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亞洲版TPP呼之欲出

2015-12-03
来源:香港商報
  
 
  RCEP助華競奪規則話語權
 
  東盟領導人11月22日在吉隆坡簽署聯合宣言,宣布力爭在2016年結束RCEP的談判,屆時將建成「世界上涵蓋人口最多、成員構成最多元、發展最具活力的自貿區」。在很多人看來,中國是推動RCEP談判的最積極力量,因為RCEP一旦達成中國就可拓展更廣闊的外部空間,以對抗美國主導的TPP協議帶來的沖擊。但分析人士指出,由於RCEP內部仍有許多分歧,因此能否真正抗衡TPP取決於各方能否在關鍵問題上達成共識。另外,未來可以預見的是,以TPP、TIPP為代表的新一輪區域主義浪潮的形成將對以WTO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系帶來嚴重沖擊。面對這樣的浪潮,中國應努力主導國際規則制定來實現國家的利益。香港商報記者 蔡易成
 
  RCEP獲實質突破 力爭2016達成
 
  3年前,為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16國統一市場,東盟10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宣布啟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談判。RCEP成員國國內生產總值和貿易額全球占比30%,是目前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貿易協定談判,其中中國被視為是推動RCEP談判的最積極力量。
 
  11月22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馬來西亞出席RCEP領導人聯合聲明發布儀式。聯合聲明指出,RCEP對於提高區域民眾生活水平、帶動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本地區經濟一體化的重要路徑。領導人要求談判團隊加緊工作,力爭在2016年結束談判。這一被稱為「亞洲版TPP」的區域合作獲實質突破。
 
  目標「三最」
 
  李克強總理此前表示,區域經濟融合發展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也是地區各國的共同利益所在。中國願與各方共同努力,努力建成「世界上涵蓋人口最多、成員構成最多元化、發展最具活力的自貿區。」
 
  RCEP談判目標是在2015年底前達成一個現代、全面、高質量、互惠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所經濟研究室主任余翔表示,RCEP既包括貿易,也包括投資,還涉及經濟技術合作、知識產權等領域的規則,以及貿易爭端和糾紛等問題。RCEP可幫助中國和東亞各國拓展更廣闊的外部空間。從更大範圍看,全球化趨勢不可逆轉,RCEP是區域發展的必然階段,符合歷史潮流,適應中國發展階段和基本國情。
 
  由於RCEP16個成員國之間基本上都已經有了一些自由貿易的安排,因此為RCEP的談判提供了很好的條件。雖然RCEP的相關談判尚未結束,其能多大程度地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尚未得到印證,但是從近期相關國家的表態來看,RCEP對本地區經濟一體化的促進效應,已經給很多國家帶來期待。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唐奇芳表示,RCEP具有靈活性和彈性,照顧到各方的舒適度。不僅適合中國,也適合東盟國家。若能按照計劃表於2016年建成,這將會促進中國與亞太國家的經貿關系,產生較強的經濟效益。
 
  據專家測算,如果RCEP簽訂,僅是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消除將會使亞太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1%,使世界GDP增長1.4%。
 
  緩TPP沖擊 分歧仍存
 
  16國領導人齊齊做出承諾被視為一個積極信號。雖然聲明不決定談判進程,但從其他自貿談判經驗看,會起到促進作用。由此近日有外媒指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環太平洋最重要的國家之一,中國沒有參與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協議(TPP)談判。為對抗TPP可能對中國的沖擊,中國正在積極推進RECP抗衡TPP的協議。
 
  RECP是否能夠對抗TPP,這是個很多人都關心的問題。從某種程度來說,TPP和RCEP這兩個亞太地區最大的區域貿易安排,誰先完成談判,誰就能基本建成亞太自貿區(FTAAP)的雛形,并取得區域貿易的主導地位。無疑,現在RCEP談判的順利展開將給TPP帶來很大壓力。
 
  深圳大學國際經濟法律與政策研究所所長葉興平表示,與TPP比較,RCEP有很大不同。其一,潛在成員範圍不包含美洲國家,以東亞國家為主;其二,起步晚,是否如期往前推進并實現既定目標還取決於內部特別是中國與日本等國在領土等方面的爭端能不能緩和下來;其三,這是一項自由化程度并不很高的貿易安排,而且其涵蓋的貿易投資領域也不是很廣泛,換句話說,就是離《北京路線圖》所描繪的「全面的、高質量的,并且涵蓋下一代貿易投資議題」的FTAAP還有相當距離。RCEP追求的是一種開放的、靈活的、符合大多數東亞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貿易投資自由化模式。如果FTAAP在未來的建設中不能充分重視RCEP所代表的這一部分國家的利益和價值取向,APEC的21個國家和地區還是無法走到一起的。
 
  TPP倒逼自由化提升
 
  中國法學會世貿組織法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倫律師事務所合夥人任清亦對本報表示,TPP代表的是新一代自由貿易的行事準則,是對現行WTO機制的拔高和超越。其他國家要想跟上TPP的步伐,必須在市場開放、爭端解決機制、知識產權保護、國有企業管理等政策方面做出改革和調整,這對發展中國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現有一些多邊自貿協定相比,TPP談判的重點在於標準和規則的制定,并希望以此為樣本重塑亞太乃至全球貿易規則,因此追求「全覆蓋」和「高標準」是其顯著特徵。相對於TPP的「全覆蓋」,RCEP則可視作是東盟10國與周邊國家所建自貿區基礎上的「擴大版」。而相對於TPP的「高標準」來說,RCEP要相對容易一些。這兩點或是兩者最明顯的不同。值得關注的是,RCEP協議涵蓋16國,其中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及文萊等七國也是TPP會員。
 
  在任清看來,目前RCEP內部談判仍有分歧,因為各國對貿易自由化的態度有差別,例如印度對制造業的市場開放程度較為謹慎,而日本仍希望進一步提高標準。因為這樣的分歧存在,注定了RCEP之路并不平坦。「短期內RCEP或可緩解TPP帶來的沖擊,但長期來看TPP所代表的高度自由化將是對發展中國家最大的調整。」任清對RECP可抗衡TPP持「謹慎樂觀」態度。
 
 
  區域機制四起 WTO地位弱化
 
  被認為是當代版的高水準的小型WTO,TPP無疑是在現有WTO格局之外另起的爐灶。有分析稱,TPP達成的第一受害者是中國,第二受害者就是WTO。加上接下來的TIP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被美國拿下,那WTO就名存實亡了。新一輪區域主義浪潮的形成將對以WTO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系帶來嚴重沖擊。
 
  對此,任清表示,盡管WTO一直提倡貿易自由化,但近些年,隨著包括TPP在內的諸多區域貿易協定的出現,加上多哈回合談判的停滯,WTO有被邊緣化的趨勢。「但如果說WTO將名存實亡則過於悲觀,WTO仍然是目前參與國家最多的全球性多邊貿易機制,其在全球範圍的約束力是TPP、TIPP等區域貿易機制不能比的,WTO目前仍是解決國際貿易爭端的主要場所。」任清強調。
 
  隨著新興經濟體的群體性崛起,發達國家「抱團」加強區域經濟合作的趨勢將越來越強,隨之而來的就是區域經貿規則被進一步改寫,這本身就是發達國家對世界經濟格局變化的一種反應。財新智庫首席經濟學家何帆表示,TPP不同於WTO的最主要之處,是其企圖建立更高標準的國際貿易規則,具體體現在投資、競爭、政府采購、知識產權保護、國有企業待遇等方面。這些議題在傳統的貿易協定中是沒有的。美國之所以要參與和主導TPP,就是感覺到現有的國際貿易規則無法更好地保護其本國利益,因此希望能夠引入新的規則。
 
  貿易規則重新洗牌
 
  何帆表示,TPP會加劇中美之間在貿易規則制定方面的分歧。對中國而言,多邊貿易規則始終是最優選擇。中國應采取更為積極的態度推動WTO的談判和改革。在區域貿易談判方面,區域自由貿易區的範圍越廣,對中國越有利,因此中國應努力促使TPP、RCEP等區域貿易談判遵循WTO規則,而且最終應趨同而非分化。覆蓋亞太的FTAAP應該是優於TPP和RCEP的選擇,中國應成為維護經濟全球化、推動全球貿易振興的主導力量。
 
  何帆還強調,TTP和TTIP是國際貿易規則的改寫,勢必會引起各國競爭勢力和利益的調整,是一次規則改變引起的洗牌。TPP和TTIP本身無法促進全球貿易的振興。全球金融危機之后國際貿易的發展低於全球GDP的增長,有需求相對低迷的原因,有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原因,有技術進步帶來需求結構變化的原因,也有貿易信貸萎縮的原因。因此要推動全球貿易的健康發展,就需要從這些方面著手。國際貿易規則的改革,最佳選擇仍然是在WTO談判的框架之內,輔以區域貿易談判和專題貿易談判,比如關於服務貿易、政府采購等的談判。
 
 
 
  大國競奪國際規則主導權
 
  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秩序明顯進入了一個結構重塑、重新洗牌的新時代。作為國際經濟秩序最重要組成部分的國際貿易與投資秩序,也進入了一個規則重構的新時代。
 
  現行國際經濟秩序與貿易投資規則形成於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初期,由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主導制定。如今,二戰結束已經70年,全球經濟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等新興國家已成為世界經濟中的絕對重要力量,影響舉足輕重。這使得戰后形成的不夠重視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益的舊秩序,以及由美歐幾個大國說了算的規則制定方式,脫離了現實。於是,中國等新興大國與美國等發達國家之間在國際規則制定上的博弈便不可避免。
 
  美國是目前國際貿易體系的設計者,而歷史上美國也頻頻通過主導規則的制定而受益。因此TIPP或是TPP,美國都希望把握話語權贏得國家利益的實現。可以預見的是對新貿易規則主導權的爭奪將成為今后一段時期的大國角力點。面對美歐日本等國旨在為「全球其他國家在標準制定、監管和經濟關系樹立典範」的戰略意圖,中國當然不能掉以輕心。
 
  分析人士指出,在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環境中,中國要贏得主動就必須在主導貿易話語權上下工夫。「要想成為多邊貿易體制中的引領者,在紛繁復雜的國際博弈當中贏得主動,首先必須要培養一批熟悉國際法的人才。」任清說。在他看來,未來國際的競爭更多是規則與制度的競爭,國家的實力往往體現在對於制定國際規則的話語權上。無論是WTO還是RCEP,把握話語權對於實現國家利益是至關重要的。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