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3月CPI或再摸高至2.5% 货币政策恐难被物价掣肘

2016-04-0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王辛夷

  从去年10月开始,CPI指数已连续5个月回暖,并在2月达到2.3%。近期,有多家券商研报提升了2016年的通胀水平预测。中信证券(17.800, 0.12, 0.68%)判断,3月CPI同比或再创两年来新高,达到2.5%。

  自2014年11月开始,央行已多次降息、降准,货币供给趋于宽松。多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专家均判断,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在2016年持续。

  但如果CPI大幅走高,有分析认为货币政策空间可能会因此受到挤压。招商证券(17.890, 0.18, 1.02%)近期发布的研报认为,在供给和需求双重影响下,CPI增速或超预期,PPI连续回升,价格因素将进一步增加利率上行压力,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也将受到影响。

  物价抬头货币宽松或暂时受限

  业界普遍认为,CPI持续走高的背后与货币政策的宽松环境有一定关联。经历多次降准、降息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已从2014年底的6%下降到如今的4.35%。在利率下降的同时,新增贷款出现大幅波动。1月全国人民币贷款增加2.51万亿元,同比多增1.04万亿元,创下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

  中国人民银行曾表示,1月的部分数据确实比较高,但人民银行一般不对1月份的数字作过分反应,主要是传统中国新年因素。央行同时表示,倾向于节后稳定一段后再适度引导,并会高度重视总需求的调控和杠杆率的变化。

  国金、海通等机构报告认为,近期通胀抬头不仅仅是由微观层面菜价、肉价乃至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的,货币供给扩张才是内在趋势性因素。

  有研究显示,我国M1、M2增速与CPI增速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自去年下半年以来,M1、M2同比增速持续走高,今年1、2月份新增信贷均值高达1.6万亿元,M1增速逼近20%,M2增速连续8个月高于13%,在经济增速下行背景下,货币信用持续扩张,成为刺激通胀及通胀预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判断,猪肉价格、翘尾因素、货币流动性将推动CPI在上半年上升,个别月份涨幅可能超过3%。结合当前央行对于货币调控的态度,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历年初放量后,全年信贷增长将出现季度性的结构变化。短期内,信贷余额增速应会保持相对稳定或小幅下降。“由于不会出现强刺激货币政策,货币对CPI的持续抬升作用相对有限。”

  政策权衡供给侧改革兼顾增长与物价

  今年我国GDP目标增速设为6.5% ~7.0%。从开年数据看,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下滑至5.4%,创下2009年4月以来新低,这与全国制造业PMI生产指标继续下滑相一致。海通证券(14.290, 0.08, 0.56%)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表示,目前生产仍在收缩而需求短期改善,持续去库存或已接近尾声。稳增长再发力短期内经济有所改善,但这种持续性仍存疑。

  目前围绕经济运行的数据的确比较纠结,3月渣打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由2月53.5的历史低位回升至57.8,扭转了连续3个月的下行颓势。但渣打分析师申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3月指数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表明市场需求仍显低迷,且中小企业经营仍面临困难,尤其是融资成本出现上涨。

  分析人士认为,下一步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要对财政和货币政策把握好节奏,从而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如果CPI摸高至3%的控制目标,货币政策会不会进行一定平衡?中信证券认为,预计全年CPI同比或达2.4%,较为温和。分季度看,高点或在二季度出现,为2.6%,尚未突破3%,通胀应该不会约束今年货币政策偏宽松的趋势。

  实际上,货币政策的“担子”也在减轻。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去年多次降息,在某种程度上也不是央行有意为之,而是在2015年财政政策上出现比较意外的紧缩,反过来对货币政策施加了更多压力。今年若财政政策相对比较平稳,对货币政策的压力也会比较小。

  伴随供给侧改革不断出招,货币政策在稳增长与控物价之间的两难选择有了更多平衡办法。申岚说,融资成本攀升或将加重中小企业偿债负担并收紧企业现金流,但预计进一步的减免税费等供给侧措施有望在近期出台。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