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銀行理財面臨窘境,在漫長的降息降準周期下,高收益產品的缺乏,大額存單的推出以及“取消存款上限”,標志著利率市場化進程進入收尾階段,極大地沖擊保本型理財產品所占據的市場份額,低收益產品競爭力逐漸走弱。在發行收益雙降的情況下,專家認為,銀行理財產品將向五個方向轉變,其中預期收益型產品將向凈值型轉變,銀行也會嚴格區分一般個人客戶、高資產凈值客戶和私人銀行客戶,進行理財產品銷售的分類管理。未來銀行理財將會逐漸朝著大資管的方向發展。
平均收益率一年降低約兩成
在漫長的降息降準周期下,銀行理財產品已進入低利時代。事實上,去年四季度以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呈現出持續下跌的態勢。
普益財富監測數據顯示,上周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54%,其中預期最高收益率在6%及以上的理財產品共15款,市場占比為1.71%,環比下降0.87個百分點。
而央行六次降息之前的2014年上半年,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約為5.5%,預期最高收益率在6%以上的產品也數量充裕。換句話說,一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下降約兩成。
“一方面是央行連續通過降息和降準釋放流動性,為市場補充了數千億元乃至更高量級的資金,同時存貸比監管的取消也使得銀行對于資金需求的迫切程度進一步下降,作為存款替代的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自然難以飆升;另一方面,受經濟景氣度影響,優質信貸資產減少,銀行能夠做出高性價比投資的機會進一步降低,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自然也難以上漲。”一位國有銀行有關人士對新快報記者表示。
銀率網分析師殷燕敏認為,隨著利率水平的不斷走低,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中樞將繼續下移,預期收益率超5%的理財產品占比將繼續減少,預期收益率在3%至4%之間的理財產品占比將增加。
發行量負增長,四季度或繼續收縮
銀率網發布的報告顯示,2015年三季度,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發行量負增長,理財產品同比減少8.61%。三季度人民幣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跌至4.62%,創近三年季內最大跌幅。外幣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下行至2013年初水平。
分析師閆自杰認為,目前已進入一個較長期限的低利率時期,固定收益類產品收益下滑短期內難有改觀。銀行普遍有四季度收緊投資規模,加強風控管理的傳統,因此預計第四季度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規模會進一步收縮。
一位股份制商業銀行理財部人士表示,銀行的理財業務分同業理財和個人理財兩種,實際上,同業理財受政策影響比較大,而個人理財本身對政策敏感度不是特別高。總的來說,受降息的影響,市場資金進一步寬松,銀行的個人和同業理財的收益率都呈現下行的趨勢,但個人理財所受的影響相對更小。
事實上,理財產品的購買群體年齡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即原來有兩成50歲以上的客戶,現在占比達到三成。據某銀行的客戶經理介紹,降息等因素正在逐漸改變市民的理財觀念,尤其那些年齡較大的客戶,也開始嘗試儲蓄之外的理財方式。
銀行理財產品向凈值型轉變
恒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曾撰文表示,在后利率市場化時代,隨著市場的發展和監管的規范,銀行理財業務和理財產品將發生五個方面的變化。
首先,理財業務將成為銀行戰略性業務。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深入推進,居民金融資產配置中存款比例將持續下降,銀行存款流失是不可逆轉趨勢,只有提供豐富多樣的理財產品選擇,才能吸引和留住客戶。
其次,理財業務和產品創新將大大增強。在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下,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將會進一步加劇。面臨生存和發展的巨大壓力,銀行理財產品創新將由被動轉向主動,產品研發將由過去的產品導向型向客戶導向型轉變,更多考慮客戶需求和體驗。而利率市場化使原來割裂的貨幣市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等金融市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銀行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大的自主權和主動權,也為理財產品創新提供了更多可能。
從產品形式看,預期收益型產品將向凈值型轉變。從全球成熟國家來看,銀行理財產品幾乎都是凈值型產品。這種產品形式,以合理的凈值波動來客觀地反映市場的風險收益水平,有效傳遞“買者自負,賣者有責”理念。
從服務對象看,理財業務客戶群體將進一步細分。銀行應嚴格區分一般個人客戶、高資產凈值客戶和私人銀行客戶,進行理財產品銷售的分類管理。比如,對于一般個人客戶,只提供低風險、收益穩健的理財產品。
從運營機制看,將出現理財事業部或資管子公司。部分銀行還將探索成立資產管理子公司,將理財業務分拆出來,在公司治理、激勵與約束制度等方面實行完全獨立的運營。
沖擊低收益市場, 邁向大資管時代
“在缺乏高收益高風險產品的同時,低風險低收益的產品也受到沖擊。”普益財富表示,利率市場化進程進入收尾階段,這將極大沖擊保本型理財產品所占據的市場份額。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一般情況下大額存單利率將高過存款利率,而且大額存單對于銀行來說成本更低,對于投資者來說套現也更加靈活,因此保本型產品吸引力進一步降低。另外,資產端的變化也影響了銀行理財市場。流動性寬松背景下,可投資資產收益率持續下降,倒逼理財產品收益率下滑。
因此,單一的“固定收益”特色的銀行理財產品已不足以應對市場的變化,轉型勢在必行。普益財富曾發布報告表示,產品收益雙降對商業銀行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會。經驗表明,利率市場化期間,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通常會顯著上升,存貸利差收窄,并出現中小銀行倒閉的現象。發展中間業務,尤其是資產管理業務往往是應對利率市場化一項有效的選擇。
利率市場化迫使銀行“存款立行”的舊理念發生徹底改變,商業銀行目前的銀行理財必須朝著大資管行邁進。畢竟,傳統的重資產業務已難以為繼,必須開拓新的業務領域。通常,資產管理業務中產品銷售是最大的瓶頸,銷售不僅能解決投資者的投資需求,還可以帶動對公、對私等相關存貸匯業務的發展,其貢獻度遠大于代理和代銷類業務。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傳統的低收益銀行理財的市場將會逐漸被壓縮,未來銀行理財將會逐漸朝著大資管的方向發展。
新快辭典
大資管
資管即資產管理,大是一個泛指,緣由在于隨著監管的不斷放開,原有資管業務外延不斷拓展。事實上,大資管準確對應的應當是信托概念,將資產托管給機構去管理。
資管的稱謂是針對機構而言的,也就是機構對客戶托付的資產進行管理。對客戶而言,可以稱作理財,即客戶尋求可信賴的機構為自己的資產進行保值并且增值。
大資管也讓普通大眾可選擇信賴的機構對存款、基金、保險等財富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