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6

時間軸上的倒影

2015-11-20
来源:香港商報

  

  時間軸上的倒影

  舉重若輕藝術電影展映
 
  11月1日到9日,「舉重若輕藝術電影展映第八季:時間軸上的倒影」在深圳華僑城創意文化園北區B10現場舉行。從膠片時代到數碼時代,除了拍攝和顯影方式的轉變,播放形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時間軸由虛變實則是這個變化的重要表徵之一。本次展映的11部具有代表性影片充滿人文氣息,5位導演親臨現場與觀眾進行現場互動交流,讓觀眾了解藝術電影如何以各種豐富的視角對世界進行思考,為觀影者帶來新的思想啟發。香港商報記者 王曉蕾 陳柳燕
 

  《塔洛》深入藏人世界
 
  首映影片《塔洛》,是萬瑪才旦導演的第五部藏語長片,改編自其創作的同名短篇小說。該片入圍了第72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競賽單元和第52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等。
 
  萬瑪才旦,藏族人,一位雙語作家、文學翻譯者,亦是電影導演和編劇,已出版過藏文小說集《誘惑》、《城市生活》,中文小說集《流浪歌手的夢》,法文版小說集《Neige》等。其2002年開始進行電影編導工作,以拍攝母語藏語電影為主。其代表作品有《靜靜的嘛呢石》、《老狗》等,因對故鄉深入而細緻的描述,使人們對藏族文化及藏州人民的生存狀況有了新的了解和認識。
 
  《塔洛》講述了一位以替人牧羊為生的孤兒塔洛,他記憶力超群,能完整地背誦著名「老三篇」之一《為人民服務》,更能記住自己牧養的幾百隻羊的具體數據和特徵。他從沒感情經歷,在進城辦理身份證的過程中,因為需要洗頭發,與理發店短發女孩楊措產生了情愫。在與短發女孩的一系列來往中,有許多事情令他無法適應。影片中,西藏是背景,卻被分解到店舖的招牌,服飾的樣式中去。同時隔絕了宗教,是一部沒有僧袍經文轉經筒的西藏電影,某種西藏與生俱來的精神符號在此遁形。萬瑪才旦以黑白的影像、粗劣的質感勾勒出了西藏大地的蒼涼,也突出了塔洛這個人物的生活處境。塔洛可以說是當下藏地年輕人的一個縮影,他們迷惘、失落,甚至麻木。萬瑪才旦最終讓塔洛被困在歸途,遠方是神山,那是拉伊歌唱的古老世界,但瑣碎的現實讓他寸步難行。塔洛最終的失憶則是影片的傳神之筆,他本是一個被忘記的人,最終卻連自己的記憶也丟掉了。
 
  萬瑪才旦的電影不提供慣性的樂趣,卻把西藏古老而神秘的智慧與美感呈現在銀幕上。
 
  《路邊野餐》 長鏡頭寫的詩
 
  電影展的閉幕片《路邊野餐》亦收獲了觀眾的良好口碑。該片導演畢贛1989年出生於貴州凱里,《路邊野餐》是其畢業后的第一部長片項目。早在2010年,畢贛就獨立完成了自己的學生作品《老虎》,而后的短片作品《金剛經》則體現其更為成熟的掌控力,詩性的浪漫主義與冷暴力的現實主義相結合,被贊譽為中國西南亞熱帶的阿彼察邦和塔爾科夫斯基的混合體。
 
  影片《路邊野餐》曾榮獲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當代影人競賽單元的最佳新導演獎,并被提名2015年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
 
  它以勾連過去、當下與未來的三段式結構,講述了主人公陳升為了母親的遺願踏上火車去往鎮遠的路途尋找姪子,在途中與他逝去的愛人在一個神秘的時空里獲得重逢的故事。導演獨特的影像方式讓人有一種現實的生活感,讓人感受到生命的交織互文。其對長鏡頭的運用,更是給人一種恍然如夢、超越現實的逼真感,是其對人物命運、對家鄉貴州黔東南的詩意表達。
 
  在畢贛的電影觀念中,詩歌是從來不曾缺席的存在。「電影是一種膚淺的幻覺體驗,我想用更高級的語言帶領它。」對於長鏡頭的運用,畢贛表示,「我想模糊真實與虛無的邊界。有的觀眾會覺得是一場陌生的相會,有的會覺得是一次魔幻現實的重逢。」
 
  小人物紀錄片 窺見社會百態
 
  本次藝術電影展映上,一系列紀錄社會小人物的影片同樣頗受觀影者好評。於11月5日與觀眾見面的《傘》,曾獲第30屆法國真實電影節評審團特別關注獎。其以紀錄片的形式記錄了不同地域下人們所面臨的境況:廣東中山,來自農村的年輕工人們正趕著明年的訂單;浙江義烏,農民們的土地被徵用,生活被徹底改變;上海,教育改革將大學產業化的同時,更多的農村家庭為了子女的學費而愈加艱苦。整部電影展現的農民就像一把撐開的大傘,覆蓋在所有中國經濟最活躍的脈搏上。其鏡頭語言客觀簡練,看似忠實記錄還原生活,卻飽含著導演的創作提煉。
 
  11月8日放映的《鐵路沿線》,影片聚焦於寶雞火車站沿線「駐紮」的十幾位盲流,記錄了他們的飲食起居,且深入他們的精神世界,與他們的精神世界進行了一番對話。
 
  導演杜海濱用一種平視的眼光觀照這些人物,但作為觀眾,鏡頭就是一層隔膜,那是我們不能觸及的另外一個世界。據悉,該片獲得了2001年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特別獎。其另一部紀錄片《石山》,則記錄了以一群來自東北的農民工,在北京遠郊危險叢生的一處石山上日復一日開采石頭的生活。
[责任编辑:刘宇婷]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