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伍敏報道:五中全會上周閉幕,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於網誌表示,內地當前面臨「中等收入陷阱」等轉變和挑戰,鼓勵商界人士深入了解國家「十三五規劃」,嘗試從中領略國家的發展方向,尋找商機。他又期望,香港在國家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中,能夠繼續利用「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通過與內地優勢互補,持續創造互惠共贏。
曾俊華表示,中央在「十二五規劃」中,第一次以獨立篇章交代香港和澳門特區發展。今次亦提及要「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回顧多年來香港和國家在經濟發展上的互動,香港一直憑着與世界接軌的優良市場制度,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以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為例,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就充分扮演了防火牆和試驗田的角色。他期望香港在國家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中,能夠繼續利用其「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通過與內地的優勢互補,持續創造互惠共贏。
兩地優勢互補創共贏
曾俊華指出,根據學者推算,要達到2020年前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要較2010年「翻一番」,國家在2016至2020年間,平均要實現實際經濟增長6.5%。「十三五」規劃文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有關計劃生育政策的改革,投資者隨即追捧所謂「二孩概念股」。除此之外,公布中最重要的信息,正如不少評論指出,應該就是「創新」。若從當前中國的形勢理解,選擇創新作為「十三五」規劃的重點,并不是空泛的政治口號,相反,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曾俊華認為,內地學者提出「十三五」這五年間國家的發展有機會遭遇瓶頸,有需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這觀點頗有啟發性。
所謂「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個國家經過高速經濟增長,達到了中等收入水平后出現停滯,基於勞動成本上漲和產業未能升級轉型等因素,令原有的增長模式失效,在貿易出口方面再難與人工成本較低的經濟體競爭,同時亦未能攀上先進經濟體的高技術水平,令經濟發展長久卡在中等收入層次,部分南美洲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就曾出現類似情况。
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網誌提出,對中國來說,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就是要將目前經濟增長依賴廉價發展要素的密集投入,轉化為提升發展要素的效率,朝高增值、高端技術發展,達至「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創造新供給」和「釋放新需求」,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智能電話,它的出現帶動一連串的「新供給」,釋放出龐大的「新需求」。從這個角度看,就容易理解創新對當前中國的重要性。曾俊華建議大家從「十三五」規劃的內容,理解國家的相關對策,和未來五年的施政重點,從而領略國家發展方向及尋找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