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3

汽車銷量25年首現負增長 進入微增長時代

2015-09-14
来源:北京商報

  汽車行業的悲觀情緒再一次加重。昨日,記者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了解到,8月國內汽車產銷量雖環比略有增長,但已連續4個月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7月將年初制定的7%增速預期砍去一半調整至3%后,中汽協再一次調低了對增速的判斷。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表示,今年汽車銷量可能出現負增長。汽車資深專家賈新光認為,如果中汽協的判斷準確,那將是汽車行業25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這表明汽車行業已經進入了微增長時代,車企應正視這個現象,不要再盲目擴大產能。

  25年來銷量或首現負增長

  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我國汽車產銷量比上月有所增長,但同期繼續呈現下降。自5月起,已經出現連續4個月產銷量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今年1-8月,汽車生產完成了1518.24萬輛,同比下降0.24%,汽車銷售完成了1501.72萬輛,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中汽協行業信息部主任陳士華表示,實際上,今年1-8月的銷量比去年同期少了100多輛。

  基于1-8月產銷量同比繼續下降,中汽協給出了今年汽車銷量可能會負增長的最新預期,這也是中汽協今年第三次改變對增速預期的判斷。此前,中汽協曾在5月對外表示,今年初預測的中國汽車市場全年銷量增速7%的目標將不太可能實現,增速預期調整至3%。

  賈新光表示,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汽車行業就沒有出現過負增長,過去十年間汽車行業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中汽協數據顯示,1999-2014年,國內汽車產銷量保持高速增長,平均年增速達到19.3%。

  多因素導致增速下滑

  對于今年可能出現產銷負增長的情況,師建華表示,宏觀經濟、股市、消費能力都跟汽車行業現狀有關,如果這些情況沒有改變,增速很有可能出現負增長。

  賈新光認為,汽車市場本身并不悲觀,只是有一些因素影響了汽車行業的發展。“畢竟國內汽車產銷量超過了2000萬輛,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但限購、限行、二手車限遷等政策,讓汽車行業的消費需求得不到釋放。與此同時,汽車企業在去年判斷上的失誤也影響了今年的產銷量,由于車企去年盲目擴產,導致庫存直線上升,今年銷售的新車很大一部分都是去年生產的,所以今年的產銷量會出現下降的情況。”賈新光坦言。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資料,7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3.4%,環比下降11.2%,同比上升1.6%,仍然高于預警線,而且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連續第10個月超預警線。

  此外,師建華表示,中汽協也在積極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振興汽車產業的建議。“比如消費能力很強的一線城市,限購可不可以放點量出來,老舊汽車、黃標車的淘汰能不能快點,我們都在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師建華說。

  汽車業已進入微增長時代

  根據艾睿鉑研究預計,中國汽車銷售將維持4.1%的年增長率至2018年,并在其后至2023年放緩至2.9%。這與過去十年19.3%的年增長率相比大幅下降。

  國務院研究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昌文認為,從目前的汽車產業結構以及發展動力來看,汽車工業增加值和現代行業的利潤在不斷降低,汽車行業的產銷量和產值增速出現回落,微增長已經成為了新常態。

  同時,師建華認為,在目前微增長的汽車行業中,新能源汽車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數據顯示,2015年1-8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12.35萬輛,同比增長3倍。

  “第一個十年的高速發展已經過去了,不要再心存幻想認為未來15年汽車行業還將保持高速發展。現在汽車企業要做的是穩扎穩打做市場,而不是盲目擴產,業內應該正視汽車行業已經進入了微增長時代。”賈新光坦言。

  記者 錢瑜 實習記者 孫昊天 張暢/文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