業銀行的不良率也已經達到1.83%。
但外界質疑稱,這并非各大銀行的真實不良率,因為多個銀行的90天逾期貸在增加。盡管交行上半年的不良率上升尚顯溫和,但從具體數據來看,逾期率卻大幅跳漲,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已經從去年末的446.16億元跳升至709.93億元。
上半年,平安銀行逾期90天以上貸款余額425.14億元,較年初增加133.11億元,增幅達到45.58%。
有部分銀行將該指標也納入了不良貸。招商銀行90天以上逾期貸款為389.31億元,為總貸款1.46%,為同期不良貸款的98.27%,這個數據越來越接近不良貸款,與業績報告中不良貸款余額396.15億元相比差距不大。招行常務副行長李浩說:“招商銀行堅持審慎的態度,只要是逾期超過90天我們就列為不良貸款。”
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是銀行信貸資產在兩種不同分類方法之間的一個交叉比例,反映逾期90天以上貸款和不良貸款之間的對應關系。指標越低,說明不良貸款的認定標準更趨于謹慎和嚴格。
橫向比較其余幾家股份銀行的逾期3個月以上貸款率來看,華夏銀行占比為2.99%、中信銀行1.63%、浦發銀行2.30%、平安銀行3.58%。
廖強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從趨勢來說,銀行不良貸款余額會隨著經濟增速放緩,呈持續上漲的趨勢,有一些在未來會成為不良的貸款,是否現在就應該歸為不良貸,其實差別不大。“往前看,不良貸是一個滯后數據。逾期90天是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如果算為不良貸,從好的角度看,比較謹慎。”
廖強表示:“用來判斷銀行資產質量的一個較好的指標,是銀行公布的不良貸款加上關注類的貸款量。因為,關注類貸款更好地反映了銀行潛在的資產質量的規模。此外,銀行也沒有太多的動力去改變關注類貸款的數字。”
從不良貸的分布來看,不良貸款余額增加較多的地區是西部地區、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區;分行業來看,主要集中在制造業、批發零售、煤炭等行業。
工商銀行在年報中稱,西部地區不良貸款增加,主要是批發零售、煤炭等行業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經營困難而出現貸款違約。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區不良貸款增加,主要是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貸款違約增加所致。
平安銀行也稱,逾期貸款主要集中在上海鋼貿、杭寧溫民營中小企業、小微聯保互保及山東“兩高一剩”行業等貸款,受宏觀經濟影響,問題資產陸續暴露。
隨著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的逐步化解,標普預計,房地產將構成銀行業最大的尾部風險。“最近一兩年貢獻銀行最多不良貸款的行業還不是房地產,而是產能過剩的制造業。”
對于未來走勢,中信建投國際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徐博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下行壓力存在,上半年信貸投放較多,資產收益會體現,但不良壓力還是很大。林博程也稱,下半年不良壓力會繼續釋放,經濟沒有反轉的跡象,不良率往上走的速度有可能沒有上半年那么快,但資產質量還是會有惡化的趨勢。
廖強說:“我們認為,未來18-24個月,銀行資產質量會持續下滑,目前還沒有觸底,早得很。”不少銀行高管也在業績說明會上稱,“資產質量仍然給銀行帶來不小壓力”。
非息收入占比達歷史最高點
慶幸的是,經過多年的轉型,銀行已逐漸改變以往依靠利差生存的模式,非息收入占比加大正成為行業趨勢。多個銀行都宣稱,非息收入占比達到歷史最高點,商業銀行“靠息差吃飯”的狀態正逐漸改變。
上半年民生銀行非利息凈收入299.08億元,同比增長38.92%,占營業收入比率達38.89%,同比提高5.83個百分點。這一占比刷新了同業高度。民生銀行表示,主要來自銀行卡手續費收入、托管及其他受托業務傭金、代理業務收入以及投行業務收入的快速增長。
招商銀行非息收入382.77億元,同比增長99.37億元,比重達到36.67%,同比增長3.14個百分點。在行長田惠宇主導的“一體兩翼”和“輕型銀行”戰略推動下,招商銀行的非息收入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平安銀行非利息凈收入增長最猛,占比也創新高,達到33.19%。上半年,該行實現非利息凈收入154.57億元,同比增長51.85%,為2012年上半年的4.46倍。
此外,從半年報看,股份制銀行非息收入占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中信銀行28.98%、浦發銀行25.12%。但國有銀行則出現了非息收入占比下跌的情況。上半年中國銀行實現非利息收入754.87億元,同比減少27.10億元,降幅3.47%;建設銀行非息收入占比20.46%,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國有銀行的創新和轉型力度遠遠小于股份制銀行,它們更依賴于傳統的信貸業務。
事實上,國外發達國家的銀行業,利息收入與非利息收入的比例普遍達到6:4,甚至可以達到對半。
廖強告訴記者,由于政策紅利逐漸消失,傳統信貸業務也遭遇瓶頸,上市銀行不得不艱難轉型。從收入結構來看,這樣的轉型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似乎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為了應對行業下行期,以及利潤市場化、互聯網金融沖擊,各家銀行將更加著力地提升中間業務。”徐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