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304醫院)
原標題:304醫院回應“內蒙古版魏則西”:醫生被解聘,科室已撤銷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滑膜肉瘤”患者包桂榮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304醫院)接受DC-CIK生物免疫療法治療,兩個療程花去6萬多元後,發現癌細胞轉移到了脊柱。她再次找到304醫院,發現科室已經撤銷,當初給她治療的醫生宮殿玉也不知去向。
一個多月前,同樣罹患“滑膜肉瘤”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生魏則西通過百度搜索,到北京武警二院接受DC-CIK生物免疫療法治療,但最終不治身亡。包桂榮在得知魏則西事件後,發現自己的求醫經曆與魏則西相似,懷疑自己被騙。
5月19日,304醫院宣傳科一位向姓科長回應澎湃新聞,宮殿玉是該院以前聘用的醫生,但兩年前已因年齡較大被解聘,相關科室“早就撤銷了”,目前醫務部門正在與包桂榮聯系,“將走法律程序,純粹汙蔑”。
5月21日,向姓科長在短信中又回複澎湃新聞稱:“(醫院科室)絕對沒有(對外)承包,我們的專家對包(桂榮)這個患者治療的效果不錯,不然(她)早死了,(醫院)絕對沒有涉莆田系。”
治腫瘤卻被安排在消化科
《細胞培養同意書》 內蒙古晨報微信號圖
包桂榮向澎湃新聞講述,她是在2014年初,通過百度搜索知道304醫院可以進行DC-CIK生物免疫治療,並很快通過網站,與一個名叫宮殿玉的醫生取得聯系。對方告訴她,這種新的療法不需要放療化療,甚至前期她都不用去醫院,只需要丈夫抽血培養細胞即可。
在此之前,她到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做了腫瘤切除手術,據她說,切除術後她做了十次病理檢查,其中八次是良性,兩次是惡性。醫生告訴她還需要進行放療和化療,但一向愛美的包桂榮看到那些因化療、放療掉光了頭發的病友,拒絕了。
304醫院的一份病曆對其入院時的情況寫明:“術後冰凍切片病理:軟組織惡性腫瘤,大部分壞死,部分切緣未見正常組織。”
包桂榮稱,宮殿玉告訴她,用DC-CIK生物免疫治療新療法治療3個療程,做一個療程就可以保證癌細胞兩三年不轉移,三個療程下來可以讓病情穩定六七年。這位醫生還告訴她,每個療程的費用是3萬元,叮囑她帶夠錢。
實際上,生物免疫療法目前仍處於研究階段。據報道,國家衛計委2014年8月曾回複一位申請信息公開的患者,稱目前沒有批准任何一家醫院開展癌症免疫療法,也沒有組織過任何一次該療法的臨床試驗。
“魏則西事件”調查組在公布對武警二院的調查結果時,也要求該院停止使用未經批准的臨床醫療技術,終止與上海柯萊遜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合作。柯萊遜公司一直為武警二院醫院提供生物免疫療法的細胞培養工作。
包桂榮當時並不知曉這些,帶著試一試的心理,2014年3月,讓丈夫蘇連福到北京抽血做細胞培養。半個月後,包桂榮被告知細胞已經培養好,可以進行回輸。
包桂榮說,第一次見到宮殿玉時,被安排在消化科接受治療。醫務人員告訴她,腫瘤科的床位已滿,所以她被臨時安排在消化科。包桂榮保存的長期醫囑記錄單也顯示,病區注明為“消化科(2)”。
包桂榮介紹,第一次輸液後,她就發燒,但醫生告訴她是正常反應,並給她開了退燒藥。2014年7月,她又去做了第二個療程。結束後她還給兒子發去了自己的照片,兒子回複她“你越來越精神了”。
但2015年初,她發現病情加重,當年9月,她在內蒙古通遼當地一家醫院診斷後,醫生告訴她,癌細胞已經轉移到其他器官,“脊柱倒數第四骨節已經空了”。2015年12月24日,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一醫院的診斷證明書顯示,包桂榮“左大腿惡性脂肪肉瘤術後骨轉移”。
包桂榮大感意外。2015年底,她再次來到北京304醫院准備進行第三個療程的治療。讓她無法接受的是,此時已經找不到宮殿玉醫生,曾經治病的三樓18號房,如今顯示為“癲癇中心”。
“以前消化內科辦公室裏都是座機,很多人打來咨詢免疫療法,醫生們一直忙於接電話。但我再去的時候,座機全沒了,辦公桌也都是新的,連門口的牌子也換了。”包桂容說,她當時在304醫院門口等了好幾天,也沒有等到醫生回話,錢快用完時又回了內蒙古。
魏則西事件曝光後,包桂榮發現自己的經曆與魏則西類似,懷疑自己也被騙。她告訴澎湃新聞,為治病負債幾十萬元,最近租住在通遼,但由於沒錢交房租,前幾天被房東趕了出來。
醫院:絕對沒有涉莆田系
互動百科上關於宮殿玉的介紹網頁截圖
5月17日,在百度中輸入“宮殿玉”三個字,顯示的第一條“互動百科”網頁裏仍保留著宮殿玉的介紹,“宮殿玉,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原304醫院)首席會診專家、臨床腫瘤學院治療科主任”。此外,他還有“北京腫瘤醫院API特異生物免疫療法治療科主任、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所API特異生物免疫治療科主任、世界腫瘤學會(WCIO)理事、世界腫瘤大會(WCIO2009)主席”等十多個頭銜。
百度搜索可以查詢到多個宮殿玉在一些醫療網站開設的個人主頁,供職單位仍為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原304醫院),一些網頁中,留下了宮殿玉的咨詢電話、手機和QQ號碼。澎湃新聞記者分別撥打電話和手機,均未接通,添加QQ也未通過。
一個宮殿玉的個人主頁留下了他的執業醫師編號,為110371500001091,澎湃新聞記者在國家衛計委和北京衛生局市執業醫師網上,顯示“沒有查詢到符合條件的執業醫師信息” 。
5月17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來到304醫院,在掛號窗口旁的醫生欄上,並未見有名為“宮殿玉”的醫生,也沒有“生物免疫診療中心”。304醫院和北京預約掛號平台上,也找不到此人。
門診部一位名叫劉園的工作人員說,宮殿玉已經很久沒有在醫院上班了,醫院也沒有生物免疫診療中心這個科室。當記者繼續追問時,劉園稱“自己是新來的,來的時候就已經沒有了”。
5月19日,304醫院宣傳科一位向姓科長回複澎湃新聞,稱宮殿玉是304醫院以前聘用的醫生,但兩年前由於年齡較大,已經被解聘,目前不在醫院,相關科室“早就撤銷了”。
向姓科長說,包桂榮剛來醫院時病情很重,經過專家的治療恢複得還不錯。至於為何當時去了消化科,是因為腫瘤科沒有床位,讓患者暫時住在消化科,“也是腫瘤科醫生給她看,並不是她說的那樣”。
5月21日,向姓科長在短信中又回複澎湃新聞稱:“(醫院科室)絕對沒有(對外)承包,這個醫生早已解聘,我們的專家對包(桂榮)這個患者治療的效果不錯,不然(她)早死了,(醫院)絕對沒有涉莆田系。”
國家衛計委和北京衛生局市執業醫師網上,顯示“沒有查詢到符合條件的執業醫師信息” 。 網站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