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昨日發布的最新研究結果預測,今年二季度中國經濟有望基本企穩,GDP增速保持在6.8%左右,消費物價指數CPI上漲2.4%左右。該項研究成果還預測,中國今年一季度GDP下滑至6.7%左右,消費物價指數CPI上漲為2.2%左右。
首季GDP料跌至6.7%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綜合經濟戰略研究部副主任汪紅駒研究員發布的主題報告認為,2016年全球經濟總體呈現「低增長、低通脹和高不確定性」特徵。
汪紅駒說,受經濟狀況影響,全球貨幣政策走上新的分水嶺。預計美聯儲將於2016年下半年啟動加息進程,歐元區和日本繼續擴大寬松力度,美元大幅升值,對全球資本流動和油價走勢產生深遠影響。
報告分析稱,2016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延續去年四季度的下滑態勢,工業生產增速繼續放緩,投資增速趨緩,消費低迷,出口形勢嚴峻,去過剩產能繼續進行,預計GDP下滑至6.7%左右,消費物價指數CPI上漲為2.2%左右。
建議降準降息平穩托底
報告同時認為,「托底政策已經發揮效力」。研究發現,目前中國經濟部分先行指標好轉、財政收支矛盾加大、房地產市場溫和回暖,企業去庫存繼續進行,考慮去年的基數效應后,經濟增長平穩運行的可能性較大。
汪紅駒認為,應加大供給側改革力度,破除束縛民間經濟發展的體制壁壘,大力支持創新發展。政府應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建設,推動營改增等財稅管理體系建設,實施有力的積極財政政策,防止資金沉澱造成貨幣供應波動。「靈活穩健的貨幣政策還需繼續降準降息,為經濟平穩運行托底。」汪紅駒說。
在具體的經濟政策建議方面,主題報告建議,在財政政策方面,適當增加必要的財政支出和政府投資;實行減稅政策,降低企業成本和提高企業運營效率;階段性提高財政赤字率。
貨幣增速保持適度
在貨幣政策方面,報告建議,在社會總需求仍然偏弱的大背景下,保持適度的貨幣供應增速;配合供給側改革,為實體經濟提供適宜的流動性,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配合結構性財政政策,為各項財政專項債券、地方政府債券、國債發行提供有力的利率環境,同時降低存量債務的壓力;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防止人民幣匯率競爭性貶值;在外匯儲備和外匯占款規模下降的條件下,創新貨幣供應新渠道。
「總體上,貨幣金融政策需要在宏觀審慎管理的框架下,實現穩定金融市場、經濟增長和結構性改革的目標。」汪紅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