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7

股災八個月后 私募江湖大洗牌

2016-02-22
来源:證券時報

  從去年6月股災以來,A股市場經歷三波大跌,上證指數從5100多點一路下跌,今年1月則跌至2600多點。每一波大跌都成為私募的“大考”,圍繞著產品凈值、業績的波動,從人員流動、產品發行,再到江湖地位等多個方面,都在發生劇烈變化,重新調整私募江湖的格局,書寫私募們的生存狀況。

  招兵買馬VS人員回流

  “春節后,有3到4個分析師過來,我們還從公募等專業機構挖了中后臺的運營、市場銷售人員,近期也會到崗。”北京一家大型私募總經理告訴記者。

  在去年6月市場大跌來臨前,這家私募的投資經理高位減倉到10%以內,躲過大跌;到去年底,該私募旗下產品2015年平均業績高達70%以上。由于業績較好,這家私募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順勢發產品、擴張公司規模,同時四處招兵買馬,包括交易、市場、風控、運營、財務及綜合管理等多個崗位,擴張勢頭兇猛。據記者了解,目前這家私募資產管理規模已超過200億元,人員也在逐步跟上。

  這僅僅是個縮影。股災以后,私募行業的人員正在悄然發生流動。業績好的私募乘機擴充規模和人員,而業績差者則面臨嚴重的人員流失。據了解,去年大牛市來臨前“奔私”的基金公司中后臺人員,如今出現“回流”情況,或轉投別家。而去年深圳某中型私募招聘了兩個券商營業部人員,現在重回營業部。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去年牛市不少投資人士紛紛“奔私”,而今股災后人員回流,格局再變,不禁令人唏噓。研究、銷售人員尚有回頭路,但對于更多私募基金經理來說,“奔私”本是一條不歸路,就算煎熬,也要堅持走下去。

  求發產品VS挑選渠道

  “現在出去談銷售,都要先把股災的業績拿出來看看。股災后業績不好,基本上就不用談了;股災后表現好的,則是資金追著找,他們還要挑一挑。”深圳一家私募的銷售人士告訴記者。

  在業績為王的私募江湖,資金的流向、私募產品的銷售格局也在發生重大變化。

  據記者了解,某商業銀行私行部按照股災業績,重新梳理了一遍投顧“白名單”。一些大型券商則主動四處挖掘在這次股災中表現好、有規模擴張需求的私募,對小私募、業績一般者不屑一顧。從第三方私募銷售平臺來看,股災后一批號稱“逃頂”的私募紛紛叫賣產品,多者發行十幾只。另外,一些財力雄厚的金主也在四處打聽股災后聲名大噪的新銳私募。

  私募對于銷售渠道的態度也發生了重大轉變。

  前述深圳私募銷售人士告訴記者,他們接觸過一家私募,最近6個月賺了50%,態度變得高傲,說現在基本不用找渠道,都是渠道主動來找。另一家私募由于表現穩定,也得到渠道青睞,說現在不是什么錢都要,而是要對自己有意義的錢,如對品牌的打造、后續規模擴張有意義的資金。而部分“公轉私”的私募則變得低調、謙卑很多,“去年上半年想要找他們發產品,溝通十分費勁,但現在會主動聯絡我們。”

  江湖地位變換

  “曾經志得意滿,出來闖蕩私募江湖的一批公募精英們,現在都變得十分低調。反而是一批擅長擇時、操作靈活的私募人士,引起市場更多的關注。”一位業內人士感慨道。

  據記者了解,單單從北京私募的格局來看,股災以后有3~4家私募在各大券商四處發行產品,規模迅速擴張,同時在京城名聲大噪。

  一家中型私募的投資總監之前在私募圈里名氣一般,屬于民間草根;產品業績不漲時,還經常被客戶詢問,但這波股災后他迅速成為風云人物,成為圈內資金打探的對象。另一家中型私募在2014年底和2015年初皆跑輸大盤,備受困擾,但股災時他們通過判斷市場趨勢和擇時對沖,以較小回撤贏得認可,也逐步打開銷售局面。

  相比這些私募在江湖中地位的抬升,原先一批“公轉私”的新銳基金經理,去年上半年是絕對的市場明星,他們大多迅速發行幾十只產品,但股災時因為難改操作習慣,依舊保持高倉位運作,凈值波動劇烈。現在他們大多選擇默默療傷,重新思考投資生涯。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