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且慢表揚“19次調油價減負1200億”

2016-05-05
来源:新京報

  摘要:把成績攬到自己身上很容易,但同時也意味著,你必須把相應的責任也攬到自己身上。未來如果油價上漲,是否意味著,漲價導致的成本上升也應該由管理部門負責呢?

  作者:舒圣祥

  5月3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題為《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文章,總結了自2015年以來推進價格改革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文章指出,2015年,19次調整(12降7升)國內汽油、柴油最高零售價格,比年初分別降低每噸670元和345元,減輕用油行業負擔1200億元以上。

  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結構調整、降低企業成本、優化價格環境,發改委曬價格改革成績單的這篇文章,重點總結了四個方面。但是,價格是市場機制的核心,由政府部門來管控價格,應該只是自然壟斷資源行業一種特殊例外;即便是政府管控價格,也應該充分尊重市場,而不能自作主張。從這個意義上說,價格改革最重要的,應該是把能還給市場的都還給市場,暫時尚未還給市場的也要緊跟市場,讓市場的博弈充分體現到我們的價格管控政策上來。

  所以,發改委最應該曬的價格改革成績單,是進一步又放開了多少價格管制,以及政府管控價格與市場價格如何貼近,而不是其他。這個意義上,“激發市場活力”的部分,曬政府定價項目縮減,是相對比較靠譜的,“促進結構調整”與“優化價格環境”稍顯牽強,油價下調“降低企業成本”卻多少顯得有些不合適。

  把電價、油價、氣價等去年價格有所下降的項目全部列入“降低企業成本”的成績單,其中暗含的邏輯有兩點:一是,這些價格下降都是管理部門主動作為的結果;二是,價格總是越低越好,降價即是政績。不得不說,如果這兩個邏輯成立,恐怕將要把管理部門繞進一個深坑。

  “19次調油價”從油價變化上來說,發改委的主動作為固然是原因之一,但這與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不斷下降有直接關系,發改委調價也是隨后跟隨,而且,后來即使國際油價下跌,國內也因為“地板價”設置未實現下調。因此,在油價下調這件事情上,發改委在其中的角色更多是追隨者而不是主導者,把成績攬到自己身上很容易,但同時也意味著,你必須把相應的責任也攬到自己身上——未來如果油價上漲,是否意味著,漲價導致的成本上升也應該由管理部門負責呢?

  況且,價格并不是越低越好,商品流通過程都是有買有賣,買的價格低了意味著賣的收益也少了。單純依據價格高低談論好事壞事,既是不準確的更是不科學的。

  “19次調油價”只是市場的正常調節,對相關企業事實上的“減負1200億”,也是市場的“饋贈”。雖然價格調整本身好像是管理部門一次又一次發通知實現的,但這顯然不是因為發改委天賦神力——任何部門都沒有也不應該有這樣的神力。“19次調油價減負1200億”只是尊重市場的結果,將好天氣都歸功于天氣預報解說員是不合適的。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