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1

2015全球商報經濟論壇圓滿落幕

2015-09-10
来源:香港商报

  2015全球商報經濟論壇貴陽論劍 創新發展貴在行動

  備受矚目的2015全球商報經濟論壇昨於貴州省會貴陽舉行。本屆論壇主題是「科技強夢創新引領未來——自主技術變革與區域經濟發展」。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學商各界翹楚及傳媒精英,圍繞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科技驅動發展」進行深入探討,為當下中國經濟尋找現實藥方,為後起之秀貴州打造創新經濟出謀獻策。貴州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廣智對論壇嘉賓表示熱烈歡迎,盛讚全球商報聯盟開創跨國家、跨地區媒體合作之先河。全球商報聯盟主席,香港商報社長、經濟導報社長陳寅表示,全球商報聯盟攜手貴州共同舉辦2015全球商報經濟論壇,這是貴州魅力感召之所在,也是全球商報聯盟之榮幸,論壇當為國家繁榮與社會發展,為中國與世界和諧進步貢獻積極力量。 香港商報記者 張麗 李穎蔡易成

  建言獻策 為貴州創新突圍

  昨午,由全球商報聯盟、中共貴州省委統戰部主辦,中共貴州省委政策研究室、貴州省工商業聯合會、貴州省商務廳、貴陽市人民政府、香港商報社、香港經濟導報社承辦,貴州日報報業集團、貴州商報社、貴州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協辦的「2015全球商報經濟論壇」在貴陽市國際生態會議中心隆重開幕,本屆論壇主題「科技強夢創新引領未來--自主技術變革與區域經濟發展」。來自海內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工商領袖、學界精英,及28家傳媒高層齊聚貴陽,圍繞經濟新常態下,科技力量尤其是自主創新技術對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進行思想交鋒和觀點交流,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及貴州省的創新突圍建言獻策。貴州省委常委、貴州省委宣傳部長張廣智,全球商報聯盟主席、香港商報社長、經濟導報社長陳寅,貴州日報報業集團社長宮喜祥分別於論壇致辭,對各路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

  坐而論道 論壇精采紛呈

  論壇開始前,張廣智親切會見陳寅,以及前來參加論壇的嘉賓,有中國職業經理人協會會長、吉林省原省長洪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雲春,中國作協副主席葉辛,中國扶貧基金會副會長江紹高,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中國民營經濟研究院院長保育鈞等,賓主雙方進行了短暫而熱烈的互動交流。貴州省委宣傳部外宣辦專職副主任哈斯挺參加會見。

  張廣智表示,貴州是發展比較快的地區,也是發展潛力較大的地方,希望在座各位給予輿論支持與物質支援,為貴州多出謀劃策,幫助貴州發展得更好一些。陳寅表示,貴州新氣象新進步新發展令人欣慰和刮目相看;貴州正在積極積蓄、儲備更大能量,未來3到5年,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來做,一定會取得更加令人矚目的成績。

  接下來,7位重量級嘉賓發表主旨演講,成為論壇的精采環節(演講內容另發)。

  起立疾行 「貴在行動」

  主旨演講結束後,論壇進入對時下熱點更有針對性的「一帶一路 貴在行動」圓桌對話環節。在葉辛主持下,圍繞「貴州區域經濟競爭與協同優勢」話題,中華民營企業聯合會副會長楊建國、貴州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陳朝倫、貴州省六盤水市副市長范三川、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縣長楊德振進行了精采的互動對話。

  另外,全球商報聯盟還為貴州民企舉行了授牌儀式。陳寅、宮喜祥及貴州省工商聯副主席謝強為民企代表頒發「全球商報聯盟推介示範企業」牌匾。

  論壇最後一個環節,是在陳寅及貴陽市觀山湖區長唐矛見證下,全球商報聯盟理事長兼秘書長張介嶺與貴陽市觀山湖區常務副區長邱斌簽署全球商報聯盟數據中心落戶貴州戰略合作協議,由此論壇宣告圓滿結束。

  張廣智:讓創新成果成發展新引擎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李穎、蔡易成貴陽報道:昨日,貴州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廣智於論壇致辭時介紹,近年來貴州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實現了經濟總量增速連續4年位居全國前列的成績。當前,貴州正在以「守底線,奔小康」為總體思路,努力實現全省經濟發展的歷史性新跨越。

  讓創新成果成發展新引擎

  張廣智坦言,由於以前貴州交通相對閉塞,「地無三尺平」是很多朋友對於貴州的印象,但現時貴州已發生歷史性變化。今年,貴州已實現縣縣通高速、市市有機場。

  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貴州高速鐵路更已連接廣州、上海、北京等中心城市,並且建設速度還在加快。另外,年內還將陸續連接重慶、昆明等重要城市。貴州交通閉塞歷史已徹底結束。

  張廣智對全球商報聯盟開創跨地區媒體合作先河表示充分肯定。他表示,全球商報聯盟成立以來,秉承共建平臺、共用資源、互動互信、跨地區媒體合作,以跨界諮詢為財富,與時代共繁榮,開創了海內外跨國家、跨地區媒體合作的先河。他指,在這個關鍵時期,讓創新成果變成產業活動,以微觀活力支撐宏觀穩定,以創新帶動需求擴大,才能推動產業升級的新引擎。

  他對與會嘉賓圍繞經濟新常態下科技力量尤其是重大自主創新技術對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貢獻進行思想交流和觀念交鋒,為百家之治商應對之策、搭合作之橋充滿了期待。

  陳寅:促進中外交流 推動貴州發展

  「瓊瑤覽良訊,結根在貴州」。昨日論壇上,全球商報聯盟主席、香港商報社長、經濟導報社長陳寅以這首唐詩作為開篇語,歡迎前來參加2015全球商報經濟論壇的各路嘉賓。他指,中國經濟現正處於新舊動力轉換的關鍵時期,面對製造業「去產能化」、房地產「去泡沫化」、金融體系「去槓桿化」、環境保護「去污染化」等諸多重大考驗,應加快實施創新驅動型發展戰略,促進創新成果孵化為產業引擎,以微觀活力支撐宏觀穩定、以供給創新帶動需求擴大,持續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這是國家發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環,也是今年論壇選題「科技強夢創新引領未來」的意義所在。

  陳寅表示,貴州省近年來通過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在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及促進新興產業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國家主席習近平不久前考察貴州時,肯定了貴州在實施「大數據」戰略等一系列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的成就。

  把脈經濟熱點 展開頭腦激蕩

  陳寅介紹,由全球商報聯盟發起、在全球擁有廣泛影響的「全球商報經濟論壇」已連續舉辦五屆,今年是第六屆。論壇宗旨是:集聚全球政治、工商、學術精英的智慧,對當前中國經濟領域的發展趨勢進行研討,為國家繁榮、社會發展、中國與世界的和諧進步貢獻積極力量。

  陳寅介紹,全球商報聯盟組織的經濟論壇素以觀點犀利,開放互動,特色鮮明著稱,引導了輿論關注重點,有力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學術研討與政策制訂的有機結合。論壇的主講嘉賓均為業界翹楚,他們將把脈當前經濟熱點,解析投資機遇,展開頭腦激蕩。

  「坐而論道,起立疾行」。陳寅表示,通過舉辦全球商報經濟論壇以及隨後展開的一系列考察活動,借助全球商報聯盟的報紙、網絡,以及其他媒體的廣泛報道,海內外不僅會對中國經濟有更加深入的認識,也必將對貴州的資源優勢、營商環境和投資政策有更為全面的了解,有望帶動貴州對外開放水平,促進貴州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推動貴州經濟社會實現較快發展。

  洪虎:發揮後發優勢 實現跨越式發展

  【編者按】昨日,7位重量級嘉賓的主旨演講,成為2015全球商報經濟論壇的精采環節。中國職業經理人協會會長、吉林省原省長洪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戰略與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獨立金融諮詢顧問兼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高級研究員韋傑夫,中國扶貧基金會副會長江紹高,香港城市大學航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劉建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石小敏,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中國民營經濟研究院院長保育鈞作了精采發言,其獨到的見解、敏銳的洞察、智慧的分享,贏得了在場聽眾不斷的掌聲。今將一眾嘉賓主旨演講撮要刊發,詳見A2、A4版。

  【香港商報网訊】昨日舉行的全球商報經濟論壇上,中國職業經理人協會會長、吉林省原省長洪虎在主旨發言中表示,論壇選擇在貴州召開恰逢其時,貴州經濟連續四年位居全國前列,實現「十二五」規劃翻番目標,科技貢獻率超過44%,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現在,貴州省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期,進入後發趕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設的重要階段,具有後發優勢,可以走一條推進和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路子。

  增強向新產業轉型意識

  洪虎詳細闡釋了制度創新和結構調整,即通過制度創新創造好的環境,為經濟發展提供外在的動力。通過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的科技進步和創新,為經濟發展提供內在的推動力。只有解決好這兩個推動力的問題,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

  他指出,要充分利用資源流動特點,在遵守市場規則前提下,實行「走捷徑、抄近道」的方式,實現科學技術發展階段的跨越。在產業結構調整中,不必拘泥於原有的產業格局,而是根據市場預期的變化,及時調整產業方向,及時發展高層次性的新興產業。

  他認為,對於產業梯度轉移的理論不能做絕對的理解,局部的轉移、非均衡的轉移,比較容易實現向臨近地區的轉移。後發展地區承接的產業應視當地的環境而有所選擇,而人們常說的產業轉型不是理解為原有的產業轉型,而是要增強向新產業轉型的意識。

  加大力度推進改革開放

  洪虎表示,要實現改革開放進程的跨越,必須具備良好的體制條件,才能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決定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後發展地區與先發展地區的差距往往體現在市場化程度上,也是改革相對滯後。如果只是跟著沿海先發展地區後面亦步亦趨地推進改革,就很難實現趕超。後發展地區可以直接吸收先進地區的經驗,以更大力度推進改革開放,以更快速度集聚各種資源,激發經濟的活力,加快經濟和社會發展,促進經濟發展的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都需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和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途徑來解決。

  他說,一般經濟發展都需要一個資本的原始積累過程,但在現代市場解決條件下,資本在越來越大的範圍內流動,使一個地區在發展經濟時,不必只限於本地區的原始積累,而要更加廣泛的利用域外資金。對貴州來說,就是更加充分利用國家的特殊扶持政策,更加積極的發揮各種實驗區、示範區的作用,大膽進行改革開放的探索,取得先行先試的效果。

  廣泛吸納海內外人才

  洪虎還談到,跨越式發展需要靠高素質的人才來實現,高素質的人才主要由本地區提供,但不能只靠本地區發展,對事業發展的成敗和興衰起關鍵作用的人才有一些要從區域外引進。他呼籲要廣泛吸引人才,特別是海內外的高科技管理人才。要改革用人制度,大膽起用現代知識和創新知識的新人。要千方百計創造各種條件,營造有利於人才發揮作用的環境。

  石小敏縱論創新轉型前提與前景

  【香港商報网訊】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石小敏發表主旨演講時,以深圳經濟發展狀況為例,對比貴陽這幾年的發展模式,分析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難題和困境。他指出,在全國經濟面臨巨大下行壓力的情況下,深圳經濟發展狀況相對壓力小很多,比較超然物外。過去六七年,深圳以投資拉動的增長模式已成功轉型為靠創新驅動發展的模式,因此,深圳的日子現在非常好過。而對於貴州現今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的狀況,石小敏認為,貴州民營經濟快速發展成為貴州經濟發展的基石。

  中國經濟轉型困難重重

  石小敏分析指,當前中國經濟向創新型和消費主導型轉變過程中存在的困難非常大,從各地轉型均可證明此點。

  他指出,從傳統的模式脫身出來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過程,尤其是2014和2015年,中國經濟和全球經濟發生巨大變化,使得中國經濟走勢問題成了一個熱點話題。中國高層也表達出了對中國經濟下行的憂慮,認為中國經濟的轉型、調整會有一個若干年的困難時期。從中國經濟發展進程來看,「胡溫時代」的發展模式是不協調、不均衡、不可持續的。過去,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國的投資過高,消費率偏低,靠投資拉開經濟增長注定不可持續,現已陷入產能過剩的困局。「末端部分是房地產開發,這一塊從去年以後出現越來越無力、疲弱的勢頭。中間這一段所謂各種政府投資平臺,主要搞土地儲備和基礎設施建設。而真正的主角是地方融資平臺,規劃項目、審批、要素配置,特別是土地和資金的配置是他們來做的。」他說。

  債務問題制約經濟發展

  石小敏指,過高過快的投資驅動型增長模式帶來的明顯後果是債務問題。中國的債務是硬債務,各種估計不一樣。國內國外相對比較認可、一致的大數是150萬億左右,大約相當於GDP的240%到250%的水準。這一塊融資額裏面有一塊是高利貸,各種各樣的高利貸加起來估計至少也得三四萬億,高利貸的存在是中國和市場經濟國家非常不同的特點。大約在2012年之後,高利貸的迅猛增長和迅速擴大,發展模式出現的疲軟,從房地產和土地轉讓的視角來講,發達國家遇到困難的時候,利率是下降的。而中國的利率反而是上升的,就是因為中國的借錢這一塊政府和國有企業比重太大。

  「特別是認為政府手裏有很多資產,資產可以覆蓋債務。手中有很多土地,他們可以借高利貸。所以我們2012年以後變成了整個金融系統通過理財來為需求者,特別是融資平臺,房地產商安排高利貸。這是發達國家歷史上很罕見的。」石小敏說,特別是2013年社會融資量超過了正常的貸款,而高利貸和正常貸款不一樣,正常貸款對國有部門和政府部門可以還本不還期,高利貸必須是按規定的期限連本帶息一塊還,迅速加大了壓力。此前雖已認識到這個模式不可持續,但是無力調整,它已經形成一種慣性,經濟轉型一定程度上是沒有太大的力量,這個過程在2014年才開始,緊接著國務院出了43號文,不允許地縣兩級融資平臺繼續借高利貸,明確的舉措跟以往的模式改變,加之2014年中國房地產出現頹勢和資本市場融資的枯乾使得問題進一步惡化。

  搞活資本市場 化解債務危機

  「中央領導人對互聯網經濟的一些肯定、對自貿區的一些討論和對一路一帶的一些闡述,有不少熱點,這些熱點被描繪成了改革牛,恰恰這個時候股市開始從一個交易很疲軟的狀態下開始熱起來,交易量從每日的三四千億開始向一萬億、兩萬億的增長,最後導致股災問題發生。」石小敏說,中國在很多地方有所退步,但也有很多的壟斷,中國政府決策的部分太多,政府的投資太多,且政府恰恰不是以利潤為目標,而往往是政績。投資有那麼多收不回成本的項目,中間還有那麼多的腐敗。

  「過去中國三十幾年的發展風風雨雨,現在回想起來,我感覺每一次遇到巨大困難的時候,實際上我們都靠新的帶有衝擊力的改革開放釋放了新的發展空間。所以,經濟能夠變好,轉型成功,要按照三中全會中所決定的市場決定配置資源體系能起作用,按照十八屆四中全會建一個法治國家,對已有的弊端進行新的改革後,中國經濟還是有希望的。」石小敏說。

  劉建華:打造創新經濟強國

  【香港商報网訊】香港城市大學航貿金融中心主任劉建華昨在全球商報經濟論壇發表主旨演講。他指出,在經濟新常態下,打造創新經濟強國已是中國進行經濟轉型的不可或缺的步驟之一,主要可從三方面下手,即要素、機制和策略的有機結合。這涉及到專利保護和法律體系問題,創投融資效益問題,人才培養機制問題。

  創新與創造為基石

  劉建華指,打造創新經濟強國是中國進行經濟轉型的不可或缺的步驟,可從要素、機制和策略的有機結合方面下手。首先,要素包含的重要內容是創造、發展和技術,這三者一定要有嚴格的法律體系和制度來保證,否則創新就沒有基礎,價值也是空談。其次,涉及到創投融資效益問題和人才的培養機制,因此,若想真有很重要的創新,就要有個長遠的計劃,不能急於求成。

  他指,創新以創造為基石基本上已得到外界很大的共識。但在實際中,創造和創新是存在區別的,創造更多講的是發明具體的技術和一些器件,而創新把創造發明的東西和新的思想轉換成有價值、有市場的一些產業。比如說,現在蘋果智能手機是一系列的創造具體的技術,包括移動通訊創造的具體技術集成起來變成市場上可以產生巨大的市場效應的創新。創新是創造的集成,所以所說的創新是要以創造為集成的。

  劉建華進一步指,發明創造要涉及到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據年初媒體報道,中國專利數量在全世界範圍內數一數二,但從專利所產生的價值來說,世界排名是倒數後幾位的,所以以後要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

  「無財」科學家與「精創」企業家

  劉建華指,創新要依靠創造,把兩者結合起來,其中之一的模式是由企業家、投資金融家合在一起搞創業。這個可從以色列成功的案例來汲取營養,以色列用科技興創的思路,由國家出錢培養一批非常優秀、先進無財的科學家,發明一些新的東西,找到世界上最有影響的科技。另用一部分培養一大幫指導金融,同時又是企業家的人才,把發明創造的東西轉化成市場上的價值進行市場轉化產業化,這是兩個體系,兩種不同的土壤。

  他認為,創新和科研需要十分不同的土壤和條件,並不同的人才培養體系,創新與科研不能合二為一,尤其是兩種人才的培養。他指出,培養企業家的不應是企業家,以色列的「無財」科學家和「精創」企業家例子值得借鑒和學習。

  不同國家創新模式不同

  劉建華還介紹,德國是「集創」模式,即集中重點創新創業的模式,如工業4.0模式。美國是「混創」模式,集中和分散眾創競爭整合的模式,如以Google和Tesla等巨頭,帶動中小技術創新公司形成完整創新經濟產業鏈。以色列的是「精創」模式,如前所述,小而精的創新產業組織結構,追求關鍵高價值的創新產業。

  對比以色列、德國和美國的模式可看出,以色列創新型公司規模不大,不像美國的通用電氣等,但在很多重大發明中,一些核心的部件都是以色列生產的,這些產品非常精緻。

  侯永志:技術創新乃區域繁榮之根本

  【香港商報网訊】在2015全球商報經濟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戰略與區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指出,新常態下區域經濟發展,出現了新的競爭特點。他昨日演講的主題是:新常態下的區域競爭圍繞生產力而展開,而提高生產力的根本就是再生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則離不開政府的作用。

  區域競爭呈現新特點

  侯永志表示,現時中國各地都面臨著經濟增長下行的壓力,根據上半年經濟統計數據,各地年初制訂的目標普遍高於上半年的經濟增長。這和過去不一樣,過去的預期目標往往低於實際的增長,現在是實際增長是高於預期目標。

  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地展開了新一輪競爭,競爭特點是設立新區。從1992年到2015年4月份,全國共設立了13個新區,直到現在還有很多地方都在想成為新區。中國的區域競爭是值得肯定的,區域競爭實際上加快了中國經濟發展,調動了處於潛在狀態的發展要素。

  但他也指出,區域競爭也有一些負面影響。過去的區域競爭圍繞降低成本,但這種戰略的消極影響是明顯的。至於如何消除這種負面影響,侯永志認為,若把競爭主線變成了提高生產力,也能達到低成本所能達到的效果。因此通過減少資源的消耗,勞動者也會得到更多的回報,這就是提高生產力的重要性。

  創新離不開政府作用

  提高生產力應該靠什麼?侯永志表示,生產要素必須配置得更加合理,也可以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提高生產率。技術創新才是提高生產率的支柱性支撐,商業模式的創新沒有技術實現不了,提高生產率的關鍵是提高技術水準。

  最後,侯永志指,技術創新離不開政府的作用。政府有幾大作用,一個是推動改革,通過改革建立創新的生態系統;而在創新的生態系統中,政府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保育鈞:媒體要為新技術革命鳴鑼開道

  【香港商報网訊】全球經濟低迷下,中國進入新常態後要如何走出困境?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中國民營經濟研究院院長保育鈞昨在全球商報經濟論壇演講中指,誰的技術革命有突破,誰才有可能走出困境,才有可能持續健康發展,因此要研究和關注新的技術革命和技術進步。

  貴州大數據有望後來居上

  保育鈞表示,現時中國在技術方面有些進步,有一些在世界上還不是太落後,但要看到差距太大。中國的高新技術、核心技術在人家的手裏。中國無論如何要看到自己的差距,媒體要敢講,不要每天沉浸在GDP全球第二上,這個第二的成本很高。

  談及貴州印象,保育鈞提到今年5月15日,貴陽市市長陳剛專程赴京在金融博物館講貴州的大數據。貴陽大數據交易中心是全國第一家,這令人看到貴州後發優勢體現在新技術革命和運用上,貴州通過這點有可能後來居上。

  技術革命也要做世界第二

  保育鈞說,現在美國新的變化很值得注意。美國出了一種「極客」,那是跨界。美國的谷歌、蘋果、亞馬遜,正以全新產業思維和天馬行空的規則進入許多國家的傳統行業。谷歌本來是搜索引擎,現在製作無人駕駛汽車,通過隱形眼睛治糖尿病。內地現在的阿里巴巴雲計算也熱起來。現在在新技術革命方面,新的苗頭很值得注意,比如新材料、3D打印、智能製作、機器人製造業等,世界已瞄準了中國大市場。在這個情況下,中國要有緊迫感,要真正成為世界第二,恐怕主要靠在技術革命方面取得突破才行。

  必須徹底解放科技生產力

  現在的中國創新,主要是要解決生產力、解放科技人員的問題。當前,中國專利很多,世界第一,但真正轉化科技成果的沒有多少,原因就在於體制問題。科技人員、研究人員和創業的企業家不完全是一回事。今年,聯想的柳傳志陪客李克強總理講到這個問題,柳講光靠科研人員還不行,還得靠企業家,真正敢冒風險的就是中國的企業家。「這要很好地研究鄧小平那個時候就提出來的『要解放科技生產力』,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徹底解放出來」。

  媒體報道要為科技進步助威

  保育鈞建議,在機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報道中要處處體現出科技進步來。比如說智能製造、新能源、3D科技以及轉移升級報道中,要把科技引進去。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的修整草案,草案提出來科技成果轉化之後的收益當中,科技人員可以分50%。這是一個很好的兆頭。通過立法來承認知識產權是私有產權,這一條中國的確做得還很不夠。這極大影響了科技創新。所以,要從關心科技助威、鳴鑼開道推動立法進步。

  在介紹創新轉型升級當中,要促成企業提高研發費用。現在世界五百強中,中國企業研發費用平均不到銷售額的0.85%,沒有投入,怎麼能產出?在這方面,中國民企華為就做得最好。所以,要引導企業要眼光放長遠一些。

  他並建議媒體要關心科普宣傳。最近「三體」得獎之後,內地媒體表現「非常冷漠」。其實,昔時梁啟超也寫過科普作品,魯迅也寫過。科普作品有啟發人們的智慧和想像力的作用。在這方面,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科學素養,要大家一起來關注科普,「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我們的時代」。

  韋傑夫:經濟轉型關鍵在於創新

  【香港商報网訊】獨立金融諮詢顧問兼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高級研究員韋傑夫表示,目前中國經濟面臨著轉型的重要時刻,要從固定資產跟對外出口為主轉型到各種消費服務業為主的新發展模式,關鍵在於創新。而對於貴州來說,創新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創新不是無序趕潮流

  韋傑夫說,作為西部省份,貴州相比沿海省份缺少一些優勢,包括資金方面的資源等。但是通過創新,像貴州這樣的西部省份才能更有效得發揮自己的自然優勢。

  那麼,到底怎麼建立這樣的新的健康的全面的知識創新的生態系統?韋傑夫先舉出了一個反例。他說,中國目前有26個城市稱自己要變成國家金融中心,還有更多的城市正在對這方面進行規劃、討論。按照國家排名,前50位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中國只有5個,未來中國還可能入圍數個,但是在前50名的國際金融中心內,擁有20個中國城市是不太現實的。但是,過去十年中國就有這麼一個潮流,每一個城市都稱自己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這種的創新是一種浪費。

  摒除各種創新障礙

  所以,韋傑夫認為,要建立一個促進創新的生態系統,一方面自然是投資一些前置條件,比如說教育、研發以獲得創新資源。但建設適合本地企業的發展的金融體系,對西部省份更為重要,例如窗口跟中小企業的融資,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包括依法治國的環境。另外,簡便創業,簡便註冊新公司的規定和流程、合理的稅收制度,通過建立吸引人的文化環境吸引優秀人才等,都是促進創新的關鍵點。同時社會應該要確認社會中是否存在創新的障礙。比如過時的法律法規和制度等。此外還要注意,一些城市在建立創新的生態環境時,不要盲目以為自己在促進創新,很有可能自己正在拉創新的後腿。

  韋傑夫還列舉出一些創新障礙的例子。他說,除了某些不合理的法律和制度外,過多的壟斷企業亦是創新障礙的一種。如果當地經濟有過多壟斷企業,那麼創業者就會喪失希望。另外,某些政府干預行為、當地文化和習慣等,也都會成為創新的阻礙。

  江紹高:創新公益助力西部全面小康

  【香港商報网訊】中國扶貧基金會副會長江紹高昨在論壇發表主旨演講,其主題是:創新公益為西部地區全面小康建立助力。

  江紹高表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中共十八大描繪出了全面小康社會的清晰途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十三五」時期是中國確定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各級黨委和政府努力補齊短板,科學的謀劃好「十三五」時期的扶貧工作。經過多年減貧工作,全國還有七千多萬人需要脫貧,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區。他坦言,這麼多人口脫貧,每年要1200萬人,每個月脫貧100萬人,任務非常艱巨。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

  江紹高表示,扶貧開發貴在精準,就是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步精準,派人精準,要在六個精準上想辦法見真效,出實招。

  他介紹,中國扶貧基金會在1989年成立,累計抽扶貧資金和物質達133億多元,受益的貧困人口和災區的民眾超過兩千多萬人次。中國扶貧基金會的工作重點主要以關注貧困地區的農民生計,以及推動鄉村發展,探索實施小微信貸,美麗鄉村項目,電商扶貧項目。

  江紹高表示,新的扶貧形勢對扶貧工作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將繼續緊扣機構的宗旨,積極研究與思考國家與西部地區各地新的扶貧措施銜接,通過持續不斷的創新扶植模式,優化扶貧項目,把有效扶貧的事做深、做細。同時他也表示,要通過基金會的努力,動員更多的社會資源投入到更多的扶貧創新當中來,為實現全面小康的偉大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圓桌對話:探討新商機 著眼大格局

  在昨天召開的「2015全球商報經濟論壇」上,圓桌對話環節成為一大亮點。本次對話由論壇主禮嘉賓之一、中國作協副主席葉辛擔綱主持,主題為「一帶一路貴在行動:貴州區域經濟競爭與協同優勢」。中華民營企業聯合會副會長楊建國,與貴州省六盤水市、貴安新區、銅仁市玉屏縣的地方大員,及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專家,共同剖析了貴州區域經濟競爭與協同優勢,探討貴州在「一帶一路」中的定位與商機,同時還圍繞新常態下「創新驅動發展」的主題,交流了思路和具體做法。由於話題落腳貴州實際,十分「接地氣」,令整場對話誠意滿滿,頗具建設性和可操作性。香港商報記者顧安安伍敬斌

  楊建國:把握一帶一路做好產業集聚

  中華民營企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楊建國是首先被提問的嘉賓,他談的話題是「一帶一路」與貴州的商機。楊建國認為,現時「一帶一路」目前還停留在概念階段,講得多做得少。事實上,在這樣一個大機遇中,必須盡快研究相應的產業落地,而不是概念落地。他認為,從「一帶一路」與貴州的結合來看,條件已經非常成熟。「我們的大數據在風口上,通過我們的大數據和沿途的國家已經有了對接,而且資訊是非常的暢通。」

  招商引資最關鍵在於服務

  談及產業落地,他直言,過去的傳統產業經過轉型升級以后,可以成為一個新興產業。而新興產業不再升級的話,也將淪為傳統產業。「現在國家很多的產業園區里面。1/3的企業是死的,1/3企業是半死半活,1/3企業是正常運轉,特別是招商引資方面。」他認為,資訊不對稱是招商引資遇到的難題。企業和政府應該搭建一個平臺,把要做的事情展示出去。「比如,商報聯盟一定要和貴州的每個縣、每個市聯合起來,聯盟具有國際華文經濟報紙的資源,通過他們,讓國外很多想來中國投資的人更加了解,這就是個很好的平臺。」而招商引資最關鍵的并不是優惠政策,優惠政策給得再好,一旦落地之后通常變成「關門打狗」,在全國的招商引資過程中這是非常普遍的。在他看來,最關鍵的在於服務。「服務如果這個做不好的話,招商引資做不起來,變成了一錘子買賣,直接影響到當地經濟的發展。」他表示,未來中國的區域經濟發展必須走產業集聚之路。這條路怎麼走?必須要集聚人才,集聚品牌,集聚智慧,集聚項目,集聚資訊,集聚平臺,集聚服務。

  風趣客串 葉辛點子多多

  讓中國作協副主席葉辛這樣一個文人客串主持人,談的話題又非其擅長的經濟領域,著實有些難為人,然而葉主席竟然欣然應允。并不奇怪。對於大多數貴州人來說,這應該是一張比較熟悉的上海面孔。從青年到中年,葉辛的美好歲月都在貴州度過。此后的日子,他也經常往來於上海和貴州兩地。對於這片土地,他甚至比很多貴州人更瞭解,看得更透徹。

  演繹了一場精采的思想碰撞

  事實證明,邀請葉主席擔任對話主持人是十分正確的選擇。這個看似瘦弱的上海老人,用一口摻著貴州口音的上海普通話,與貴州的地方官共同演繹了一場精采的思想碰撞。葉主席的客串主持風趣幽默,親切真誠,其中還經常穿插些親身經歷的小故事。比如在引入高鐵經濟話題時,他說,「46年以前,我作為一個19歲的上海知青,和我妹妹一起到貴州來插隊落戶。坐火車坐了2天3夜,56個小時。上個月我坐了一次高鐵,才9個小時。」葉辛不無感嘆的說,「唐朝的李白說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我要說一句『蜀道難,難於上黔道』。貴州的黔道要比蜀道還要難走,只不過李白沒有來過。」葉辛對六盤水副市長范三川說,其實六盤水最不花錢的東西,是空氣,是清涼的天氣,建議區委、區政府做好這篇文章。盡管好天氣只有三四個月,但是六盤水完全可以向上海陽澄湖學習,用好這三四個月,把「涼都」的品牌打響。「清爽的空氣,清涼的氣候可以啟動一個工程,讓更多外地人來這里避暑納涼。」在聽了玉屏縣縣長關於蕭笛文化傳播的思路后,葉辛陳懇地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說,「你搞活動也好,音樂大師也或,最主要的是抓一個文化,抓創作,創作一首簫笛曲子,好曲子徵集,就像梁祝,像二泉映月那樣,讓每一個人聽了能記住,能朗朗上口。第二個建議這首歌與侗族結合起來,侗族什麼最出名?侗族大歌。侗族大歌不僅中國人覺得它是天籟之音,全世界也覺得它是天籟之音。」

  陳朝倫:高鐵經濟帶來投資機遇

  貴州省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陳朝倫介紹,貴州正在大力推進高鐵建設,目前已貫通了兩條高鐵,一條到廣州,另一條到長沙。

  「正在建的有到昆明的,明年開通,到重慶的后年開通。還有一條到成都的2019年開通。同時到南寧的開始啟動。另外還在規劃建設一條從貴陽到襄陽的一條高鐵。貴廣高鐵的開通,標誌著貴州進入了高鐵時代。」由此,陳朝倫圍繞「高鐵經濟帶為貴州帶來的機遇」談了三個觀點。首先,他直言,在今后一個時期,投資貴陽應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從「一帶一路」地理位置看,貴州位於大西南的腹地中心位置。貴陽居於貴州省的中心位置,東西和南北之間相差只短幾十公里。貴廣高鐵貫通后,全程僅需4個小時便可從廣州港和沿海相鄰的港口城市,進入海上絲綢之路。后年修通到重慶的高鐵,全程只要一個多小時。重慶再往北到蘭州,再到烏魯木齊,貴陽正好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一個結點城市。

  「從國家發展大戰略來說,我認為如果投資機遇的話,投資貴州,特別是投資貴陽是正確的選擇。加之這些年我們的大數據產業、大健康產業,我們的旅游業、特色生態農業等等五大產業可以說是風聲水起。」他說。第二,陳朝倫指高鐵對人流、物流的影響,特別是對旅游業的影響非常之大。因此投資貴州旅游業是明智的選擇。

  綠色產業是理想的選擇

  「今年僅上半年到貴州旅游的人數是1.8億,旅游收入增長了21.5%。比其他許多產業增長更快。特別是廣州,今年春節期間貴州到廣州的出行人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0%。而從廣州到貴州人數更是增長了10倍多。目前貴州至廣州開行8趟,廣州到貴陽是13趟。可以想像,下一步到昆明,到重慶、成都、南寧、襄陽將會帶來什麼樣的情況,這是非常樂觀的。所以說高鐵將會為貴州帶來很大的商機。」第三,陳朝倫認為投資貴州的綠色產業是理想的選擇,而且非常有前景。「貴廣高鐵開通以后,我們和廣西、廣東都簽署了協議,高鐵沿線建高鐵經濟帶,主要以綠色產業為重點。包括優質蔬菜,優質水果,茶葉等等。對港澳地區的果蔬直供也打開了快捷通道,打開了更廣闊的市場,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范三川:對接一帶一路萬事俱備

  貴州省六盤水市副市長范三川在圓桌對話環節上,闡述了自己對六盤水市如何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的看法。他說,從地州市的角度出發,六盤水對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有充分的準備。貴州省作為廿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銜接的門戶,北面通江、南面達海,而六盤水處於這門戶的西部,是貴州西部的一個交通樞紐,當地人把它稱為「四省的立交橋」,這是六盤水地理上的優勢。六盤水的產業發展亦具備一定規模,從數據上看,第一產業的增加值在7%左右,第二產業在15%左右,第三產業在15%左右。

  六盤水需要更開放的平臺

  另外,基礎設施、自然資源、氣候、文化積澱等因素都決定了六盤水的發展前景。范三川說,六盤水是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城市。經過這麼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六盤水的基礎設施已經達到不錯的水準,能夠真正的融入到「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建設和發展當中。六盤水的立體交通構造已經基本形成、投資發展的環境也已基本穩定。更值得一提的是,六盤水的生態環境建設也已達到不錯的水平。雖然是三線建設的重工業城市,六盤水現在每一年六盤水的舒適天數是223天,森林綠化率超過42%,核心區的部分負氧離子的含量是13090。在文化積澱方面,六盤水集中了如紅色文化、三線文化、改革開放的文化,再加上六盤水的少數民族比例約占28%,な多個少數民族的民間文化都是非常豐富的資源。當然,六盤水仍然需要繼續發展。范三川說,如今已是高鐵時代,六盤水的立體交通構架需要進一步完善。從上世紀60年代通鐵路算起,現在的六盤水雖然機場已通航,高速公路也已貫通,但仍需完善。建設立體交通架構的最終目的是形成更加便捷的通江達海的通道。而且,六盤水也需要一個更開放的平臺,進一步改善投資的環境,引進人才。在產業結構方面。范三川表示,六盤水的第一產業需要進一步的轉型,把產業生態化當作主要工作目標,深化農村改革;并且第二產業需要升級;第三產業也需要進一步優化。

  楊德振:做大縣域經濟發揚簫笛文化

  作為貴州唯一的侗族自治縣,玉屏縣優勢何在?玉屏縣縣長楊德振表示,玉屏縣對自己的定位是做好縣域經濟,將玉屏做成黔東中心城市、黔東經濟區西南旅游集散地。他表示,玉屏的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民俗民風獨特,圍繞這個定位,玉屏縣正在努力做三個工作。首先是做大、做美城鎮。楊德振說,由於滬昆高鐵和滬昆高速從東西貫穿玉屏,使得玉屏縣交通區位優勢非常明顯,而且下一步還會有貴陽到襄陽的高速鐵路也會經過玉屏,南北方向的高速公路也將實現。那麼今后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在玉屏這個地方形成了十字路口。交通能夠帶來城市的擴張,有理由相信未來玉屏縣能夠「做大」。另外,玉屏是貴州省唯一一個侗族自治縣,侗族文化底蘊深厚,可以對此進行挖掘、整理、提高,使之具有更大吸引力。且侗族縣內有一條美麗的舞陽河從中間穿過,加上兩岸秀麗的自然風光,要把城市「做美」,玉屏也有基礎。

  圍繞龍頭企業打造循環農業

  其次是做大產業。楊德振表示,玉屏在電力、建材,還有橡膠、再生膠等領域有一定的工業基礎,未來還會繼續支持這些產業。玉屏縣的安泰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現在已經具備了年處理30萬噸廢舊輪胎的處理能力,50萬噸再生膠的生產能力,在相關領域在全國也是翹楚。該公司現在的業務是將原材料做成再生膠之后出售,下一步將會進軍更下游的產業鏈,以此增加就業,并助力縣域經濟發展。再次,玉屏要建設更富有的農村。楊德振認為,農村的問題要立足實際,把種植業和養殖業進行結合。玉屏已做好了畜牧業和種植業配套發展的規劃,引進廣州的溫氏集團。溫氏集團是一家涵蓋養殖、食品加工、農牧設備、實業投資等幾大產業的大型農牧企業,去年產值達到300多個億。這家企業入駐之后,一年半的時間內,生豬出欄率達到6萬頭,產值達到一個億。預計明年生豬的出欄率可達20萬頭,這有力地拉動了農村的發展。下一步玉屏將圍繞龍頭企業打造循環農業,既解決養殖帶來的污染問題,又使種植業有農家肥可用,生產綠色食品。當養殖企業入駐農村后,能提高農村的就業率,又能夠帶動農民扶貧和致富,在這方面玉屏縣與企業的配合十分默契。另外,玉屏還有一張名片,就是「玉屏簫笛」,是貴州三寶之一。為了把這張名片擦亮,把產業做大,玉屏做了很多工作,特別是今年將在玉屏舉辦的簫笛金獎百年的文化周活動。簫笛的制作一直是玉屏的優勢,這些精采活動能夠提升玉屏簫笛的知名度,同時也期待大家光臨欣賞。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