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肖磊:中國央行月月買黃金想干啥

2015-10-23
来源:亞洲財經新聞

  中國央行(PBOC)周五(10月16日)公布,中國9月末黃金儲備為5,493萬盎司(或1708.5噸),比今年7月17日公布的1658噸多了50噸,7月至9月平均每月增加的黃金儲備超過15噸,這一增持速度跟我預期的基本吻合(平均每月20噸)。

  理論上說,黃金作為一種類外匯儲備,以及重要的國際性金融資產,增持黃金本身并不是什么太值得關注的事情。目前的爭議在于,增持黃金的目的,以及速度和規模是否有一個合理的預期或邊界。市場往往對央行增持黃金有過多的誤解,實際上央行不僅是黃金市場主要的持有者,還是黃金市場主要的“消費者”,對黃金的增持往往并不是為了什么金融安全,而是滿足諸多庫存和消耗需求,這跟原油等市場增大庫存道理一致。

  在2015年7月份之前,中國央行的黃金儲備數據基本上處于一個“保密”狀態,什么時候公布新的黃金儲備數據,完全取決于市場的關注度或央行自己的想法。但由于中國目前面臨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就是人民幣要爭取加入IMF特別提款權(SDR),并且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加快,更多的國際投資者希望能看到更加公開、透明的央行資產數據,中國央行實際上自今年7月份開始,每個月的中旬都會公開諸多數據,其中就包括新的黃金儲備。

  從中國央行對黃金的增持速度和幅度看,雖然表現得比較積極,但整體規模方面依然比較謹慎,占整個外匯儲備的比例一直并不大。2003年至2009年,央行黃金儲備從600噸增加到了1054噸,增加454噸,如果按同期平均600美元/盎司左右的價格算,2003年至2009年中國央行增持黃金花了總計不到90億美元,同期外匯儲備增加了2萬億美元。

  2009年至2015年,央行黃金儲備從1054噸增加到了1708噸(截至目前),增加了654噸,按同期平均1300美元算,總計花了大概270億美元。也就是說,從2003年至2015,中國央行花費在增持黃金上面的錢總計可能還不到400億美元,而2003年至2015年,中國外匯儲備增加了超過3萬億美元,增加的黃金儲備的價值,只占到增加的美元儲備的1.3%。

  目前的情況似乎發生了一些變化,近期以來,隨著美元外匯儲備的降低,央行并沒有降低對黃金的增持,而是持續買入黃金。比如2015年7月至9月,中國官方美元外匯儲備減少了1372億美元,同期黃金儲備增加了50噸,價值約18億美元,占所減少的外匯儲備的1.3%。因此說,增加黃金儲備對于中國央行來說,跟美元外匯儲備的增減似乎沒有太大的關系,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增持的黃金儲備占美元外匯儲備的比例實在太小。

  由于中國在黃金市場的需求目前正處在釋放階段,尤其是央行對黃金儲備的需求,一直以一個比較穩定的節奏推進,中國市場自己生產的黃金早已無法滿足這種需求。從2008年開始,中國對黃金進口的依賴就逐年提升。中國2008年的黃金進口量只有112噸,到了2013年的時候,這一數字變成了1158噸。

  也正是由于中國進口量的增加,給全球黃金市場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美國作為官方黃金儲備最多的國家,目前也存在著巨大的供給缺口,2012年至2014年,美國的黃金市場供應量為1979噸,而總需求為2415噸,供應缺口436噸。印度作為傳統的黃金消費大國,年進口量依然超800噸,對整個供給市場的影響不容忽視。瑞士是歐洲最主要的黃金集散市場,也是全球最大的黃金出口國,2014年該國出口了1746噸黃金,其中12.2%直接流向中國大陸,繞過香港。無論是印度的傳統需求,還是中國的新增需求,“西金東移”的現象已非常明顯。

  2012、2013、2014年,應該說是黃金價格下跌最明顯的三年,在這三年里,金價總計跌幅超過30%,但在這三年里,中國黃金首飾的用金需求量分別達到502.75噸、716噸和667噸,2015年上半年首飾用金已超過412噸,中國市場對黃金的消費,并沒有因為國際金價的走低而下滑。

  中國央行僅熊貓金幣等鑄幣市場的用金量,每年總計也超過40噸,央行需要更大的庫存(儲備量)來滿足未來中國市場對黃金的消費和金融需求。目前看,中國市場對黃金的需求,實際上跟對住房、原油、汽車和糧食等的需求一樣,需要經歷一個非常明顯的上升期,只是相比衣食住行,要來得晚一些;按照國際市場數據看,對黃金市場的消費需求,主要是在國內人均GDP增加到5000美元以上時才開始的。

  另外一個來自彭博的數據是,截止今年二季度末,中國各大銀行上半年黃金持有量增加55%,按當時金價計算,價值超600億美元,相當于增持了500多噸黃金,總計持有量則達1445噸。中國各大銀行囤積黃金的目的,按彭博的分析,主要是為了以黃金為抵押進行放貸,以規避現金貸款和資產負債表相關貸款所受到的各種限制。

  央行增加黃金儲備,一方面要滿足鑄幣及儲備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提高自身干預黃金市場的能力。各大商業銀行更深層次的介入黃金業務,也讓中國央行更加重視黃金的金融屬性,如果沒有足夠的儲備量,央行在黃金市場就無法具備“供給”和“回收”能力,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黃金市場的業務就很難形成有效的調控。前不久,中國央行就明確表示,增持黃金的目的在于確保流動性。

  不過中國市場跟國際市場相比,黃金市場的開放程度依然較低,美國和歐洲市場雖然還存在央行儲備諸多黃金的現象,但央行本身早已不再干預黃金消費、交易,及買賣業務,如果不牽扯到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領域的黃金業務,整個黃金市場早已商品化。中國目前還存在將黃金“特殊化”的現象,導致諸多民間機構和個人在參與和發展黃金業務方面受到更多的阻礙。黃金市場目前國企占比過高、行業封閉且保守,實際上阻礙了整體行業向前推進,作為消費潛力較大、創新點較多、符合消費升級趨勢的行業,未來如果不能進行更大程度的變革,中國黃金市場無論從市場本身的角度,還是從金融定價的角度,都將會長時間受制于國際市場。如沒有場外市場和黃金現貨商品市場的活躍,僅僅靠金融機構和國企的話,風險過于集中,對整個市場的支撐力也是不夠的。

  至于考慮到人民幣國際化、外匯儲備安全、黃金貨幣屬性等方面,央行目前1708噸的儲量實在是太小了,無論用于干預人民幣匯率,還是給人民幣國際化做信用背書,都不具備任何可操作性。去年為應對盧布的大跌,俄羅斯央行也想了非常多的辦法,其中就有使用黃金來穩定盧布匯率的做法,但收效甚微,最終還是靠俄羅斯央行將盧布利率提至17%的高位而穩定住了盧布。因此,在黃金儲備無法達到某個數量級前(1944年美元實行“金匯兌”本位,奠定世界貨幣霸主地位的時候,美聯儲黃金儲備超過2萬噸),對于中國這樣的巨型經濟體來說,5000噸以內的黃金儲備也只能滿足庫存和消費需求,金融安全方面還談不上。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