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2

鏈家激進擴張背后:估值盛宴OR盈利陷阱?

2015-09-18
来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區家彥

  近年來,“互聯網+”暖風勁吹,房地產中介市場也迎來巨變。傳統中介公司鏈家發力互聯網,并在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跑馬圈地。年初以來,鏈家先后收購成都伊誠、上海德佑、深圳中聯、廣州滿堂紅4家地產中介。這種瘋狂擴張的模式,短期之內固然有快速成長的可行性,但從長期來看,過度依賴大手筆的并購,真的能讓鏈家實現萬億交易平臺的愿望嗎?

  9月8日上午,鏈家正式對外宣布,公司與廣州最大的二手房交易中介滿堂紅(中國)置業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滿堂紅廣東省內的門店將統一啟用“LIANJIA.鏈家”的全新品牌標識。此次合并結束后,鏈家正式完成在四大一線城市的布局,距離打造萬億級房產O2O平臺更近一步。

  過去一年,“互聯網+”侵蝕房地產中介行業,在市場下滑與互聯網的沖擊下,房產中介市場迎來巨變。一方面,以搜房為首的線上平臺大舉布局線下,另一方面,鏈家、我愛我家等傳統中介發力互聯網,作為行業老大的鏈家更是大手筆展開并購,成為行業中最受矚目的并購狂人。

  隨著房地產進入下半場,房地產服務有望取代傳統開發成為行業的主角。特別是在擁有全球最大存量房市場的中國,對于房產中介而言,誰能夠占領最多的市場份額,誰就有望成為地產界的阿里巴巴,鏈家無疑是其中的大熱門之一。

  但過度依賴大手筆的并購,真的能讓鏈家實現萬億交易平臺的愿望嗎?在資本市場每況愈下的當下,激進擴張背后是否隱藏著不為人知的風險?

  激進并購

  滿堂紅只是鏈家自去年以來激進并購的獵物之一。記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以來,鏈家陸續收購了成都伊誠、上海德佑、深圳中聯、杭州盛世管家等公司,切入北京以外的市場,2015年鏈家計劃進入8個新地區。此外,鏈家于今年5月還合并新房領域的“黑馬”高策機構,大舉進軍新房市場。

  鏈家的激進并購在行業引發熱議,東方證券房地產行業首席分析師竺勁向記者表示,在以往,二手房交易市場處于較為零散的格局,自去年起,以搜房為代表的線上平臺大舉向線下拓展,像搜房的0.5%傭金模式更是對行業帶來了強烈沖擊,導致不少規模有限、缺乏互聯網基礎的傳統中介日漸被邊緣化。加上去年房地產市場相對低迷,行業本身就存在洗牌的需求,這也給了龍頭企業很好的并購機會,鏈家的擴張順應了中介行業的整合趨勢。

  從全球房地產服務行業的發展歷程來看,從分散到集中成為市場格局變化的趨勢。招商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以仲量聯行、世邦魏理仕、戴德梁行等五大行為例,僅在2006~2012年,五大行用于收購的現金支出累計達到57.21億美元,通過收購既可以彌補弱勢區域并進入新市場,也可以延長并強化公司的業務線,推動房地產服務行業進入強者恒強的市場格局。

  但相對于五大行豐富的業務線,鏈家的主戰場在二手房,這是一個成熟度并不高的市場。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曾直言,從過去十幾年來看,在二手房市場直接收購成熟企業的做法非常罕見,一方面是由于中介公司沒有固定資產,門店是租賃的,沒有知識產權,流程體系也很簡單,收購不如自己培養;另一方面,二手房市場是勞動密集型行業,管理難度大且成本高,大規模并購存在經營風險。“從鏈家在外地的擴張來看,除個別城市可以做到盈虧平衡外,大部分處于輸血狀態”,張大偉告訴記者,在新進入的市場當中,除了上海與深圳,房價都只有北京的1/2甚至1/3,而二手房的交易也遠沒有北京那么活躍,加上收傭比例遠沒有北京這么高,鏈家在這些城市的收入很難支撐跟北京鏈家一樣的服務水平,因此最終能否如愿吸引到用戶、搶占市場份額仍是未知數。

  合富輝煌首席市場分析師黎文江持有類似的觀點,在他看來,相對于一手房代理,二手中介需要承受不菲的門店租金與人力成本,即便在一線城市的廣州,合富輝煌的二手中介業務也需要一手房業務補貼。鏈家在合并滿堂紅后卻號稱要將門店數量增加到500家,如此沉重的成本壓力如何消化?雖然鏈家在尋求“一二手聯動”,但一線城市的新房代理市場格局早已經穩定,鏈家要在北京以外的新市場打開局面困難重重。

  估值爭議

  盡管鏈家的大手筆并購能否帶來良好的整合效應尚是未知數,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鏈家能如愿成為全國最大規模的中介公司,獲取10%的市場份額,它很有可能成為資本市場的明星。

  今年上半年,世聯行一度是資本市場最熱捧的房地產代理公司,其市值一度達到454億元,市盈率超過100倍,并獲得多家券商機構看好。在竺勁看來,如果鏈家登陸資本市場,有望獲得比世聯行更高的估值。“首先,世聯行的主營業務是新房代理,鏈家的主力戰場是存量房市場,眾所周知,房地產正在從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場,考慮到國內存量房市場容量較美國更大,這意味著誰能成為其中的霸主,誰就有望獲得資本市場更高的估值”,竺勁表示。

  此外,在竺勁看來,鏈家堪稱互聯網技術應用水平最高的傳統中介。早在2010年,鏈家便與IBM達成戰略合作,由IBM向鏈家輸出管理,推動其服務與運營水平的提升。鏈家網也建立了較高的品牌效應與可觀的流量,堅實的互聯網基礎讓其更容易獲得投資者的認同。

  但資本市場的急劇降溫,對鏈家的后續融資會否帶來不利影響,仍是未知數。一位不愿具名的資本界人士向記者表示,鏈家曾經尋求在美國上市,后來計劃轉向A股上市。不過,目前A股IPO已經暫停,估值一度高企的世聯行市值更是蒸發近七成,資本市場對于房地產交易和房產O2O概念的熱情急速降溫,這對鏈家的估值勢必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鏈家集團董事長左暉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鏈家需要資本,未來一定會上市,但目前還沒有上市計劃。如果資本市場長時間陷入低迷,鏈家要實現萬億平臺的愿望,如何維持激進擴張所需要的資本,將成疑問。

  不過竺勁認為,鏈家所面臨的資本風險相對有限,一方面是它在北京區域一年仍有十幾億的盈利,能提供很好的現金流;另一方面,鏈家也在積極尋求融資,考慮到它的龍頭地位,融資難度不會很大。

  高薪之謎

  鏈家高成本真相:瘋狂開店對沖虧損風險

  ◎每經實習記者 吳若凡

  自今年以來,鏈家已經相繼合并了成都伊誠、上海德佑、深圳中聯、廣州滿堂紅,以及新房市場的高策。鏈家集團董事長左暉稱,鏈家將大中華區業務區域分為七塊,除了北京、上海、香港、深圳、廣州、天津和南京,還包括一些二線強的城市,其次是二線弱的城市,再往后是“長尾”市場。鏈家在7個城市的市場份額已經占當地市場第一。

  除了上述區域,在一些沒有業務根基的地方,鏈家則采用合伙人制的模式來迅速占領市場。所謂合伙人制,即參股模式,鏈家通過迅速吞并小中介繼而達到能和該區域市場大中介抗衡的地步。鏈家還會吞并一些品牌口碑較好、在中心地段擁有門店的公司。

  快速擴張背后,是極高的運營成本。以上海為例,8月,鏈家在上海的總營業額為3.28億元,二手房業績為2.43億元。按照946個門店計算,單店營業收入在34.4萬元左右。而每家店的員工人數18個左右,按照傳統中介行業人均2萬元的行業保本線,除去運營成本和人員開銷之后,鏈家得到了什么?

  高收入是個文字游戲?

  左暉稱,2015年內,鏈家二手房交易額有望超過4000億元,一二手房市場交易相加超過5000億元。

  這家號稱集線上和線下、代理和中介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商,去年在一手房市場完成了近460億元的交易額,今年目標定在700億元,而明年目標定在1000億元。據了解,上海市場整個交易額在4000億元上下,而鏈家的目標是希望一手房交易額占到所代理板塊15%的份額。

  據悉,鏈家目前急速擴張,也可能是因為背后的資金提供方對其作出了業績或規模增長等要求,因此,鏈家選擇以合作等方式盡快將規模做大。

  為了配合瘋狂擴張,鏈家通過高薪制度挖同行的“墻角”,給出5000元以上的底薪。不過,記者調查發現,5000元底薪也暗藏玄機,實際上進去以后試用期只有3000元,只有簽單才能轉到5000元。

  而這3000元底薪,也不是那么容易得到,鏈家規定一周要有4組帶看,每少一組要扣50元。鏈家要求經紀人一周要有1件獨家委托,要拿到1把鑰匙,每少1件,各扣50元,一個月不開單的話,底薪還要再扣200元。在這種高壓下,真正每個月能夠拿到手的可能并不多。

  實際上,鏈家所謂的高底薪,其實是一種無責任底薪模式。該模式主要用于新進員工,以4000元底薪為基礎,新進員工最長6個月實習期。轉正經紀人可享受最低收入保障計劃,每月從2500元至4000元不等。另一方面是對轉正后經紀人的保障,確保每月都有收入,最低為2500元。傭金從30%起提,具體起提點要看“定級”,而定級的依據是積分,積分越高,提點越高,最高75%。

  據了解,北京鏈家成立了一種新模式——無底薪積分制模式。此模式用分數代替薪資,將員工的級別、業績、業務與分數掛鉤,通過一系列復雜計算,得出每月積分,進而根據分數來決定員工每月收入。據悉,目前這套機制已在北京鏈家全面鋪開,預計上海明年起也會沿用這種積分制模式。這一模式,被同行詬病稱“鏈家的高收入只不過是玩了文字游戲”。

  單人業績不如競爭對手

  人員管理一直是鏈家內部一個很大的問題,此外,鏈家為快速擴張而兼并的大大小小門店也給其帶來了不小問題。據一位離開鏈家的前經紀人透露,不同的人員夾雜著不同的文化和理念,這些人各自都有原來的利益群體,甚至同一家店里都存在明爭暗斗。

  鏈家目前實行的房源制度,使得跨區域的房源不共享,本區內的經紀人不能查詢別的區域房源,這對經紀人的影響很大。

  由于老員工可以通過積累的客戶介紹新的客源,手中也有一定量的房源積累,所以業績相對穩定,但對于新人來說,限定在一定區域內查看房源,很難更多地積累到其他區域的客戶,成交很困難。

  也正是這種模式,導致鏈家一些新進員工往往幾個月都開不了單,這使其人均產值偏低。信宜房屋最新數據顯示,鏈家8月業績人數17181人,業績3.28億元,人均業績僅1.91萬元。而市場排名第二的中原,總人數9780,業績2.11億元,人均業績2.16萬元。

  合伙人將為未來虧損買單

  一旦市場不好,鏈家的高速擴張是否面臨風險?

  目前市場的普遍看法是,明年整體市場會出現縮量,二手房市場明年會出現下滑態勢。而從過往周期看,2007年、2009年出現高峰、2012年出現低谷,緊接著2013年又出現回升,2014年回落之后,今年又出現大幅提升,對于明年的市場前景,業界并不樂觀。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鏈家在擴張中始終強調的是在多長時間擴張到多少門店,要做目標市場的第一名,要占多大的市場份額。但他們不談是否賺錢,不談單位員工創造的產值和利潤,不談一直虧損的門店怎么處理的問題。在市場情況良好時,基本都可以保證盈利。而一旦市場不景氣,首當其沖受影響的就是合伙人。

  上述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鏈家的瘋狂擴張源于當初同合伙人的共進退,可一旦店面發生虧損,則需要合伙人自己彌補這一虧空。一家店的月均成本在20萬~30萬不等,基于各家門店情況不同,每家店的業績只有在20萬元以上才可以達到盈虧平衡。一旦市場交易量下滑,鏈家就不得不進一步擴張市場份額,以保證盈虧平衡,但難度會非常大。

  一位二手房中介市場資深人士向記者表示,根據經驗,當市場整體萎縮時,中介自身的下滑往往更大。基于鏈家目前近一半的門店都是合伙制,如果持續虧損三四個月,那么最終只有關店。

  根據業內測算,僅在上海,鏈家單月需要支付的人員和店鋪租金等固定營運成本就有2.1億元,這幾乎就是鏈家的盈虧線,營運額一旦低于這個成本,虧本基本無疑。要想保本,鏈家勢必只有關店這一條路可以走。但由于鏈家給經紀人提供的底薪較高,關閉店面的同時,需要支付經紀人巨額違約金和補償金,關店可能會讓鏈家進一步“流血”,從而喪失市場競爭優勢。

  對鏈家的戰略投資者和合伙人而言,房地產市場的未來趨勢,或將成為投資鏈家最無法確定的一個風險因素。

  (記者王杰對本文也有貢獻)

  資金之源

  鏈家擴店資金成謎:“萬億級平臺”遭遇資本壓力

  ◎每經記者 杜冉樂

  僅用了半年多時間,鏈家地產已順利進入了全國幾個經濟最活躍的區域二手房交易市場,這種閃電般的速度體現其掌舵人左暉所說的合并策略。

  基于合并策略,被左暉寄予厚望的鏈家網正承載著打造萬億級O2O平臺的目標。然而,夢想何以照進現實?地產中介同行對此看法不一。

  另外,一個困擾業內多時的敏感問題是,鏈家擴店的資金從何而來?對此,鏈家上下諱莫如深。記者深入調查發現,鏈家多次合并以來,多個被合并方的股權結構并無明顯變化,更像一種橫向聯合,早期鏈家在互聯網化和大數據投入重金,但進入擴張時代,邊際成本勢必會越來越小,鏈家的“養豬拔毛”策略風生水起的同時,也面臨一些潛在風險。

  合并背后對賭股權?

  今年2月初,鏈家地產首先在成都燒起并購戰火,一舉合并了四川伊誠地產。此后,鏈家又分別合并了上海德佑地產、深圳中聯地產和重慶大業興。

  僅用了7個多月,一直穩坐京城二手房市場頭把交椅的鏈家似乎已成為西南、華東和華南二手房市場上名列前茅的中介大腕。

  鏈家擴張雖然異常兇猛,但外界并不清楚其到底花了多少真金白銀。記者致電左暉,但對方手機一直無人應答,記者向其發短信了解并購資金之謎,也沒有收到相應回復。

  與此同時,有一個重要現象隨之浮出水面,這一點似乎關乎合并資金來源的問題。

  以四川伊誠為例,四川工商網上查詢系統顯示,伊誠地產成立于2009年底,除了創始人徐萬剛控股投入280萬元,黨杰投入120萬元,鏈家還出資166.67萬元,但這層股權關系并沒有因為合并而進行工商變更。

  按照鏈家之前的安排,伊誠地產的老板徐萬剛現任職務應是成都新鏈家“一把手”。對于股權一事,記者試圖采訪徐萬剛,但其手機一直無人接聽。

  記者查詢德佑地產、中聯地產和大業興的工商資料,發現他們的股權關系也均未做新的變更。

  這種合并策略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秘密?亞信控股集團董秘榮騰洪坦言,鏈家的異地收編,必然會沖擊當地二手房市場,因為當前市場蛋糕就這么大,你多了他就少。“這應是對賭股權,把后期的投入款作為投資,用于企業的日常經營。”榮騰洪說,即鏈家前期會將收購股權作價用于后期發展,增加被合并方的后續經營資本,用于支付員工工資、開店等成本。

  榮騰洪表示,現在大環境對房地產經紀業影響很大,傳統房產經紀企業一直虧損,如果鏈家控股后現在就把股權劃分很清,以后會很被動,因為這涉及合并報表問題,會影響到其在境外的融資規模。

  “養豬拔毛”爭議中前行

  工商資料顯示,成立于2001年的鏈家地產,注冊資本約1046萬元,其中左暉控股出資805萬元,到今年初,主要PE/VC股東之一的鼎暉嘉業(天津)股權投資基金正式退出,僅剩下復星創投。

  業內擔憂的是,機構投資者最終會擇機退出鏈家,屆時鏈家如何實現持續性擴張,如何保障充沛資金?榮騰洪表示,鏈家在上海合并德祐應該花了不少錢,在其他地方的并購成本相對要少一些。之前,鏈家高層曾對外稱,今年公司計劃進行A輪融資,乃至B輪融資。

  實際上,當前圍繞房地產服務業,包括房多多、青客公寓、美爾地產等頻繁獲得資本大鱷的青睞與注資,這讓擴張中的鏈家尤為眼饞。

  實施合并策略之前,鏈家地產就想好了萬億級O2O的商業邏輯。深圳鏈家總經理張海明今年初曾談到“養豬拔毛”策略,稱未來鏈家依托不動產交易大數據,在周邊“養豬”,要養很多“豬”,逐漸形成“拔毛”能力,比如鏈家已經開展了資管、裝修等業務。

  除了鏈家,還有很多房產電商也想到了這一點,但也遭到了同行質疑。

  盡管如此,鏈家當前除了將觸角伸向一手房市場,還發展了鏈家P2P平臺“家多寶”、第三方支付平臺“理房通”及房屋租賃資管平臺“自如網”等。

  鏈家相關人士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鏈家2017年除了整體實現1萬億元交易額之外,鏈家網衍生出來的金融業務能貢獻20%的收入,也就是200億元。

  外界曾質疑鏈家挪用“理房通”平臺買家資金擴張門店。今年7月底,鏈家對此回應稱,不會挪用客戶一分錢,用戶資金由銀行全程監管。

  鏈家理財數據顯示,截至9月15日,家多寶產品累計實現融資約87.3億元,發放收益1.74億元,人均投資13.45萬元,到期本息兌付率100%。據稱,其7月年化收益率10%,遠超銀行理財的4.79%。其中,1個月至2個月期限的投資者最多,占比4成。

  目前,能為鏈家擴張提供社會資金支持的無疑就是鏈家理財。但榮騰洪認為,如此高的年化收益率,勢必會讓鏈家支付更高的資金成本,這對其主業運營是個考驗。

  “有一個問題,他們的虧損也不小,開一個單店需要10萬元左右,裝修好一點、轉讓費高一點的需要20萬元。”一位不愿具名的地產知情者向記者透露,大環境不好,房產經紀成本壓力很大。

  近來,傳統地產中介巨頭中原地產重啟上市計劃,號稱中西部最大的房產中介正合地產宣布股份制改造之后,正籌備年內上市。

  新一輪地產中介上市潮涌,進一步凸顯了行業整合過程中的資本角逐,無疑會對鏈家等O2O平臺的市場份額形成擠壓。

  行業沖擊

  鏈家攻與守:新舊勢力混戰“互聯網+”生態圈

  ◎每經記者 白亞靜

  房地產交易市場的撮合者們,正陷入一場戰國紛爭,大家都在快速擴張著、兼并著。其中,鏈家落子更為凌厲,這使得它像秦國一樣,成為了眾矢之的。

  目前,正在同鏈家一起競爭房地產交易這塊蛋糕的主要有三類:一類是原來的垂直媒體,如搜房等正積極拓展線下,發展直營;一類是轉型中的傳統中介,如中原地產、Q房網,或積極尋求資本支持,或全面布局、加速擴張;一類是新進入的互聯網平臺,如鄧薇的愛屋吉屋,在低傭金、人均單量上越跑越遠。

  在市場份額被鏈家搶占的同時,這些企業也通過各式創新或者擴張展開對鏈家的倒逼,并對后者的業務板塊、盈利模式形成沖擊。

  鏈家野心

  當傳統中介開始轉型時,原有的龐大線下門店難以割舍,這使得他們只能向更大體量前進,用體量碾壓對手,在市場謀得空間。正如諸侯混戰,不兼并,則被兼并。

  以深圳的中介市場為例,前三名分別是中原、中聯、Q房網。今年初,Q房網聯手世聯行后,遠在北京的鏈家立刻趁機將“市場地位略顯尷尬”的中聯納入懷抱。

  不過,體量不是終點,它們不約而同地將目光集中在了培育屬于自己的生態圈,想要成為地產界的“蘋果”。

  時下風頭最盛者,當屬鏈家。為增大與客戶的接觸面,舍棄自我繁殖路徑,直接在全國展開針對各地市場份額較大中介的并購;業務鏈條縱向延伸,從原有的二手房交易、租房交易出發,逐步構建自己的一手房推銷體系,依次成立一二手房市場聯動機構“房江湖”、合并北京新房營銷代理機構高策、在鏈家網上線新房頻道;另外,還像八爪魚一樣,橫向發展一些與傳統交易關聯不大的業務,如裝修、金融等。

  鏈家做這一切,目標遠不止市場占有率或者交易規模那么簡單,而是在打造自己的生態系統:通過控制客源渠道,將所有與房屋交易有關的環節納入其中,掌握渠道收費定價權;并在此基礎上,甚至將代理商、中介與開發商的關系,從生產&推銷,轉為訂制&使用。

  如果鏈家的生態圈打造成功,未來可以想象的場景是:只要與房子打交道,都將進入它設置的不同接口中,現在是開發商通過代理機構去找客戶,未來則是所有客戶通過鏈家向開發商要求訂制。或者還可以玩得更高級點,鏈家在已有的客戶大數據之上,成功捕捉到消費心理,直接向開發商提出訂制,就像蘋果和富士康的關系。

  高薪搶人

  有資格,或者說想做平臺的,不止鏈家一家,但大家都認可未來這樣的平臺不會超過三個。

  Q房網顯然是競爭者之一。目前,Q房網的增速同樣驚人,以新房業務為例,據Q房網新房事業部CEO賈海斌介紹,從去年到現在,營收已增長10倍。

  鏈家通過中聯打進Q房網大本營深圳的同時,Q房網也在通過小中介向北京滲透。今年,Q房網在北京簽約百余家加盟中介門店,并公開宣稱將競爭對手瞄準了鏈家地產。

  它給行業帶來攪動最大的是盈利模式。Q房網加盟事業部副總裁左東華曾對外稱,傳統中介公司90%的利潤可能來源于傭金,未來Q房網平臺可能只有10%或20%的利潤來源于傭金。

  此前,Q房網網絡事業部CEO水俊向記者表示,提供免費端口的目的在于加大入口,有交易流量后,可搭載其他相關業務從中盈利。

  Q房網為吸引經紀人而創立的盈利模式,顯然已影響到鏈家地產。大幅提傭的舉動,一度吸引了深圳市場無數的精英經紀人。在深圳的驚人表現,使得去年12月Q房網剛放出進入北京的風聲,還沒有開一家門店的時候,鏈家便宣布將把旗下經紀人的提傭比例最高提升至70%。

  原因很簡單,占有了精英經紀人才會有成交量。但是,這一模式最大的問題在于前期必須大量燒錢,免費端口加上高位提點,讓Q房網將大部分中介費讓給了經紀人,因此2014年Q房網營業收入5.6億元,虧損達到4118萬元。

  目前,外界很難看到鏈家的盈利情況,但在高位提點和快速擴張的雙重作用下,它的資金情況一直備受關注。對于如何維持高薪酬策略,鏈家拿出的方案與Q房網類似,通過其他業務進行反哺。

  資本角力

  平臺之戰,馬上又將加入一位重量級選手——深圳占有量排名第一的中原地產。

  近日,中原地產不僅拋出“中原+”:面向二手房市場的平臺房交所、面向一手房市場的電商房友圈、中原外網及APP、房屋銀行、金融、中原理財、評估、海外置業。這些,與鏈家的業務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重合。

  一貫擅長自我繁殖的中原,還計劃明年在港交所上市。中原地產主席黎明楷曾向記者表示,如今的房產中介市場,已成為資本角力之地。

  中原地產管理層明確指出,籌資目的主要是應對內地競爭者的挑戰,比如原北京地產中介龍頭鏈家近月接連收購全國各地多家地區性代理公司。目前,鏈家在北京、上海等地分店數目超過中原,雙方已形成正面交鋒。

  長期來看,實力雄厚的中原如果再有資本助力,勢將成為鏈家生態鏈的主要挑戰者,如果不能掌握渠道定價權,鏈家后續的增值服務很難展開。不過,短期內中原的這些動作對鏈家影響較小。

  華創證券新產業趨勢部總經理楊現領稱,一方面,雙方的資本動作存在時間差,中原才開始規劃上市,所以需要的時間會更久一些,然而鏈家的融資進程已棋至中局;另一方面,在市場份額上,二者在短期內還會基本維持現有格局,遠沒到血拼的地步,受到威脅的是競爭力不強的小中介。

  輕資、低傭沖擊

  目前,對于所有參與者而言,最基礎的其實應該是兩件事:通過線上真實信息掌控客源,通過線下經紀人提升交易量。不過,每個參與者的著眼點不同。

  Q房網、中原和鏈家的擴張路徑類似:增加線下門店數量。但比較鏈家與愛屋及屋,記者發現他們的競爭根本不在一條邏輯線上,互聯網公司增加單量的手段不是加開門店,而是提高人均完成量。愛屋吉屋沒有門店,堅持輕成本結構。

  愛屋及屋聯合創始人鄧薇曾對媒體表示,傳統中介分片區經營,內部信息不透明,每家店會為成交盡量拖住客戶時間,導致效率低下。

  由于沒有門店,愛屋吉屋的經紀人不再局限在片區,可以共享所有信息。另外,愛屋及屋在北京、上海等地采取的“免傭、半傭”、增加客源措施,使得人均完成量遠超鏈家等傳統中介。在鄧薇看來,該模式已經讓競爭對手的重成本加重,導致他們的傭金被拉低,經紀人薪資升高。

  但鏈家董事長左暉并不覺得愛屋吉屋會對其有沖擊。在他看來,由于沒有門店,愛屋及屋的服務不如鏈家,如果基礎服務做不到,很難對鏈家核心競爭力產生威脅。

  不過,鏈家還是跟進了愛屋吉屋關于租賃和二手房業務的思路。今年3月,鏈家推出丁丁租房,并宣稱出租房源均不收取中介費。這又是一個燒錢的項目,如何盈利并不清晰,現階段的目標是擴大規模。

  據楊現領介紹,愛屋吉屋低費率、高廣告的模式對上海市場的攪動尤為明顯,上海中介市場基本處于混戰階段,而在北京,由于鏈家占有率高,影響較小。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