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馬英九執政8年的功過

2016-05-16
来源:香港商報

  平凡

  4天后的5.20——臺灣政權交替的「黃道吉日」,無疑只屬於將加冕的蔡英文,而曾經的政治明星、大眾偶像馬英九則正式畢業。

  偶像謝幕悲慘收場

  回想起2008年3月22日及2012年1月14日兩個不眠之夜,馬英九分別以765萬及689萬票壓倒性勝選,全場高喊「馬『總統』,加油!」,成為國民黨無比榮耀的時刻。然而8年后的今天,曾經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的小馬哥,英俊臉龐也抵不過歲月的殺豬刀,更須背負超低民意支持度以及「無能」、「笨蛋」的罵聲淒涼下臺。更重要的是,人未離崗,政治清算早已殺到。「臺獨」團體控告馬英九涉嫌教唆泄密,要求限制其出境,待遇落差明顯不得不讓人感嘆,8年都只吃10元便當的馬英九,如此身心疲憊、辛苦理政所為何來?民主政治也具有追殺功能?

  掌聲與謾罵獻給功和過

  從高人氣走向「千夫所指」,馬英九的8年執政真就那麼不堪?或許,我們需要總結下這個被臺灣人稱為「笨蛋」的領導人,在他的看守當局走入歷史之前,重新檢點他的飛揚與落寞。

  因為前有「一邊一國」的陳水扁,導致臺海對峙島內陷入動盪,兩岸關系發展自然被外界視為馬英九的最大功績。從藉助「九二共識」破冰、簽署23項協議,400萬陸客(2015年數據)入島,到兩岸事務首長會面機制、兩岸領導人會面先河,馬英九的執政無法擺脫兩岸的標簽,這也是其最被民意肯定之處。

  或許,也應該將視角拉大到國際層面,在美國重返亞太和大陸崛起的大環境下,東海和南海風波不斷,整個東亞地區陰雲密布。但在波瀾之間,臺海卻保持著令人欣慰的穩定,這個可能讓中美直接對抗的地區,正在成為和平的典範。而臺海和平穩定的核心就是良好的兩岸氛圍,這離不開馬政府堅持一中的兩岸政策。

  個人之力難敵全球低迷

  經濟好壞是評價一個領導人功過的重要衡量標準,如此說來,經濟持續疲軟應該是馬英九最大的敗筆。不過,筆者并不這樣認為,反而覺得馬在經濟方面的建樹并不差。2008年馬英九初登大寶,同年發生的那場經濟危機也給他帶來了雪上加霜的困境,臺灣經濟一度出現負增長。馬英九的一中政策讓臺灣得以搭上大陸經濟崛起的順風車,并藉由大陸市場走向國際,令經濟增長有了起色,執政期間幾份漂亮的數據也讓人眼前一亮。而觀察全球主要經濟體,尤其是東亞周邊的競爭對手,臺灣的成績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惜的是,外界放大了馬執政尾聲的經濟下滑窘境,過度解讀了分配失衡、貧富差距以及薪資倒退,卻不去探究背后的深層原因——一是全球經濟不佳,外向型的臺灣經濟注定難以獨善其身,任何政策都只是杯水車薪,馬英九更沒有那樣的大智慧,可以改變世界經濟格局,拯救臺灣經濟於危難之中。二是島內政治掛帥、社會分裂,政黨惡斗導致政府空轉,經濟發展缺乏良策支撐,連帶影響兩岸經貿、外來投資及對外經貿合作。人們或許會苛責馬英九無能,但在今天所謂的民主政治體制下,誰當領導人,都不會有太大差別。

  悲劇性格難締強人時代

  馬英九終歸不是鄉民們口耳相傳中的混世魔王,他不是青面獠牙,他只是和你我一樣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平心靜氣地講,馬英九是一位四平八穩、中規中矩的領導人,他并沒有犯什麼大錯,但這反而就是他的大錯。不可否認,馬英九獨特的柔軟、拘泥、優柔寡斷和謹小慎微的潔癖,加上缺乏恩威并施的政治手腕,使他在政治上無法廣交游、克政敵,不僅難以成為強有力的領導者,甚至不時成為政治受氣包,成為民眾集體「泄憤」、「怪罪」的對象,大埔事件、洪仲丘之死反應社會矛盾;太陽花學運折射反中;柯文哲現象則是反權貴。公權力的過度干預又會激起新的矛盾,無奈馬英九偏偏又想做全民好好先生,最后的結果就是里外不是人,就連被學生丟書、丟鞋也只能默默承受。

  而「人人罵馬」的時代則成就了投機的在野黨,但面對在野黨的無理抹黑和杯葛,馬英九無力調停,反而讓自已陷入內訌(「九月政爭」),令黨團支離破碎、毫無向心力,內外不討好。也難怪有人說,成也馬英九,敗也馬英九,2014年的「九合一」慘敗繼而2016年大選潰敗,馬英九是抹不去的原罪。

  其實,當下的臺灣并非是馬英九一個人的失敗,而是臺灣政治在紛紛擾擾中失去了方向與能量,以及朝野在權力爭奪中失去了問政的初衷。一個壯志難酬的領導人誠令人遺憾,然而,若不能清晰識破那些倚靠臺灣膿瘡維生的人,臺灣民眾的下一個選擇會更好嗎?或許,小英時代的到來,在人們即將遺忘馬英九時,才會以一個心平氣和的心態看待他8年來的功過是非。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