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處香港最南端的蒲臺島,為候鳥進行遷徙的重要補給站,也有不少參天大樹、奇石,生態資源豐富,向為游人樂往之地。但城市規劃委員會的蒲臺島計劃大綱草圖,其中會發展住宅,恐令當地生態受到破壞。5個環保團體早前促請政府將蒲臺島納入郊野公園範圍內,長遠保護該處獨特及重要的生態環境。有當地居民認為若是在現有住屋範圍建低密度住宅,問題不太,他們反而強烈反對興建骨灰龕位,指對整體環境不利。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何加祺
港境之南的蒲臺島,因本港骨灰龕不足,3年多前已被發展商垂涎,剷走植被,鋪上石屎板,疑似興建地下骨灰龕位。之后,政府急忙為蒲臺群島制訂「發展審批地區草圖」,令島上發展有所管制。不過發展商仍死心不息,現時有兩個發展商提出合共7850個龕位的骨灰安置所計劃。
政府規劃可建住宅旅舍
發展骨灰安置所陰魂不散,而小島最新的發展壓力是可能大興土木建住宅。已刊憲的蒲臺群島分區計劃大綱草圖,其中一個規劃用地-「住宅(丁類)」允許在一個已知的「候鳥熱點」內發展低密度住宅;而擁有成熟林區的「自然保育區」內則有發展旅舍的計劃。5個環團包括香港觀鳥會、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長春社、創建香港及綠色力量都一致反對相關興建計劃。
島上328鳥種占港逾六成
香港觀鳥會保育主任胡明川表示,曾在島上記錄到有328種鳥種,占全港總數超過六成,而不少全球受威脅的雀鳥亦是島上的「定期訪客」,包括:瀕危的「黃胸X」(俗名禾花雀)、易危的「仙八色鶇」。而3年前的骨灰龕位事件,已令廣泛面積的重要雀鳥生境被破壞,若未來發展住宅,料破壞將進一步擴大。她又指在自然保育區發展旅舍有違規劃意向,應是保護該區的生態,而非鼓勵發展。
政府蒲臺規劃最受爭議是劃作「住宅(丁類)」用地,這塊0.48公頃的用地鄰近碼頭,有不少荒廢破屋,只有兩戶人家居住。胡明川認為若是改善居民生活去修建房屋,即使在自然保育區也可做到,毋須另劃作「住宅(丁類)」,「你看這些屋,隔籬有大樹,好多雀鳥濚度,要起幾層高的話,一定要斬樹,但無必要,起回原有高度便行。」
亦有蝴蝶瀕危 樹蛙棲息地
除了鳥類外,島上亦曾記錄到有50種蝴蝶品種,占全港總數超過二成,而該島亦是香港獨有的全球瀕危盧氏小樹蛙的天然棲息地。
5個環團指,為了有效保護蒲臺島的生境,建議政府應將島上的「住宅(丁類)」改劃為「自然保育區」,而在「自然保育區」中容許發展旅舍的條文也應從草圖的註釋內剔除。又指,有關部門亦應盡快將島上生態敏感的地區劃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長遠而言,亦把蒲臺群島納入為郊野公園。
居民接受建低密度住宅
對於島上的住屋發展,60多歲的島上原居漁民羅金樹表示,蒲臺島40多年前有2000多人居住,但隨著交通不便,無電無水等因素影響下,差不多走清光,平時只有7、8人居住,假日多了幾戶。他指政府要發展低密度住宅的地方有兩戶人居住,若那里的原有住戶要斬樹起屋,問題不大。他最反對的是起骨灰龕位,雖然有關發展商指起骨灰龕位有助就業,可改善島上水電設施,但羅說:「政府濚呢度都無發展,人又少,若起埋濜骨灰龕位,濜人仲唔走清光?」島上唯一海鮮酒家明記的負責人梁永洪直指村民有權發展,但不可擴大範圍,「起些少三層丁屋無問題,我贊成保育,但都要同居住之間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