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24

默默無言的碑刻——永恒人事紀錄

2016-01-21
来源:香港商报

  近期讀閱多篇有關實體書沒落文字,無限感慨,古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香港真正讀書愛好者越來越小眾。離開學校,已進入社會工作的閱讀者,也許他們並非持書而讀,是透過銀幕,看的是電子書或網吧書,從健康角度習慣而言,都不及手持實體閱讀來得自然而大方,更不受環境限制。

  在八十年代尚是港英統治下的香港,市政局方面出版三大冊《香港歷史碑銘》,由一班大專生利用暑期到港九各角落、圖書館、博物館及有關文化團體搜集有關與香港地有密切關係歷史碑刻,成果豐碩,為日後研究香港史方面學者及有興趣者帶來極佳參考,真功德無量,跟那些出錢印贈大量善書慈心弟子不可同日而語。筆者常接觸宗教場所,見那些善信印贈善書,每每痛心不已,事因大部分所謂善書不但意識落後,材料貧乏,所謂不倫不類,善信熱心花掉冤枉書,純為代辦者敷衍了事,根本對善書取捨無從入手。同時即使著名寺院或宗教場所,大部分並不重視善書存在價值,隨意放置一角或任其日曬雨淋,簡直慘不忍睹。事實印贈善書肯定有極正能好事,假如有個統籌部門,好好利用善金印贈有用及學術性強或普及讀本,那將是真正造福宗教界及廣大民眾。

  碑刻內容無限資料及學養

  筆者書堆中一本《碑刻的故事》書,紫禁城出版社(北京)出版,2009年4月初版,印數5000冊。有關內容當然以碑刻為主,豐富內容收集39種各類碑料。如處方碑、良心碑、戒假碑(打假前身)、學規碑、先生碑、格言碑、神碑、安養院碑、鱷魚碑、家訓碑、太史碑、自由碑、黨籍碑、蠶桑碑、梅花碑、守正碑、公道碑等等。各碑均有詳盡碑源來龍去脈,讀之極不沉悶(普遍現象旅人缺讀碑賞碑習慣,好像只有搞學術者才專注讀碑。是極大誤解,一個真正旅行大自然愛好者,碑刻內容為你帶來無限資料及學養,提高閣下內涵,而不是香港旅遊界向來只重於購物吃喝玩樂層次,故產生問題多多,無論是遊客或從業員)。

  從黃石碼頭或馬料水專船往吉澳,島上天後廟多塊歷史碑銘,為參訪者提供前朝民生糾紛,鄉村史料,遊客會重視嗎?他們關心的是海鮮餐;塔門、東平洲、鴨洲東北區偏遠海島,同樣在宗教場地會發現歷史碑銘。或且大嶼山廟掌寺院、坪洲、長洲、蒲臺島、南丫島、糧船灣、香港島;錦田鄧族古建築、屏山廈村古建築;大埔墟粉嶺彭族、泰亨、新田文族、上水廖族、河上鄉金錢村侯族、荃灣三棟屋陳族,掃管笏陳、李、程族,屯門陶族、元朗舊墟滿清一條街、粉嶺五圍六村等等,無處不立碑、無處不見碑,稍為用心看看,點滴香港前代史、近代史,未來發展史都在那些碑訓中得到養料,啟示憧憬,旅行者也許從這一刻起緣遇碑訓,至少也該停步5分鐘吧!

  作者介紹

  陳溢晃,資深旅行家,1972年於港創辦「香山學社」及「正剛旅行隊」(業餘團隊),出版以香港中國地方史風俗為主題「旅行家」雜誌,歷年為各中心團體開辦有關香港歷史文化的考察課程,舉行公開旅行活動逾千回,報章專欄作者、主編及出版多本香港專書。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