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近日从权威渠道获悉,截至2016年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逾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近1500亿元,同比增长近35%;不良贷款率为2.08%,告别“1”字头。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近1.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近1200亿元,同比增长约45%;不良贷款率1.83%,比年初提高0.1个百分点。
此前,国有五大行相继公布2015年年报,在8家上市股份行中,招商银行[1.12% 资金 研报]、中信银行[0.33% 资金 研报]、光大银行[0.80% 资金 研报]、民生银行[1.43% 资金 研报]、平安银行[0.19% 资金 研报]也公布了去年的成绩单。在宏观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利润增速明显下滑,不良贷款持续双升成为银行业的“新常态”。
相关年报数据显示,中行不良贷款率达1.43%,较上年末上升0.25个百分点;建行不良贷款率1.58%,较上年上升0.39个百分点;交行不良贷款率达1.51%,较年初上升0.26个基点;工行不良贷款率为1.50%,较年初上升了0.37个百分点。五大行不良贷款余额达7454.11亿元,不良贷款率最高为农行的2.39%。
而不良贷款双双上升的同时,大行的拨备覆盖率亦正在接近监管150%的“警戒线”。
此外,根据银监会此前数据,截至2015年底,除了1.27万亿元不良贷款,全国银行业还有余额高达2.89万亿元的关注类贷款,其规模达到同期不良贷款的2.1倍以上。
“这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现象,作为银行资产质量的一个缓冲手段,关注类贷款也有劣变的可能。”华北某股份行高层人士认为,如果关注类贷款继续增长,并且有部分变成不良贷款,地区银行的不良率和不良贷款也存在继续上升的可能。
财新昨日援引国开行高层称,首批债转股规模为1万亿元,预计在三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化解1万亿元左右规模的潜在不良资产。债转股对象为有潜在价值、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以国企为主。这类企业在银行账面上多反映为关注类贷款甚至正常类贷款,而非不良贷款。
今年两会期间,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就曾对银行不良贷款率状况做出说明,他表示,中国的银行不良贷款率确实在温和上升,但“我的心态还比较平和”。
他介绍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相关国家都暴露出了原来的结构性问题,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都出现了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的现象。但是,这一问题在很多国家都得到了比较好的处理。
在回应日本记者有关中国财政部如何看待“对国有银行经营状况持续恶化的担心”的问题时,楼继伟指出,面对风险,大家都会担心。这些重要的银行出现问题会带来系统性风险。但与2008年陷入危机的国家不同,中国经济虽然面对下行压力,但仍旧是中高速增长,条件不一样。
除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也越来越多。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曾发布报告指出,不良资产风险已不再局限于银行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和非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越来越多:委托贷款逾期数额巨大,企业间存在大量逾期应收款,价值发生贬损的股权资产、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层出不穷,这些风险很容易侵入金融机构和金融系统。报告称,有必要将其纳入不良资产市场进行风险处置与价值挖掘,以助实体经济盘活存量,缓解企业债务负担,降低金融系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