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2

中央鼓励开发商适当降低房价

2015-12-22
来源:新京报
昨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明年的經濟工作的五大任務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即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化解房地產庫存、擴大有效供給、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其中,化解房地產庫存尤為值得關注。會議明確提出,要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順應市場規律調整營銷策略,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促進房地產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
 
化解房地產庫存
 
●要按照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擴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庫存,穩定房地產市場。
 
●要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許農業轉移人口等非戶籍人口在就業地落戶,使他們形成在就業地買房或長期租房的預期和需求。
 
●要明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以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
 
●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鼓勵自然人和各類機構投資者購買庫存商品房,成為租賃市場的房源提供者,鼓勵發展以住房租賃為主營業務的專業化企業。
 
●要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順應市場規律調整營銷策略,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促進房地產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
 
【解讀】

去庫存化

十八大后中央經濟會議首次提“房價”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十八大后召開的3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未明確提及“房價”,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明確提及“房價”。
 
新京報記者發現,有關房地產調控、保障性住房的字眼,在2013年、2014年連續兩年沒出現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后公報中。而2011年、2012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曾連續強調“堅持房地產調控不動搖”。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結構性改革任務十分繁重,主要是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第三大任務中,用了322個字的單獨段落的篇幅,講到“化解房地產庫存”,并提出了5大要點。
 
除了十八大后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李克強就任總理以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未提房價。201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房價”,2015年也沒提。對此,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司長向東2015年3月接受新京報專訪時介紹,“房價”這個詞兒是沒出現,但是講了房地產,主要是促進房地產健康平穩發展。
 
房價不會快速下滑
 
會議提出,要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許農業轉移人口等非戶籍人口在就業地落戶,使他們形成在就業地買房或長期租房的預期和需求。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城市與房地產經濟研究室李超博士表示,以前提城鎮化與農民工市民化和住房問題都是單獨提,但這次是把城鎮化與解決住房結合起來提。李超認為,目前的政策可能是把農民工引向三四線城市購房。
 
李超表示,隨著二三線城市限購逐漸取消,一線城市的限購也在逐漸退出,不過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全面退出短時間可能不大。
 
會議提出,要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順應市場規律調整營銷策略,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促進房地產業兼并重組,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
 
李超表示,中央需要房價穩定,與地方的出發點有一定差別,因此中央層面會提出降低房價,保障住房需求。未來,應該是穩中有降的趨勢,但不會快速下降。
 
對于會議中提到的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可能會包括限購,但主要的問題應該是,行政性的限購限貸措施,要讓位于市場性的手段,市場思維來解決這件事情,如增加住宅性用地,調整房地產結構等。
 
【解讀】

產能過剩

清除產能過剩是核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認為,經濟增速放緩,表面上是需求不足,實際上是供給結構不適應市場需求變化:一方面已有供給因為供大于求出現了過剩;另一方面部分需求缺乏相應的供給難以被滿足。
 
專家認為,有效出清過剩產能是推進結構調整的核心。近期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不斷下滑、工業價格持續回落,產能過剩是癥結所在。一些行業的“僵尸企業”要得到有效妥善處置。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表示,化解過剩產能要在化解存量和控制增量兩方面同時發力。一方面要加快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挖掘傳統產業升級潛力,并通過國際產能合作、兼并重組等方式,促進市場出清;另一方面,嚴格控制增量,防止出現新的產能過剩。
 
“在這個過程中,要強調社會政策發揮兜底作用,減少給就業和社會穩定帶來沖擊。”他說。據新華社
 
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
 
●要按照企業主體、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依法處置的辦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體系,因地制宜、分類有序處置,妥善處理保持社會穩定和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關系。
 
●要依法為實施市場化破產程序創造條件,加快破產清算案件審理。要提出和落實財稅支持、不良資產處置、失業人員再就業和生活保障以及專項獎補等政策,資本市場要配合企業兼并重組。
 
●要盡可能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做好職工安置工作。
 
●要嚴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產能過剩。
 
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
 
要按照企業主體、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依法處置的辦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體系,因地制宜、分類有序處置,妥善處理保持社會穩定和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關系。
 
要依法為實施市場化破產程序創造條件,加快破產清算案件審理。要提出和落實財稅支持、不良資產處置、失業人員再就業和生活保障以及專項獎補等政策,資本市場要配合企業兼并重組。
 
要盡可能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做好職工安置工作。
 
要嚴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產能過剩。
 
企業成本

降低稅率給企業減負
 
“針對當前既要適度擴大總需求,又要著力改善供給側兩方面的任務看,財政政策要承擔更大的責任,階段性提高財政赤字是必要選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說。
 
今年我國的赤字率約2.3%。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斌說,我國進入推進結構性改革攻堅階段,適當提高赤字率,有助于保障民生支出,開拓減稅空間,為企業降低成本。“當前提高赤字率仍有一定空間,但‘階段性’強調的是要把握力度,不會引發財政風險。”他說。
 
“煥發企業活力是整個結構轉型的基礎,這次減稅范圍廣、力度大,基本涉及全部政府調控范圍,且切中時弊。”張斌舉例說,增值稅目前是第一大稅種,如降低稅率會帶來較大的減負空間。

據新華社

幫助企業降低成本
 
●要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打出“組合拳”。
 
●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進一步清理規范中介服務。要降低企業稅費負擔,進一步正稅清費,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營造公平的稅負環境,研究降低制造業增值稅稅率。
 
●要降低社會保險費,研究精簡歸并“五險一金”。
 
●要降低企業財務成本,金融部門要創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環境,為實體經濟讓利。要降低電力價格,推進電價市場化改革,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
 
●要降低物流成本,推進流通體制改革。
 
金融風險

關鍵環節改革“齊發力”
 
防范化解風險,關鍵在改革。會議指出,國有企業改革,加快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財稅體制改革,抓住劃分中央和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完善地方稅體系等關鍵性問題加快推進;金融體制改革,盡快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扎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護的股票市場;銀行體系改革,加快發展綠色金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個人賬戶,提高統籌層次;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解決好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這些改革均突出了問題導向,全面深化改革將貫穿始終。”張立群說,國企改革為過剩產能調整、市場出清提供基本經濟制度支持;財稅、金融、銀行等領域改革,兼顧穩增長和調結構;養老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針對結構性改革推進可能帶來的下崗、就業等問題,強調基本民生兜底。
 
據新華社
 
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對信用違約要依法處置。
 
●要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置換工作,完善全口徑政府債務管理,改進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辦法。
 
●要加強全方位監管,規范各類融資行為,抓緊開展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堅決遏制非法集資蔓延勢頭,加強風險監測預警,妥善處理風險案件,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擴大供給

擴大供給重點在創新
 
擴大有效供給,著力補齊短板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關鍵點之一。
 
“目前我國的供給存在著重復和過剩的情況,下一步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應著眼于提高供給的質量和效益,這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重要意義。”王軍說。
 
“創新”在擴大有效供給的眾多措施中成為亮點。會議指出,要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培育發展新產業,加快技術、產品、業態等創新。
 
王軍說,針對一些落后存量,不能簡單關門破產,創新就可以通過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達到用增量來化解存量的效果。據新華社
 
擴大有效供給
 
●要打好脫貧攻堅戰,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瞄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加大資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真抓實干,提高扶貧質量。
 
●要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降低企業債務負擔,創新金融支持方式,提高企業技術改造投資能力。
 
●培育發展新產業,加快技術、產品、業態等創新。要補齊軟硬基礎設施短板,提高投資有效性和精準性,推動形成市場化、可持續的投入機制和運營機制。
 
●要加大投資于人的力度,使勞動者更好適應變化了的市場環境。要繼續抓好農業生產,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保障口糧安全,保障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加強農業現代化基礎建設,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把資金和政策重點用在保護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以及農產品質量、效益上。
 

新京報記者 沙璐 王姝 方王洋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