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肖磊:避險投資買房子還是買黃金

2016-02-25
来源:環球老虎財經

  作為純投資需求,有必要將黃金和房子放在一起比較,對于需要買入大宗資產的投資者來說,到底是投資黃金,還是購買房子,確實需要一個能夠說服自己的“理由”,作為一名分析師,我將站在自己的角度,給出投資者想要的答案。

  我們通常把資產類型分為避險資產和風險資產,諸如股市、債券、外匯等,需要各類主體信用背書的資產,在經濟走勢較好,信用風險較低的情況下,增值和生息作用明顯,屬于風險資產;黃金和房子,不需要任何信用背書,但可以在經濟面臨滯漲的情況下,起到規避信用風險,防范各類信用市場違約的作用,因此被稱為避險資產。

  當然,風險資產和避險資產沒有絕對的劃分依據,風險資產不一定就是高風險資產,避險資產也并不一定就沒有風險,更多的時候還要跟市場背景,價格趨勢等掛鉤,況且市場往往存在“非理性繁榮”,判斷資產的優劣,還要看市場情緒處在什么樣的狀態。

  經過了經濟高增長和中低增長之間的轉換,中國投資市場正發生巨變,貨幣發行量持續擴大(M2增速遠大于經濟增速),貨幣價格(利率)越來越低,但可投資資產卻在減少,資產荒不僅持續,而且正演繹成為一種令普通投資者越來越難以看懂的資金博弈。最明顯的特征就是,股市大起大落,其他各類型理財產品兌付危機頻現。

  投資者對資產的選擇,開始回歸“歷史”,房產和黃金作為幾千年來傳承作用最強、認知度最高的一類避險資產,重新被市場聚焦。當然,國內投資者盯上“房子”和“黃金”也有被動因素。

  近期以來,中國從政府層面開始大幅刺激房地產需求,先是放寬公積金等購房范圍,再是降低購房首付款比例,近日又下調了交易環節稅費等,加上整體利率的下滑,跟前幾年相比,目前購房者所付出的固定成本大幅下降,從而刺激了部分投資者再次籌劃房產投資。

  黃金重回投資者視野,只因一個原因,即在股市、原油、外匯等市場持續大幅波動的時下,黃金自去年年末至今,上漲幅度已接近20%,受此刺激,春節期間,中國市場“搶金潮”再次出現。

  作為純投資需求,有必要將黃金和房子放在一起比較,對于需要買入大宗資產的投資者來說,到底是投資黃金,還是購買房子,確實需要一個能夠說服自己的“理由”;作為一名分析師,我更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分別給投資者梳理黃金和房子所處的投資環境和經濟背景,觀點雖然傾向性比較強,但足以給出投資者想要的答案,而不至于在看完一篇分析之后,更加茫然。

  黃金(基本面良好)

  六千多年來,人類共發掘和生產出了18萬噸黃金,但能夠供當前市場交易的,不足5萬噸。目前全球平均每小時生產粗鋼18萬噸,也就是說,人類用1小時生產的鋼鐵總重量,相當于六千年時間人類發掘的黃金總重量。黃金優秀的物理、化學屬性,以及獲取它的難度,使得黃金不僅僅是“物以稀為貴”,黃金的應用十分廣泛,其在制造業、醫療、首飾等領域,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一些新用途的不斷發現,黃金使用價值愈加突出。

  黃金價格為什么這么高?黃金必須要維持在一定的價格,才能保證供需的平衡。假設黃金的價格接近諸多金屬材料的價格,汽車外殼、艦船涂層、手機材質等,就可以直接使用黃金,其耐磨性、柔韌度、防腐性、光滑度等均會提升一個數量級,但問題在于,世界上沒那么多黃金,你想用黃金打造一輛汽車或一部手機,就必須要付出非常昂貴的代價。因此說,并不是黃金沒有用,而是用不起。如果黃金像鋼鐵一樣處處可見、用途廣泛,肯定就不值錢了。

  拿中國來說,目前黃金的年產量為450噸(開始下滑),需求量大概1000噸,50%需要進口。全球黃金市場的年度總供給為4400噸左右,這其中包括1000噸左右的再生金,每年的新增礦產金大概3500噸,但總需求超過4000噸。

  供給量的有限使得黃金市場在整個商品價格出現持續暴跌的周期中,慢慢“找回自己”,不再同漲同跌,可以說開始一枝獨秀。一直以來,一盎司黃金的價格差不多相當于15桶原油,但目前一盎司黃金的價格,可以買40桶原油;原來鉑金的價格比黃金要高,大部分時間里鉑金的價格高出黃金15%,但目前黃金價格高出鉑金價格20%;黃金跟銅、白銀之間的比值也大幅拉大。

  就其原因,并不是黃金被高估,而是原油、鉑金、銅、白銀等均產能過剩明顯,而黃金依然需要用更高的價格維持供需平衡,金價在跌破1100美元后持續新增的需求正在說明這一點。除首飾和制造業,以及醫療等市場需求之外,黃金市場還有另外一股強大的需求力量。

  上圖是全球最大黃金ETF基金(SPDR)2016年前兩個月增持數據

  上圖是全球央行對黃金的買賣情況

  黃金由于具備更大的金融屬貨幣屬性,在特定時期內,黃金跟商品市場會出現持續性背離。實際上自2014年開始,一直跟黃金相關度非常高的原油、鉑金、銅等商品價格走勢就已經跟黃金價格走勢脫鉤,兩者的背道而馳被更多投資者認為是“理所當然”,而非“詭異背離”。更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是亞洲市場對黃金的投資需求在攀升,包括美國和歐洲,以及日本在內,對黃金的投資性需求也開始回升。

  房子(基本面已歷史性轉變)

  近期以來,房價上漲的消息再次引起市場恐慌,尤其是北上廣深等城市,避險資金短期內涌入的狀況比較明顯,但這似乎并不能改變整個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現狀,即進入“存量交易”時代。

  包括北上廣深在內,存量房交易量占比已超過50%,表明住房市場開始步入存量房時代,即進入以存量房交易為主的階段。根據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的測算,全國的樓市庫存至少是85億-90億元平方米。按照過去3年平均銷售速度計算,需要至少7年時間才能消化。2014年末,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曾公開表示,商品房銷售占到正在施工的商品房面積的比例達到歷史最低點,在建房屋中有90%未賣出去。

  實際上僅二手房的供給量,就已經能夠滿足大部分市場需求,如果2016年因貨幣政策寬松,資本市場投資環境惡化,房價出現刺激性和避險性需求(富人資金重回樓市),價格方面短期拉升很正常,這并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我在去年末美聯儲加息后撰寫的“美聯儲加息將刺破一系列泡沫”一文中,關于“美聯儲加息對中國投資市場的影響”的預測中,已明確提到,2016年房價將整體上漲,但同時也提到,這種上漲不可持續。

  按照人群聚集效應,以及中國依然龐大的城鎮化需求,中國一些城市的房價依然存在上漲空間,但無論什么樣的市場,都存在一個拐點,樹不可能長到天上去,無論香港還是東京,紐約還是倫敦,沒有一個城市的房價能夠做到只漲不跌。

  對于房價拐點的判斷,實際上并不需要那么多似是而非的依據,需求是一個難以量化但可以統計和預測的東西,房地產市場的需求,主要依靠的是“勞動力人口”,沒有勞動力,就沒有足夠的收入支撐房價。據相關數據測算,勞動力人口的增長情況,跟房價的相關度高達92%。

  中國勞動力人口拐點早在2012年就已經出現(中國勞動力人口已連續四年下降),但由于“四萬億”等的刺激,中國房價繼續堅挺,尤其是近期以來政府層面再次開始刺激房地產市場需求,給市場帶來了再次繁榮的假象。但經濟規律不是兒戲,就像中國的經濟增長拐點出現后,已很難再回到10%以上的增長。由不客觀及非正常條件支撐的房價,必然會在形成“堰塞湖”之際,迎來拐點,而一旦拐點出現,投資者必將傻眼。

  由于計劃生育等原因,中國人口結構非常扭曲,跟90后和00后相比,近年來作為購房主力的60后、70后、80后數量龐大,且大部分已釋放和透支了購房需求,據鏈家地產等數據,買房的主力軍已經從“70后”變成了“80后”,平均每個月得還1.6萬元的貸款。

  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60后已逐步進入老年,70后和80 后對房子的需求峰值已至,90后人口急劇減少,當90后進入勞動力市場,擁有購房能力的時候,其父輩、祖輩留下的多套住房將給市場形成更大的二次供給,住房需求減少和存量房供給增大已成趨勢。

  結語:

  中國老百姓對黃金和房產都有一定的情結,但情結歸情結,市場最終還是要按照市場的邏輯運行。

  就黃金來說,是一個國際性很強的投資品種,雖然沒有人能保證其價格只漲不跌,但至少流動性不會出問題,就算把黃金投資看做是一個擊鼓傳花的游戲,這個游戲已經玩了幾千年,按照玩家們的興致,不僅會一直玩下去,而且隨著全球紙幣負利率的開啟(利息一度是持有紙幣相較持有黃金最大的優勢),黃金的儲備價值將更加明顯。

  對于房產投資,中國的房子已經不是簡單的擊鼓傳花游戲,除了因貧富差距增大,富人圈子越來越集中形成閉環消費而逐步推升的部分城市豪宅之外,普通住宅市場已經難以玩轉“擊鼓傳花”,如果當下投資者為了避險,盲目的買入房產,你所接的,可能就是“最后一棒”。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