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港青不該怨天尤人

2016-03-28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李秀恒

  早前有兩個關於年輕人的調查報告,頗有意思,都反映出香港年輕一代的觀念和心態,值得關注。

  其中一個報告,是青年協會轄下的青年創研庫關於「輸入人才的機遇及影響」的調研,共訪問了500多名青年,針對人才輸入的影響,詢問受訪者的同意程度(10分為非常同意)。結果顯示,雖然受訪者認為輸入人才有助推動香港新興行業(6.1分)、提升本港人力資源競爭力(6分);但他們同時認為,有關措施會打擊本地人才就業機會(6.3分),並加深社會矛盾(6分)。

  至於另一個報告,是有機構委託大學調查,訪問近500名80後和90後的信用卡使用情況,其中六成七的受訪者指會減少日常生活開支以還卡數;三成半的人表示只會清還部分或最低還款額。亦有三成半受訪者透露,曾以「卡濺卡」的方式還款。調查還發現,債務當前,近八成受訪者卡數未清,仍四處旅行、買新手機以及到人均消費500元或以上的餐廳用膳。

  溫室港青畏懼競爭

  兩個報告雖然側重點不同,但綜合起來,當會發覺:時下的年輕人,普遍有「未賺錢,先花錢」的消費觀念。現在不時聽見年輕人抱怨機會少、置業難,但有不少年輕人卻在花錢時不顧後果,導致債臺高築;另方面,香港部分年輕人有如在溫室長大,欠缺了一股奮斗心,故對輸入人才有一定的畏懼,擔心與別人競爭。

  筆者一向認為,人才是否集中,是衡量一個地方是否繁榮的標準之一,因為人才總是趨向機遇多、國際化的大都會,正如紐約、倫敦、巴黎等大城市,人口組成皆十分多元化;此外,人才聚集亦可為城市發展注入生氣,推動各行業發展;更重要的一點,是人才之間的良性競爭,有助促進本地人才培養的水平,令城市保持競爭優勢。

  由於這個原因,各地政府都會想方設法「招賢納士」,希望能夠吸引多些人才為己所用。例如新加坡,一直不斷主動招攬外國學生前往留學,並推出不少政策鼓勵他們落地生根,目的就是要留住人才。獅城近年經濟發展迅猛,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人才匯聚越多越好

  因此,特首梁振英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政府打算向獎學基金注資10億元,將「特定地區獎學金」的名額,由每年10名分階段增加約100名,以鼓勵更多「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來港升學。對於這項措施,社會上有聲音認為不應該用香港的公帑「益外人」,但筆者卻覺得這是為香港未來利益著想的高招,十分贊成。

  試想,「一帶一路」是國家一個長遠的經濟戰略,要令沿線國家和地區了解和懂得利用香港的優勢,有什麼方法好得過讓這些國家地區的精英來港讀書?這些精英在港完成學業,肯留下工作固然是人才;就算他們返國發展,也有助當地加深對香港營商環境的認識,增加兩地經貿合作的機會。

  香港是一個開放型的經濟城市,人才是至關重要的資源。如果我們的年輕人對外來人才有抗拒心理,認為他們「搶書讀、爭工做」,擔心「社會資源被分薄」、「物價指數被推高」、「本地人才培育被忽略」,以及「自己工作前景受威脅」等,眼光未免太狹窄,亦太小看自己。怨天尤人,不如好好讀書,認真學習,裝備自己,方為正道。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