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24

醮會--傳統節慶的光環

2016-02-18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地雖地處天涯海角,受外人一百五十年影響與管治,港民卻是百分八十為華人,華夏習俗源自中華大地,故節慶習俗多有保存,且比祖家還豐富完整,特別是醮會。
 
  ●醮會的深層意義
 
  《禮記.樂記》中記載:「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和故百物不失,節故祀天祭地。」臺灣民俗宗教研究學者李秀娥在其著作《祀天祭地》一書中提及:「數千年文化傳統傳承,影響之下,漢民族自古以來便是個講求生活節度符合禮儀的民族,也是懂得感謝天地神祇默默護佑,賜以生活所需的基本生存要件與生活環境的民族。所以長久以來便累積許多關於歲時節令、生命禮儀、祠廟祭祀等信仰文化的內涵,希望透過祈求具超自然靈力的神祇庇佑,藉此達到趨吉避兇的目的,並獲致心靈上的安寧與平靜,這些內容豐富的信仰文化,也是漢民族數千年來生活知識與生命智慧的累積。」
 
 
  香港地的醮會即太平清醮,一般分為祈福與祭幽兩大層面。醮期長短不一,有每年一度,三年、五年、六年、十年、三十年不等,甚至最長者為六十年(上水廖族),所有醮期規限都來自傳統,鮮有突破或更改,反正祖宗留下許諾,難以變更。是保守,也是人類怯於大自然力量,基於禮教下的無奈敬畏。宇宙間,天、地、人,人還是謙卑地排在末位。
 
  那麼,勞師動眾地進行醮會,又是為了什麼,還不是希望風調雨順,人畜平安。自文化發展豐盛、社會結構轉變,醮會又成為重要地域聯誼作用,使和平局面得以持續,政通人和,人神共樂天地和諧。
 
 
  ●醮會舉行區域城鄉
 
  新界及市區有關醮會舉行地點頗眾,除上述上水廖族每六十年一度外,其他大族多為十年一屆,如錦田鄧族、粉嶺彭族、沙田鄉委等,而泰亨、井欄樹、丙崗等即每五年一屆,另外塔門、吉澳、鹿頸、新田、夏村、屏山、屯門屯子圍、汀角、林村等等均有醮會進行。由於政府參與令原有醮會變質,最明顯例子為長洲,把醮會變為嘉年華並重點放在搶包山的包山節中,成為競爭賽事運動。各鄉鎮舉辦承傳的醮會活動,不但豐富市民文娛生活,同時更重要是薪火相傳,令新一代延續下去。
 
  作者介紹
 
  陳溢晃,資深旅行家,1972年於港創辦「香山學社」及「正剛旅行隊」(業餘團隊),出版以香港中國地方史風俗為主題「旅行家」雜誌,歷年為各中心團體開辦有關香港歷史文化的考察課程,舉行公開旅行活動逾千回,報章專欄作者、主編及出版多本香港專書。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