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安生
9月24日,《香港商報》舉辦了一個中型規模的研討會,主題為「完善滬港通,展望深港通」,香港證券與財經界的知名人士匯聚一堂,就「深港通」的意義、時間表、技術準備等問題進行了廣泛探討,大家提出了許多令人深思的建議和思路,以下筆者將其中的一些精華觀點匯集起來,以饗讀者。
證券財經界精華觀點
首先,與會嘉賓一致認為,「深港通」雖然仍未啟動,而且還有推遲的可能,但作為國家資本開放重大戰略舉措,「深港通」已是箭在弦上,勢在必通。「滬港通」雖然已經率先啟動,但只是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第一步。目前來看,「滬港通」存在諸多限制,或者說處在半通不通的狀態,即使完全開放「滬港通」,中國的資本市場開放仍然是不完全的開放,只有「深港通」正式啟動并最終完全開放,那麼,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才會真正告一段落。
多位香港嘉賓指出,深港兩地的資本市場較之滬港股市之間,互補性更強,彼此認知度更高,上海股票市場多以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為主,而深圳股市則以高成長性的民營與創新科技企業為主,深圳股市上市公司的活力與潜力要大於上海市場上的上市企業,而這恰恰符合香港投資者的胃口,因而,對香港投資者來說,「深港通」的啟動其意義可能要遠大於「滬港通」。
對於即將開通的「深港通」,嘉賓們普遍認為,不宜成為「滬港通」的翻版,而必須更加開放。有嘉賓認為,「滬港通」設置限制是情理當中的,因為「滬港通」本身就具有試驗探索性質,近一年的「滬港通」運作已經暴露出許多問題,其不足之處和需要完善的地方有可能在「深港通」上得到提升。嘉賓們指出,從「滬港通」推出后遇冷的表現可見,兩地投資者對彼此的市場還不是很了解,需要加強投資推廣和教育。
對於啟動「深港通」的時機選擇,有嘉賓認為,從滬港通運作近一年的情况來看,深港通在技術上已經完全不成問題,目前欠缺的只是時機不成熟,其主要理據是,內地股市异常波動,市場信心嚴重受挫,同時,香港股市表現也不平穩,環球股市跌跌不休,在這種大背景下,香港內地投資者都像驚弓之鳥,對投資股票市場表現謹慎。此時如果推出「深港通」,不僅難以激勵市場氣氛,而且有可能將「深港通」的重大意義完全淹沒在低迷的市場氛圍中。因此,有嘉賓認為,「深港通」毋須急於推出,待市場信心有所恢復,市場功能得到修復之后推出更切合時宜。不少嘉賓指出,「深港通」延后啟動雖已是大概率事件,也可理解,但不宜拖得太遲,明年首季即是一個啟動良機,最遲也不宜超過第二季,否則就會給市場傳遞錯誤信號,市場很可能會解讀中國資本市場存在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