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互聯網+”熱詞背後的真問題

2015-11-02
来源:北京日報

  時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琢磨“互聯網+”,企業、專家乃至普通民眾紛紛加入了這一熱詞的討論,“互聯網+”已經從行業熱詞正式升級為全民熱詞。但是,熱鬧過後,能夠留下什么?它背後的真問題究竟是什么?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說清楚的,而這恰恰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

  “互聯網+”能解決什么問題

  “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並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一種創造和拓展。這樣的拓展,能夠解決三個問題。

  首先是提高信息密度。過去我們的生活信息密度是不高的。比如大家聚到一起開會,這事放到幾十年前,電話通知都不見得方便。但是現在,如果一個人沒有手機,大家都會認為他很奇怪。如今人們拿著手機,無論在哪裏,隨時都能夠互相聯系,這就是信息的密度在增加。

  其次,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信息不對稱是經濟學的一個核心命題,意即某信息某人知道,但其他人不一定知道。這樣的話,掌握信息的人就會有一種優勢,或者說可以在交易中開出更高的價格,甚至可以去欺騙對方。現在很多體制、機制的問題,實際上都是由於信息不對稱引起的。“互聯網+”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最後,促使線上信息和線下資源的整合。就是通過線上和線下的互動來推動資源的優化配置。打車軟件是個典型案例。最近出租車的問題備受關注,如美國的Uber,國內的滴滴、快的。過去我們在路上見到出租車,招個手互相就聯系上了,可以打到這部車。現在可以在室內,通過手機客戶端了解有多少有可能提供服務的車在附近行駛;同時,司機在車上也能知道有多少位客人有打車需求,溝通的渠道和密度比以前大大增加。在信息密度增加後,實現兩兩相配,實際上解決了資源配置的問題,並且這種可行性比以前大大增加。

  這說明,“互聯網+”,不論是+制造業,或者+其他,解決的實際上是一種資源配置方式。“互聯網+”將改變資源的配置方式並提高配置效率。也只有實現這一點,“互聯網+”才有生命力。因為在資源配置過程中,物流、信息流或者資金流在同時交互,從而使整個制造業(包括其他的行業)的生產、流通、消費環節都發生大變化。尤其在這個過程中,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隨著物流和信息流的變化,風險收益被進行重新定價,相應地也會出現一些新的金融形態。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就是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產生的。

  “互聯網+”不能解決什么問題

  互聯網也有不能解決的問題。互聯網可以重新匹配整個生產過程,但是制造業轉型升級往往從車間開始。近年來,中國的制造業有很大進步,也打造了好的產業基礎,但是我們和國際上制造業水平較高的國家(如德國、日本、美國、瑞士)仍有差距。為什么高端裝備一定要從發達國家進口?為什么我們的制造能力提高不上去?筆者在與一些企業負責人交流時,他們說,往往就差一點上不去,而這一點在人才上。即使有很好的裝備,但人的水平還是有限。而大量的工作確實需要人來操作、試驗、組合。

  用所謂現代知識經濟的話來講,很多事情是不可編碼的知識,只能意會不能言傳。這種事在車間裏非常多,在制造業中大量存在。這是計算機替代不了的。具體說來,不可編碼的知識一是經驗,二是數據。筆者曾經到一些本土汽車企業參觀,不少企業建有研發中心,裝配水平較高,但是它們和跨國公司的研發中心到底有什么區別?主要是數據。比如車輛在高寒地區、熱帶地區等不同的氣候狀況下,是怎樣的情況?需要數據來說話。別人在這方面有很豐富的數據,我們沒有,這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需要長時期的執著和沉澱。

  因此,筆者認為,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有兩個問題,一是創新,二是精致。創新就是搞出一個新東西。精致就是現有東西大的框架不變,在細節上完善。我們除了互聯網意識之外,還需要工匠意識。但是工匠意識培養不容易。一個人心無旁騖地執著多年,還不一定成,但是不幹的話,一定不成。

  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培養工匠意識和執著精神對體制有很高要求,體制要能調動從業者的勞動積極性。現在有的國有企業負責人一年半載就換了,任職期較短。甚至有的企業,四五年已經換了六七個負責人,這很難形成執著精神。另外,現在的體制機制下,企業的業績和負責人並無太大關系。一項事業,幹成了也和負責人沒有太大關系。萬一出錯了,或者在創新過程中遇到風險,增加了成本,結果可能還要被追究責任。這一系列的問題不解決,也很難形成執著精神。同時,有些民營企業家缺乏對未來的穩定預期,要塌下心來專心做五年、十年的制造業,有些人很難下這個決心。另外,其他行業的誘惑也很多。比如搞制造業的人,突然發現房地產很賺錢,所以制造業就放在一邊,去搞房地產了。前段時間股市飄紅,也吸引了大量從制造業轉移出來的資金。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相應的體制、機制、政策的保障。

  “互聯網+”的環境中,創新是規劃不了的

  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政府要從過去“重扶持”轉向“重環境”。為什么這樣講?在以往,政府推動一些新產業的發展,一般的方式是給一些特殊的政策,來扶持某個行業、某些企業。但是在創新驅動或者“互聯網+”的環境中,筆者認為這種方式可能需要認真地反思,因為有些是很難持續的。

  《中國制造2025》對下一步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有很好的指導作用。但是筆者想提一點,政府盡可能不要去制定具體的技術路線。現在提出的一些制造業發展的遠景、前景,那也只是在現有的技術水平上做出的展望,或者說只是展望之一。而中國的制造業,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將來會變得怎樣,沒有人能搞清楚。以互聯網為例。五年前,我們能預想中國的網絡技術成這個樣子嗎?同理,五年以後中國的制造業會是怎樣的狀態,現在沒人能規劃好。因此,政府沒法制定具體的技術路線,過去這方面的教訓很多。同時,政府不要具體扶持某一個企業。產業發展日新月異,某一個技術今天看起來還不錯,明天可能就落伍了。這個企業今天看起來不錯,明天可能就不是領先的企業了。

  政府最重要的還是創造環境。創新是具有高度不確定性,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創造某種環境、某種條件,來吸引資源。比如說保護知識產權、鼓勵公平競爭、培育人力資本、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等,把這些搞好以後,創新資源會集中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將來產生創新成果的概率可能比較高。至於將來到底哪些企業能夠脫穎而出,哪些產品能夠脫穎而出,哪些行業是具有前景和競爭力的,則很大程度上是市場競爭的問題。有了好的環境,創新中心就可以通過競爭機制形成。創新是無法規定的,應該給所有的地方這樣的機會,讓它們去競爭。城市之間應該有爭當創新中心的競爭,整個創新資源是流動的。美國是這樣,中國現在也是這樣。

  在鼓勵創新方面,政府可以做的還很多。比如,現在講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最後真正創業當老板的肯定是少數人,不是大眾,是小眾。創業者中能成功1/10,這樣的概率都不算低。但還是要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給大家多一點這樣的機會,雖然多數人是要失敗的。政府除了要創造有利於創新的環境,同時也要給創業失敗的人留一條後路,讓他摔倒了以後能夠爬起來,寬容創新的失敗。

  再比如,在創新過程中,政府要正確處理利益調整過程的各種關系。現在網購興起以後,很多商場蕭條了,甚至關門了。滴滴、Uber被廣泛使用後,很多出租車司機感到危機了。機器人用了以後,很多崗位就不需要了,政府要正確地處理其中的關系。現在,像Uber、滴滴一類的軟件出來以後,幾乎所有的地方政府態度都非常謹慎,甚至憂慮。創新現在會遇到一些利益沖突,政府有責任來正確地處理相關問題,化解矛盾。

  總的來講,政府要按照創新的規律來推動創新。首先必須非常明確地表態支持創新,其次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支持創新、創造環境上,同時要解決好創新過程中的一些具體的利益沖突問題。

  (作者:劉世錦)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