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4

IMF:石油出口國面臨調整開支“緊迫性”

2015-10-23
来源:騰訊財經

  據CNBC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區域展望顯示,中東地區的政治動蕩和國際油價的大幅下降凸顯了石油輸出國面臨調整政府開支計劃的“緊迫性”。

  IMF預測中東、北非、阿富汗及巴基斯坦地區(廣義中東北非地區,MENAP)2015年經濟增長為2.5%,低于去年的2.7%,相較IMF5月的預測下降了0.5個百分點。經濟失去增長勢頭主要是由于自2014年6月以來油價下跌超過50%和由于內戰及沖突造成的不斷加劇的政治動蕩。

  IMF中東和中亞地區主管艾哈邁德(Masood Ahmed)在報告中表示,“近期中東地區的前景主要由地緣政治及石油價格所主導。”

  他表示,“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及也門的復雜沖突引發了地區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低油價也嚴重影響了石油出口國的經濟活動。”

  石油出口國的“緊迫性”

  石油出口例如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卡塔爾、阿聯酋、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都是強大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成員,而隨著油價的下跌,這些國家的政府收入都大幅下降。

  盡管政府面對巨大的壓力,目前為止,OPEC為了維持其市場份額和對美國頁巖油生產商施壓,仍然拒絕削減石油產量來提振石油價格。

  IMF預測,MENAP將繼續面臨石油價格下降的境況,中東和北非地區(不包括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預計今年出口收入將減少3600億美元。

  石油價格的下降增加了MENAP的調整財政政策的緊迫性,預計2015年,MENAP的石油輸出國財政赤字將為GDP的12.7%。

  沙特阿拉伯作為OPEC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及實際領導者,IMF預測其2015年財政赤字將達到GDP的21.6%,因此IMF敦促石油輸出國需要調整財政開支。

  IMF警告稱,“由于石油價格下降的局面可能是大規模的持續的,石油輸出國需要調整自身收支政策,確保財政的可持續性,實現代際公平,并逐漸重建政策部署空間,在大多數MENAP的石油輸出國目前的調整計劃還不足以解決大規模的財政挑戰。”

  IMF表示,盡管石油輸出國的前景不是很樂觀,但是石油進口國例如埃及、約旦、敘利亞及黎巴嫩則收益于油價的下跌以及經濟改革和歐元區經濟增長的改善。

  IMF認為,隨著伊朗前景的改善,該國石油生產及出口的恢復,地區沖突的緩和,2016年MENAP的經濟增長可能受到支撐從而達到4%,但是對于明年的預測,還是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提高經濟長期發展前景將需要廣泛的結構性改革。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