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5

阿里缘何高调反击《巴隆氏》煽情报道

2015-09-15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黄兆琦报道:昨日,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就美国财经杂志《巴隆氏》(Barron's)声言公司股价有机会下跌50%,发表公开信反驳,并要求杂志澄清。阿里巴巴指有关的「煽情」报道缺乏媒体应有的三个重要元素:诚信、专业和公平。此外,有关报道的数据有误,加上作者选择性使用数据和资讯,得出误导性的结论,阿里集团必须反驳,以正视听。

  《巴隆氏》於9月12日的封面故事以阿里巴巴股价有机会再跌50%作招徕,报道指52家证券商分析阿里巴巴上市1年後的情况,45家建议买入,平均目标价95.5美元,较文章见报前的64美元水平高出约50%;不过,作者认为,阿里巴巴股价下挫50%的机会反而更大。

  分析师质疑报道「哗众取宠」

  《巴隆氏》的报道声称,阿里巴巴的增长速度放缓、市盈率过高、禁售期将届满因而可能被大量抛售、阿里巴巴提供的人均消费额过高、公司管治有问题等等。

  新鸿基金融财富管理策略师温杰对《巴隆氏》报道的结论表示有保留。他说:「整体上Barron's报道所提及的原因,没有一个是致命的,特别是阿里股价已经跌至低过招股价,是否还有很大下跌空间?除非美股出现熊市及整个市场崩溃,又或者营运数据被发现造假,否则机会不大。」

  中亚证券研究部董事崔永基亦质疑报道有「哗众取宠」之嫌。他说:「Barron's比较武断,这样快便讲阿里股价可能跌50%,虽不至於信口开河,但有夸大成份。这本外国财经媒体虽然有份量,但在针对中国公司的时候,报道会夸张一些。外国报道多数夸大中国目前经济衰退情况,过於悲观,其实国家有很多方法可以稳定经济放缓的情况。」

  阿里指巴隆氏「毫不严谨」

  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国际企业事务部)吉姆?威尔金森(Jim Wilkinson)昨日向《巴隆氏》总裁兼总编辑发表公开信。对於《巴隆氏》报道称阿里巴巴的市场份额被对手蚕食,威尔金森狠批作者只以所谓的「《金融时报》网上购物者研究」为依据,研究毫不严谨。他续称,《巴隆氏》质疑阿里的活跃买家数量达3.67亿,与中国网购人数相同,却不知CNNIC最新统计,至今年6月底,中国市场活跃网购者实际上为3.74亿人。

  就《巴隆氏》文章质疑阿里巴巴指中国内地网购消费额高於美国消费者26%,威尔金森作出更正:「用户人均每年消费是6759元人民币或1056美元,而不是作者所指的1215美元。据美国政府统计以及Forrester Research的数据推算,美国活耀网购者每年人均消费是1665美元,实际数据较作者引用的金额高出73%。」他强调,作者高估中国网购者消费额以及低估美国消费额,令《巴隆氏》报道的结论毫无说服力。

  温杰则说:「表面上这数据质疑是很具杀伤力,因为内地人均收入不及美国高,但内地消费者使用手机购物非常普遍,起码领先香港很多,所以觉得情况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出现。」

  威尔金森更指,「作者的言论显示他缺乏对电子商务和阿里巴巴实力的了解,忽略了根本的一点,即物流是网上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表示,阿里巴巴致力於整体客户体验,主要物流战略是与其他公司合作,利用专业知识和规模。

  另外,对於阿里巴巴股东并不实际拥有公司股权的指控,威尔金森指有关说法是误导。他强调,阿里巴巴股东拥有中国营运附属公司的100%股权。截至2015年底,阿里86%的收入,以及95%的资产,来自这些全资拥有的附属公司。

  公司业务透明有助换回信心

  市场分析指,今次事件肯定会对阿里形象有打击,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观感。温杰说:「杂志在美国很有名,又放在头版故事,阿里在美上市,对企业形象一定有冲击,影响可大可小。」他认为,在《巴隆氏》的所有指控中,最大隐忧只有数据方面的问题,「如果数据是假的,增长其实没有这样强劲,外界对公司的观感将完全不同,绝对会有诉讼,股票被抛售,但这一刻看不到这样的情况。纯因为怀疑就推断股价跌50%?我不知道如何推论出来。除非真的做假,否则高位计90多美元,跌至60多美元,再跌至30多美元,由市盈率跌20多倍跌至10倍,对於阿里这样仍然高速成长企业来讲,太过夸张。我认为公司的前景中性。」

  温杰指,阿里只要业务上尽量透明化,每月公布相关营运数据,令投资者了解多些营运模式,并进一步厘清云峰基金与阿里当中的利害的关系,相信会增加市场对阿里的信心。

  谈到对阿里巴巴的投资建设,崔永基表示,「管理层看股价跌会做很多功夫挽救业绩,投资者应否买入,要再看定一些,看看未来一季,即过了今年底情况再决定。已经持货者可以观察或者减持,不用恐慌性全部沽售。」

阿里巴巴的反驳

  1.作者基於不正确的计算。

  a.将2015年的25倍市盈率,当作未来一年的市盈率,市场估计阿里巴巴2016年市盈率为20倍。

  b.将阿里巴巴市盈率与eBay比较缺陷,eBay不在中国运营。2015腾讯和百度市盈率分别为31倍和24倍。

  c.阿里巴巴网络於2007年11月IPO价13.5元,2012年6月以相同价私有化,恒生指数下跌34%。

  2.作者认为竞争对手蚕食市场份额,但其实淘宝和天猫在电子商务份额超过最接近对手份额2倍。

  3.报道基於错误数据作出结论。

  中国网购活跃人群截至2015年6月30日为3.74亿,不只报道所说的3.67亿人。

  4.作者缺乏对电子商务和阿里巴巴实力的了解。

  5.作者说阿里巴巴股东并不拥有公司是误导。

  6.作者攻击阿里巴巴的公司结构,但这项已在招股书上说明。

  7.作者忽略阿里巴巴承诺作出反假冒的承诺和保护消费者和知识产权拥有者的努力。

中概股遭狙非单一事件

  【香港商报网讯】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遭到狙击已非罕见,但与这次质疑阿里巴巴的机构不同,以往中概股较多是被私人机构唱衰,如今年5月份,研究公司Mithra Forensic Research(MFR)曾发布报告,质疑唯品会财务报表存在虚假操作,提出物流建设、收购交易以及财务数据与管理层口头说明存在矛盾等问题。

  VIE架构影响机构判断

  虽然唱衰的声音出自不同类型的机构(如媒体、律所、私人机构),但针对中概股的指控往往围绕信息披露违规、财务数据造假、「可变利益实体(VIE)」架构、涉及商业贿赂以及内部管理漏洞等。虽然一些中概股在诚信方面的纪录不佳,确实会令相当一部分的海外投资者望之却步,但中概股较青睐以VIE架构上市,亦影响对该架构不熟练的外国机构的判断。

  VIE架构,即境外上市的实体通过协议控制境内业务的实体。通过该架构上市的公司,须合并境内外公司的报表,境内公司税务负担较重,若按季度划转利润缴税,会对上市主体的利润产生较大影响,通常做法是在财务报表上进行虚拟合并,年终分红时再真正划转利润。外国机构对VIE架构下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不够理解,直接将境内外公司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容易得出错误结论。

  中概股开始反击

  无独有偶,在阿里巴巴遭到质疑时,中国概念股上周五收盘刚刚经历一轮大范围下跌,唯品会下跌7.93%,酷6网跌6.58%,京东下跌6.51%。从以前的敢怒不敢言,到现在的勇於公开反击,中概股在异国他乡渐渐摸清规则,敢於发声了。就近期而言,500彩票网与世纪互联分别遭到做空机构浑水及Trinity的狙击,虽然500彩票网与世纪互联都有对相关质疑作出针对性澄清,但美国市场似乎并不买帐,两份报告导致两间公司股价分别下跌逾8%。

  遭狙击的公司股价下跌,私人机构往往是获利方之一。这在国外已是一条成熟的产业链:通过第三方做空机构撰写唱衰报告,同时做空被狙击公司的股票,不少遭遇诉讼及做空的公司最终以退市或破产告终,而做空机构及对冲基金成了主要获益人。 

[责任编辑:陈明汉]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