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顯然是作為e代駕CEO楊家軍當下并不太希望面對的場景:e代駕剛宣布進軍汽車后服務市場沒幾天,公司裁員20%的消息就不脛而走。e代駕也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回應,將對20%的人員進行優化。
今年4月,滴滴宣布將進軍代駕業務,打破了代駕市場的平靜。之后,成立4年的e代駕從習慣性埋頭干活的低調走向頻頻主動發聲的高調,實現了整體企業風格的大逆轉,曾憑借完成新一輪融資、與滴滴在代駕業務上掀起價格戰以及與神州專車合作,贏得不少曝光度。
但與滴滴在代駕業務上正式交手幾個月之后,日前,楊家軍在給公司員工的內部信中感慨道:“進入到持久競爭階段,猛然發現公司人員結構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臃腫,很多崗位重疊,架構層級過多,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的現象在公司內部日益凸顯。”
事實上,管理問題是一個方面,已經被e代駕和滴滴充分普及的代駕市場目前最大的尷尬是:其依然聚焦在酒后代駕這一最為傳統的代駕業務,難以找到新的“風口”。
當滴滴殺入之后
從e代駕在代駕市場起步、扎根的4年來看,楊家軍并不是習慣高調的人。
不過,在滴滴宣布進軍代駕市場后,楊家軍難得高調地在微博上直接回應,“歲歲不同,年年相似”。而e代駕的官方微博當天表示:代駕可不是專車,e代駕也不是易到,前方熊出沒,請小心駕駛。
隨之而來的是,e代駕正式對外宣布完成D輪融資1億美元的消息。面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當時的楊家軍并不否認這筆融資是為了應對滴滴進軍代駕而做的準備。“面對競爭,我們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事實上,在此之前面對58同城進軍代駕市場的時候,e代駕的應對方式也是快速啟動C輪融資來為與58同城的“打仗”做資金儲備。
e代駕與58同城“干架”的結果是以58同城戰略投資e代駕,且兩者代駕業務合并之后,58同城承諾不再從事代駕業務結束。
但面對來勢洶洶的滴滴,e代駕的這場仗顯然并不好打。
今年7月,滴滴代駕業務“滴滴代駕”正式上線。兩家公司隨后打起價格戰。“不差錢”的滴滴代駕將價格下調至18元,降幅達50%。
按照楊家軍透露的數據,2015年面對競爭,從年初到現在e代駕員工增加了四倍多。“這個錯誤的最大責任人當然是我,在一年內大量招人、大量減人這是極不負責的行為,我為自己的錯誤向大家真誠道歉。”
酒后代駕之外的市場
面對滴滴的競爭,楊家軍曾反復表達的觀點是,“做代駕肯定不是一場無限制的‘燒錢’、砸紅包的戰爭”。他表示,e代駕所倡導的代駕模式,其實是在找一個客戶心理價位和司機收入的平衡點,最終可以讓所有人得利。這種模式是對傳統代駕的改造,但這種重構也是有底線的,絕對不會一味地狂砸補貼,然后再一腳踢開。
這個觀點,滴滴代駕事業部總經理付強也認可。“無論是我們還是競爭對手,大家現在心里更關注的點可能不是補貼,而是用戶體驗。大家慢慢越來越認可的一件事情是,補貼真的只是一個手段,現在補貼跟當年相比沒有那么瘋狂,用戶也更加理性。補貼更多是讓用戶可以嘗試一下,看看這個服務是不是他需要的。我們希望車主確實發現了自己的代駕需求,而不是‘因為不要錢,我來用一下’,這是大家理念的轉變。”
值得注意的是,代駕,特別是酒后代駕業務并不是新興的市場。此前已發展多年的傳統代駕模式中,往往是一個代駕老板招上幾個司機,跟幾個酒店談好關系,跟酒店服務員說,“有人叫酒后代駕就打這個電話”,這個電話也許是司機電話,也許是老板自己的電話。
雖然代駕是一個比較垂直的細分領域,但代駕業務優勢在付強看來有著明確的盈利模式。
“代駕服務盈利模式非常清晰,本身每一單都有收入,只不過在不同城市、不同階段我們要不要這個盈利,我們自己心里蠻清楚的。”付強此前在接受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采訪時這樣解釋道。
但如今不管是滴滴還是e代駕,兩家都不想把業務局限于頗為傳統的酒后代駕這一塊。
早在今年5月,楊家軍就宣布將拓展代駕業務種類和范圍,特別是日間業務的發展將成為e代駕下一步發展的重點。“(我們)將推出基于代駕司機人力服務場景外延的業務,例如代駕洗車、代接送人等服務。”
只不過,與滴滴在代駕上的競爭多少影響了e代駕在代駕新業務上的拓展。在宣布裁員前幾天,e代駕才正式推出全新品牌“e車管家”,成立車后事業部,解決車主的養車和用車問題。
“e車管家”上線沒幾天,滴滴也對外宣布要推出“代駕+”旨在滿足用戶日益增加的多元化需求,而“代駕+”首期將針對商務、旅游代駕推出“專屬司機”業務。
“以車主為核心滿足他的需求,比如保養、代客泊車,跟隨車主商務談判等服務,只要圍繞車主為核心,用他的車輛進行相關的服務,都在我們整個‘代駕+’大范圍里。這將是我們提供差異化服務的一個重要變化。”付強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