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7

當馬化騰無障礙進入黨委政府系統,傳統媒體呢?

2015-09-23
来源:傳媒大觀察

  近日,《深圳晚報》總編輯丁時照先生投書傳媒大觀察,披露了騰訊公司董事局主席馬化騰給深圳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作報告的詳情。傳媒大觀察公眾號獲得作者授權,全國新媒體平台獨家首發,全文如下:

  傳統媒體人不思考這三個問題將很快出局

  傳統媒體人關於互聯網這一課還沒有補好。在互聯網考場上,傳統媒體人肯定不是大學生,我也不敢說是幼稚生,怕遭雷打。我覺得應該是高考生,如果考上了,改變命運;如果沒考上,自謀生路。可悲的是,我們都是留級生;可喜的是,留級生也有機會。

  前不久,也就是2015年6月17日下午,深圳市委舉行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馬化騰應邀給深圳全市黨政領導幹部作了一個專題報告,主題是《騰訊對“互聯網+”的思考》。我從頭到尾聽完全部,感覺猛人演講,掌風勁道。

  馬化騰講課,深圳領導們都來了。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小甘稱這是“深圳史上參加人數最多的一次市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會”。

  客觀地說,馬化騰和馬雲的演講風格完全不同。馬雲是雞湯大廚,人越多講得越帶勁,聽著聽著你就熱血沸騰,最後被鼓動得刀山可上火海敢闖,馬雲指向哪裏,你就打到哪裏,至死不悟。理工男的馬化騰演講沒有多少雞湯,盡是雞肉。聽他的演講看他的文章,會讓人越來越驚悚越來越冷靜。對,就是冷靜,很冷很冷,寒風凜冽,最後寂靜無聲。當然,這是我個人的感受。

  馬化騰到底給深圳領導們講了什么?

  觀點一:對比中美信息經濟,互聯網產業“潛力巨大”。

  小馬哥說,中國的網民數量是6.43億、美國是2.8億;手機上網用戶量中國5.27億、美國1.77億;但是信息經濟規模中國為2.18萬億美元,而美國達到了7.43萬億美元。這說明中國的互聯網企業仍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他的意思應該是:中國互聯網產業是一片浩瀚的藍海,大有作為。

  觀點二:互聯網可以+一切

  這個話是我總結的,但是,意思是他的。

  馬化騰說,從社會層面來看,“互聯網+”將助力政府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和治理水平,推進政府信息公開以及數據公開。

  從產業層面來看,“互聯網+”將帶動新型產業發展,整合社會資源,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

  從基礎設施層面來看,“互聯網+”將倒逼運營商進步。

  馬化騰認為,“互聯網+”在與一產、二產、三產結合之後,可以重新梳理生產關系,從而迸發出更大的生產力和社會效應。

  他的意思應該是:萬物互聯,包括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連接。

  觀點三:“互聯網+”要先做減法,才能加進新東西

  馬化騰說:“在過去的兩年裏騰訊一直在給自己業務做減法,搜索、電商等業務被剝離,我們現在集中做兩件事,第一是做連接器,做好微信和QQ為主的通訊社交平台。第二是做數字內容,包括遊戲、視頻、文學、動漫等,進而搭建一個更加完善的互聯網生態。”簡而言之,未來核心業務瞄准的就是做“連接”和“內容”。

  小馬哥首先不是個理論家,首先是個行動家。他是做著做著就具有了理論的權威,幹著幹著就成了行業的帶頭大哥。

  他究竟做了什么?

  戰果一:做了兩大產品

  微信和QQ是騰訊的兩大品牌產品。馬化騰說,微信目前擁有月活躍用戶數超過5億,QQ擁有月活躍賬戶數8.15億。

  馬化騰認為,騰訊最厲害的武器是微信和QQ “連接一切的能力”,尤其是微信。

  現在大家都知道、很多人在用的“微信紅包”,在馬化騰的眼裏,只是一個小試驗產品。就是這個“小產品”,現在每天有約5000萬元分裝在兩億個微信紅包中發出,春節期間這個數字就更嚇人。

  戰果二:和深圳市戰略合作

  在給深圳全市黨政領導幹部講課之前,馬化騰和深圳市簽署了“互聯網+”戰略協議。深圳市政府和騰訊公司將開展全方位的合作。“騰訊眾創空間”也是深圳市政府與騰訊公司的一個重要合作項目。有記者評論,智慧城市圈地運動,馬化騰拿下深圳。2015年,騰訊計劃在全國成立25個線下眾創空間,總面積約50萬平方米。其中,位於北京、上海、天津的部分項目已經開始啟動。“眾創空間”其實就是建築物,也就是房子,人們下意識的問題是:騰訊會不會成為地產商?

  戰果三:騰訊還做了很多大事,但在人們眼裏,都不如這兩件事大。

  馬化騰只講了一個多小時,可是,幹貨甚多,影響還在發酵。他在講課中說了幾個“沒想到”:

  第一個“沒想到”是沒想到QQ能做這么大。

  第二個“沒想到”是沒想到微信能做這么大。

  第三個“沒想到”是沒想到微信紅包能做這么大。

  第四個“沒想到”是沒想到微貸能這么有影響力。

  在深圳報業集團一次總編例會上,總編輯宣柱錫在分享聽課體會時說,如果換成我們,肯定很多人會說:“這個我早就想到了。”他點評說,馬化騰很多沒有想到,結果是沒想到這么好,做成了世界巨頭。我們很多早就想到了,卻沒想到現在這么不好。

  這就是差距。

  傳統媒體人不想這三個問題,將很快出局。

  一、當馬化騰無障礙進入黨委政府系統的時候,我們的位置呢?

  深圳報業集團總編輯宣柱錫提醒報業集團各報的同事:過去,對黨委組織、政府部門,我們還可以說新聞人能幫助做個微信公號,代運營微博,或者做個網頁什么的。現在,馬化騰來了,直接就嵌入到黨委政府的工作系統中。

  公開報道顯示,深圳的學習會前,深圳市政府與騰訊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圍繞“互聯網+民生”、“互聯網+金融”等重點,推進“互聯網+”更廣泛應用,加快智慧城市建設進程。

  此前,騰訊早就開始布局。在微信城市服務的政府版塊中,騰訊用“互聯網+”連接了深圳交警、深圳稅務、醫療服務、路況查詢、路邊停車、生活繳費、長途客運、文化生活等,方便市民生活,更可怕的是已經成為生活的習慣。那么,一直號稱是“橋梁和紐帶”的傳統媒體還能讓這個話語定勢保持不變嗎?體制內外的壓差沒有了,傳統媒體的立足之地在哪裏?當騰訊們在大舉攻城略地的時候,我們如果不重新定位,只能活生生地被擠出。

  二、當體制內的人們在思想和行動上對接好“互聯網+”的時候,我們的課補好了么?

  “此次專題報告既是一次中心組學習會,更是一次‘互聯網+’的培訓課。”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表示,各級領導幹部要不斷加深“互聯網+”對黨委政府、社會治理、經濟形態影響與作用的認識和理解,在思想和行動上對接好“互聯網+”,從而助推深圳智慧城市建設。

  深圳市委市政府給全市的黨政領導幹部集體補“互聯網+”這一課,讓深圳的領導幹部們都有濃鬱的互聯網意識和互聯網思維。其實,更可怕的是互聯網行為。

  馬化騰講課兩天之後的2015年6月19日,深圳市司法局就與騰訊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政府的小門由此洞開。政府如果真想做的事,行動力超強。可以想見,後面的合作一定會蜂擁而至。

  如果說傳統媒體人沒有意識到互聯網動物凶猛,那是不實之詞。我們都患上了互聯網焦慮症,一直在尋求突破。至今沒有創世紀性突破的主要原因,我認為是傳統媒體人真不懂互聯網。換句話說,傳統媒體人關於互聯網這一課還沒有補好。在互聯網考場上,傳統媒體人肯定不是大學生,我也不敢說是幼稚生,怕遭雷打。我覺得應該是高考生,如果考上了,改變命運;如果沒考上,自謀生路。可悲的是,我們都是留級生;可喜的是,留級生也有機會。

  三、最讓人感覺壓力的是馬化騰在講課時說,騰訊未來將瞄准核心業務“連接”和“內容”。

  馬化騰解釋,所謂“連接”就是通過微信和QQ連接人與人、人與設備、人與服務,我理解他的意思是“互聯一切、互聯萬物。”

  所謂的“內容”主要是生產音樂、文學、影視、動漫、新聞、遊戲。

  馬化騰們擁有最厲害的武器,就是“連接一切的能力”。馬化騰開始染指新聞,馬化騰在業內一直都有終結者之稱,只要他進入的行業,別人都得死。我們怎么辦?

  騰訊聚焦“連接”和“內容”,這不就是媒體嗎?

  它做了,我們做什么?

  結合馬化騰《騰訊對“互聯網+”的思考》,我也有幾個思考。

  思考一:革命早已開始。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志物是蒸汽機,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標志物是電力,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標志物是互聯網。

  馬化騰說,如果我們錯失互聯網能力,就如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代拒絕使用電力。

  “互聯網+”是一場革命,是世紀大潮。孫中山先生說過: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不可否認,傳統媒體行業裏有先知先覺者。但是,在行動上我們慢騰騰。革命早已開始,現在革到了自己的頭上,不妙。

  思考二:這是一個需要用互聯網進行全新詮釋的時代,互聯網與萬物共生共存將成為大趨勢。

  馬化騰認為:“在這個‘互聯網+’的生態漣漪圈裏,‘互聯網+’對網絡基礎、產業以及社會等各個層面都產生了帶動效應。”

  低頭思考,我們有馬化騰那樣的實力嗎?我們有政府那樣的動員力嗎?我們有創客那樣的行動力嗎?

  如果有,我們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如果沒有,我們怎么能安於這種樣子?

  我們沒有互聯網的思維,更沒有互聯網的行為。有的,只是對互聯網盲目的恐懼。

  思考三:“互聯網+”我們只做了一半

  深圳是互聯網重鎮,騰訊就生長在這裏。但是,這裏的媒體對“互聯網+”沒有多大的貢獻率。

  看來,近水樓台不一定先得月,有可能是燈下黑。

  對於“互聯網+”,很多人認為,只要“互聯網+傳統媒體”就算是完成了互聯網化。我認為,“互聯網+傳統媒體”只完成了一半,對於我們來說,“互聯網+傳統媒體+”才是真正的完形。

  路漫漫其修遠兮,傳媒無止境,我們都在求:求己、求人、求前途。

  現在是多事之秋,“兩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後,全國新一波的離職潮已經開始湧動,傳統媒體尤其受到沖擊。看到新媒體的成功,舊媒體的有些人開始抱怨。其實,這是不了解真相產生的誤區,我們對別人成功的代價大都低估,他們的付出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想到這點,就不會怨氣沖天。

  2014年有一個很重要的信號是“移動端流量超過PC端”。這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其重要性甚至可以媲美於城市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

  在紙媒渠道嚴重失靈、APP死亡率高達80%的當下,深圳晚報選擇移動互聯網,立足於與一線移動客戶端強勢合作,共同開發運營深圳版ZAKER,並將於2015年8月19日正式對用戶發布。

  深圳版ZAKER是深圳晚報應對移動互聯網時代高速裂變式傳播、發揮品牌機構媒體深耕本土優勢、解決新聞資訊海量出口、提供垂直同城生活服務的戰略調整。

  這既是一個全流程的生產體系變革,也是一種徹底換腦的媒體融合過程。我們為什么不建立獨屬於自己的APP?

  因為,盡管目前APP有幾百萬個,但是真正下載到手機上的平均只有23個,一周之內能夠點開一次的只有7個。據統計,早晨8點,地鐵上的人們低頭看著手機,在100個低頭族中就有兩個人在閱讀ZAKER。目前ZAKER國內激活用戶高達1.4億,日活用戶在1200萬上下,深圳用戶300萬。

  深圳晚報與ZAKER的合作,是新舊媒體融合的深度探索。ZAKER需要我們主流媒體的背書,有權威的聲音,原創的資訊以及本地市場的集約式深耕,ZAKER依靠具有“通訊社”和“活動家”特質的主流媒體深圳晚報的背書,服務好一線城市的高端用戶人群。

  深圳晚報則借助ZAKER強大的技術支撐和過億的用戶量,“借腹生子”、“借船出海”,讓互聯網做“代孕母親”,讓信息能源通過互聯網傳導到世界各地。我們與ZAKER的合作,是“互相把半條命交給對方”。

  這是我們的試驗,已經啟動,效果等待觀察。

  (作者:丁時照 深圳晚報總編輯 高級記者)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本文禁止任何公眾號、媒體轉載,違者必究。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