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施政报告力谋发展

2016-01-16
来源:香港商報

  特首的施政报告从经济角度看有三大重点:配合内地发展尤其是「十三五」规划及「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创新科技和增加土地供应等。在上述三重点中,报告提出了一些长远的发展构思及政策路向,并为达致有关的远景目标提供了一定的具体行动基础,对此理应细加分析。

  不当批评证港人无危机感

  但首先要反驳一些不合理的批评,特别是指报告只顾配合内地发展及从长远着眼,而忽略了纾缓当前的民困及相关的迫切问题。此乃典型的短视及狭隘思维,一是割裂了分饼与造饼的联系:只顾目前的纾困而忽视了要通过发展为持续的纾困行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事实上,报告中已提出了许多扶贫护老的具体措施,且大多很有针对性。二是忽略了本港目前面对的一个最根本也最紧迫的问题:在经济发展上必须急起直追。周边地区(尤其毗邻的珠三角)的迅猛发展,已令本港的领先优势急速缩小,有的方面更已相对落后。与此同时,内地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不断涌至,但必须及时掌握。因此报告中的长远策划实是针对眼前的紧迫问题,也提醒港人要有危机感,否则难逃边缘化命运。令人担心的是,上述对报告的不当批评,正显示一些港人全无危机感,更完全不明白当前香港的高风险处境。

  楼市不欲重蹈覆辙

  增加土地供应乃梁振英政府施政的最大亮点,几年来在这方面既尽了力,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绩,住宅供应确实增加了。但报告最重要的也最根本的相关思维是坚持下去:最近由於楼市出现拐点引来了一些要求「减辣」的呼声,政府看来是顶住了压力。事实上,土地及房屋供应乃长远政策,不宜因一时的经济状况波动而轻率改变。梁振英吸收了两位前任的教训:董建华因亚洲金融风暴放弃了「八万五」规划,其后曾荫权更造成了土地供给断层,乃民怨积聚的重要原因之一,且遗祸至今。报告的论述便表示梁特首不会重蹈覆辙,还认为要让楼市调整,对此社会应予支持。

  配合内地发展非港独有

  在配合「一带一路」建设及推动创新科技方面,报告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作为起步已算是不错的部署。例如在「一带一路」上要成立专门委员会,并由特首亲自领导以表重视,增加海外办事处及奖学金名额和设立资料库等,都是有用的基本措施,可为进一步行动提供基础及踏脚石。香港能否配合内地发展(包括「十三五」及「一带一路」等)关键在於产业发展及商业模式。内地发展带来的配合要求日高日新,香港的相关能力及竞争力是否足以应对?即使本港有能力也有竞争力,还须有恰当的操作模式使之可充分发挥。

  值得注意的是,配合内地发展已非香港独有,全球多国对此都十分积极。以香港领先优势最大及能力最强的金融业为例,香港正面临超级强劲的对手。伦敦金融城正全力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并开办「沪伦通」,德国亦与上海合办中欧交易所,连一向敌视中国扩大财经影响力的美国,也成立了人民币交易及清算工作小组,并由纽约市长彭博亲任主席。香港在配合上若稍欠积极进取或未能果断行动,都会损蚀优势甚至坐失良机。现时只怕报告提出的配合措施未必足够。

  创科须大手落注

  在创科上,最近成立的创科局可说是重大的起步性突破。报告中也提出了一些有用的新措施,如设立20亿元公私配套投入基金和建设「智慧城市」等,但这些肯定不够:一是香港必须仿效内地及日韩星等,制订具体详尽的创科开发计划,并安排产学研各方协调行动。二是要承认在这方面已落后於星洲及深圳等周边中心,故要倍加投入急起直追。为此政府有必要先行单方面大手落注以起领导及示范作用,否则将如董建华的创科计划,种了幼苗却长不大。

  无论如何,报告对推动发展已作了重要起步,不足之处可在日后弥补。目前更紧迫的问题是施政面临政治化的与日俱增阻挠延误,近日的港深广高铁及版权法等议案受阻,便预示了报告中倡议将受到的狙击。如不先解决这个政治毒瘤,一切谋发展的宏图都只能是空话。(凌昆)

   

[责任编辑:陈明汉]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