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陶冬:央行被喝倒彩的2016年

2016-02-19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本文作者为瑞信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陶冬

  2016年开局,不仅对风险资产市场流年不利,对各大央行也是如此。

  中国人民银行试图将汇率形成机制从盯美元移开,结果A股大跌,触发全球市场恐慌。欧洲央行坚定地推行负利率,欧洲银行股惨遭到抛售,因为市场担心银行的利差被侵蚀。日本银行行长黑田东彦力排众议,出人意料地祭出加码版QE,意图维持弱势日元汇率,日元兑美元当天从116暴贬到121,孰料渡边太太高点平仓套利交易,几天内日元居然升回111。联储精心布局两年的加息程序终于启动,接下来却是美国经济数据明显恶化、海外市场动荡,市场判定联储加息难度越来越大,十年期国债利率降到1.8%楼下,资金基本上预期今年不再加息,对公开市场委员会今年预计加息四次的指引熟视无睹。

  央行政策指向与市场走向,好像从来没有过今天这样南辕北辙的,也从来没有过全球范围内如此同步背离过的。究其原因,一是央行自身对经济的把握能力下降,政策摇摆,透明度降低,削弱了市场对货币当局的信任,风险溢价上扬,资产价格自然动荡。二是QE政策用力已老,央行被迫寻求新的非常规政策,但是对政策药方的药性拿捏不准,对市场反应无法预判。三是经过七年的央行无条件保底政策后,货币当局在与市场对话上明显生疏,预期管理不到位。

  更重要的是,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经年,对实体经济并未带来实质性可持续的改变,全球增长困境仍没有打破,唯一有经济复苏的美国也开始出现需求回落。同时流动性泛滥,导致资产价格上升远超过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市场人心虚怯,对风吹草动反应剧烈。

  货币宽松政策,将许多原本已经存在的错位和失衡放大。从石油价格到垃圾债,从中国经济到银行风险敞口,风险比比皆是,而且一个资产种类出事如何传到风险到其他市场,没有人能真正说清楚的。更有甚者,市场交易的趋同性越来越明显,一旦出错价格动荡就非常大。

  这些年来市场变化很大,从交易主体到交易种类,从衍生产品到场外交易,从全球互动到高频杠杆,监管与市场脱节,次贷危机因此爆发。危机后依靠天量的流动性,央行度过了几个难关,但是监管与市场脱节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随着QE政策进入变局时代,央行选择工具、引导市场、把控风险的能力受到一次测试。2016年来央行的政策动作生疏僵硬,甚至变形,招来市场一片倒彩声。第一次考试,看来央行们表现得不怎么样。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