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的股市監管部門在救市過程中,逐漸看出上半年股市暴漲暴跌的門道,也開始了解到股市突然「暴病」的根源,開始探根尋源對症下藥,希望能夠讓病態股市回到健康常態。股市監管層最近推出的一系列穩定措施開始見效,讓病態股市穩健化的方向是正確的。春江水暖鴨先知,投資者對此值得密切關注。
股市風暴影響有限
本來發展與繁榮中國股市,讓股市成為企業低成本的融資渠道,讓投資者分享上市公司的經濟成果,讓投資者的財富效應帶動中國整體經濟繁榮,是一件百利而無一害的事件。所以從2014年下半年起,政府就有意按這個意願來發展中國股市。中國股市也是在政府的這個政策意願下得到前所未有的爆炸性的成長,在短短的時間里股市指數突然上漲150%以上。
但是,在股市這種爆炸式的成長過程中,中國政府的股市理念,對股市的認識、監管及危機應對措施等方面,都無法跟上當時的瘋狂上漲,從而讓股市很快就由一個「正常人」進入嚴重的病態。股市的瘋狂無所不顯示其極,接連創下人類股市交易史上一個又一個的奇迹。這樣,中國股市這個「病人」進而向極度瘋狂的方向發展。
股市這種瘋狂一旦走入極端,最后的結果當然是大病爆發的必然結果——崩盤。上海綜合指數由5178點下跌到2850點,暴跌了45%以上。究其緣由,是中國政府及監管者對於股市的「瘋狂病」沒有經驗,也沒有相應的處方及藥物,以致近兩個多月來,中國股市這個嚴重的「病人」,只能在痛苦中煎熬。
還好,尽管中國股市生了大病,但它畢竟是剛剛準備發展,與國計民生的關聯不是那麼大。比如中國股市的可交易股票市值只占GDP的不到1/3,而不少發達國家占GDP的比重都超過100%以上。還有,家庭財富投資股市的平均比重不超過1/5,中國持有股票的居民只有人口總數的1/30,當前股市的融資總額不超過整個社會融資總額的10%等。因此當中國股市暴病或崩盤時,對實體經濟及居民消費不會產生大影響,也不會引致中國系統性的金融危機。
應對措施方向正確
可以說,上半年中國股市突然暴病之原因,在於監管制度、規則、方式還沒有跟上,過度的融資槓桿化而導致股市過度投機;還在於少數人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及股市程式化交易上下其手來操縱市場。這兩者,一方面是向股市提供過度槓桿的融資,增加市場流動性,不斷地推高股價,刺激更多的瘋狂投機者進入市場;另一方面,少數人利用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工具,并通過程式化的交易,操弄市場,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無論是股市的上漲還是下跌,無不獲大利。股市的波動越高,對他們越有利。
所以,政府監管者最新密集發布的新一輪救市政策,基本上就是圍繞着這兩個方面在進行。比如,對場外配資公司及系統嚴厲追查其責任,處以巨額罰款,并對這類的所謂金融創新斬盡殺絕,堅決不讓其死灰復燃。還有,對當前中國股市金融衍生工具進行全面限制,推出了一系列嚴格限制股市沽空等措施,如提高股指期貨保證金、對期指和期權倉位限額管理,對股市程式化交易全面檢討;在增強股民入市方面則有股息紅利稅收減免,就股指熔斷機制(或停市機制)徵求意見等。而這些措施與政策目的就是為了減少市場的投機性,鼓勵投資者的長線投資,讓當前中國股市能夠企穩。
另一方面,對這一輪中國股市暴漲及暴跌的元凶進行全面清算。比如對場外配資系統進行嚴厲罰款;同時,對一些證券公司操縱市場的犯罪行為,對一些媒體制造虛假資訊的造市行為等進行全面追查;央行行長周小川親自出面加入唱好股市行列,足見監管部門要全面封殺造淡股市的空間。也就是說,監管者正在試圖通過一系列的市場規則的調整與完善,使嚴重病態的中國股市回歸正常。
從近日中國股市的情况來看,尽管政府公布的進出口資料遠遜於預期,并且在這些資料公布之后,內地股市指數一度走弱,但是幾經調整后,已恢復到較為平穩的水平。香港、歐洲及美國股市也隨之上漲。也就是說,內地股市投資者開始認識到,監管層在有意識地讓中國股市從病態中恢復過來。當然,未來中國股市是否能夠持續上漲及企穩,就目前的情况來看不確定的因素仍然很多,投資仍須謹慎。易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