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

上海跨境電商投訴去年增三倍多

2016-03-24
来源: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陳伊萍


  2016年3月11日,購物網站積極搶灘“海外購”。 東方IC 圖

  你在海淘時遇到過哪些問題?

  3月23日,上海市消保委發布2015年上海市跨境電商投訴分析稱,2015年受理的跨境電商投訴多達1059件,同比上升368.6%。投訴所集中的問題來看,跨境電商投訴主要集中在配送、支付、售後3個方面。

  交易取消後資金退還周期過長

  上海市消保委表示,對跨境電商投訴,女性消費者明顯多於男性,占65.3%。美妝護膚、嬰兒用品和三類商品的投訴量分別占38%、22%、21%。

  投訴量的多寡也反映著消費者的偏好。本次上海市跨境電商投訴分析顯示,消費者更熱衷於購買美國、歐洲、東南亞及香港地區的商品,相比一些陸續布局跨境業務的傳統電商企業,“洋碼頭”、“豐趣海淘”和“小紅書”等新型跨境電商更受青睞,而這些跨境電商的投訴量也相對集中。

  從投訴集中的問題來看,跨境電商投訴主要集中在配送、支付、售後三個方面。

  據上海市消保委介紹,在配送環節中,“海外直郵”、“保稅倉或海外倉發貨”和“轉運”是三種主要形式,不按約定時間發貨、配送周期長、物品丟失則是其中的主要問題,且與普通網購相比,這些問題更易發生。其中,“轉運”引發的物品丟失和事後賠償解決難等問題更為集中。

  支付環節中,資金安全最受消費者關注。除使用國際信用卡直接支付,支付寶、快錢、財付通是目前普遍使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消費者集中反映的問題是交易被取消後資金退還周期過長。此外,部分跨境電商的賬戶存在安全隱患。

  售後環節中,消費者在面臨商品質量難以保證、訂單隨意變更或取消、實物與網頁介紹不符等普遍性“煩惱”的同時,還遇到一些特殊問題。一是退貨政策不相符。境外商品普遍不支持境內的“七日無理由退貨”等法律規定;二是商品質量標准有差異。大部分商品是按照原產國的質量標准進行生產,相關標准與境內的存在偏差;三是保修服務難保障。部分境外商家不提供或僅提供短期的保修服務,使得消費者得不到相應的售後服務;四是維權成本高。由於商品來回運費及稅費損失、寄送安全缺乏保障、時間周期過長等因素提高了消費者的維權成本。

  境內法律“法難責外”

  為何會產生以上問題?

  上海市消保委分析認為,首先是因為跨境電商“重擴輕管”。上海作為跨境電商試點城市以及自貿區的建立,為跨境電商企業的迅速擴張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同時,傳統電商企業也紛紛拓展跨境市場,快遞企業也依托其國際物流優勢涉足跨境電商業務。雖然,各企業在貨源采購、倉庫儲備、物流運送等跨境運營模式上各有不同,但“重擴輕管”是共性問題,比如平台管理不到位、商家管理不到位、貨源管理不到位、物流管理不到位等。

  同時,跨境電商的配送環節問題複雜。上海市消保委指出,由於部分跨境電商或境外網站暫未提供直郵服務,直郵物品種類無法做到全覆蓋且收費較高,“轉運”將長期作為配送的主要形式存在。

  上海市消保委認為,相比“海外直郵”和“保稅倉或海外倉發貨”,“轉運”易引發消費糾紛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方式複雜繁瑣。“轉運”需要經過境內外多道運送和對接流程,安全風險較大。二是清關程序嚴格。自海關加強了對個人郵寄進境物品管控之後,快件清關的監管、審查、抽檢程序更為嚴格,尤其電子產品、化妝品、奶粉等熱門商品被征收關稅的概率大大提高。三是“轉運”企業魚龍混雜。部分小型“轉運”企業對入境商品的清關政策掌握不清、資源配備不足,無力應對“黑色星期五”、“聖誕節”等購物狂潮,商品送達的時效性就難以保障。

  另外,境內法律“法難責外”。近幾年,境內出台了關於規范網絡交易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法律法規,為消費者的安心網購及有效維權保駕護航。而跨境交易最為突出的,就是部分跨境電商及境外商家不支持“七日無理由退貨”規定。即便部分境外商家支持“期限內無理由退貨”,但對商品完好的認知標准存在差異,無形中提高了退貨的門檻。

  上海市消保委認為,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現行法律法規只規范境內的網絡交易行為,並不適用於跨境的網絡交易;二是各國(地區)對於進出口商品的關稅、檢驗、外彙等方面均有不同的規制和要求。

  上海市消保委表示,將繼續關注跨境電商狀況,並加大消費教育引導力度。同時,建議有關部門順應國內跨境電商發展趨勢,結合國際間相關消費維權領域規則,盡快制定可具操作性的跨境電商交易法律法規,為發展跨境消費提供制度和監管保障。有關經營者也應加強誠信自律意識,自覺營造健康的市場環境,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