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1

孫正義又不想交班了 讓我多當會領導

2016-06-30
来源:澎湃新闻网

  孫正義資料圖

  原標題:孫正義又不想交班了:我認為我還年輕,請讓我多當會領導吧

  現年58歲的孫正義,又突然不急著交班了。

  近日,在科技和電訊集團軟銀召開的年會上,軟銀創始人孫正義對股東說,“我知道自己不應該成為軟銀未來增長的絆腳石,我需要把接力棒傳給年輕的一代,但是我又變得貪婪了,我想在首席執行官的位子上多坐一段時間。”

  在股東們齊聚東京的12個小時之前,曾被孫正義指定為接班人的軟銀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尼克什·阿羅拉(Nikesh Arora),突然宣告辭職。

  這讓外界猜測,兩人曾經的“融洽”關系,如今可能已經破裂。

  孫正義曾承諾在60歲時交出軟銀集團的執掌大權。

  2014年,孫正義從穀歌挖來阿羅拉,並指定其為接班人。2011年起出任穀歌高級副總裁的阿羅拉,在軟銀主要負責投資海外新創企業,並從4月起負責掌管海外業務全局,這也是軟銀增長的主要來源。

  孫正義當初的誠意,可以從他為阿羅拉開出的薪資上體現出來。2014年和2015年,阿羅拉的薪酬水平分別達到了1.35億美元和7300萬美元。

  這一切都讓阿羅拉覺得,孫正義將軟銀“未來的播種工作交給自己”。

  但結局如今已被改寫。

  “我再次認識到我還年輕。請讓我多領導一些時日吧。”孫正義這么對股東說。


  孫正義

  外界尚不清楚孫正義放棄阿羅拉的具體原因。有一個猜測是,兩人對軟銀的控制權爭奪。

  有分析師說,阿羅拉曾以為自己能得到自治權,但現實是更多事情需要征得孫正義的同意。

  阿羅拉早前接受《財富》雜志采訪時,曾這么評價孫正義:他工作很努力,每天工作12到16個小時,他還沒有想過如果他交出大部分的職務,生活會變成什么樣。

  當時,阿羅拉還提到了孫正義正在幫他收購的美國電信運營商Sprint設計網絡,“他每周會會見數百個人——當我們做交易的時候,他會參與交易的方方面面,比如你要如何制定條款。”

  “這很好,不過他是位事必躬親的CEO。”阿羅拉當時並未指出兩人的矛盾。

  事必躬親的另一面是專權。

  孫正義最為人稱道的一筆投資,是早年投資了中國的阿裏巴巴集團。他14年前投給馬雲的20億日元,在14年後變成了10萬億日元。

  但這種更依賴直覺的投資風格,一旦失敗便難以挽回。

  比如,2012年10月,軟銀斥資216億美元拿下的Sprint控股權,就讓軟銀的債務負擔大幅增長。彭博社統計稱,軟銀付息債務因此增長了兩倍以上,達到驚人的11.92萬億日元(合1080億美元)。巴倫周刊曾稱,2016財年,Sprint給軟銀帶來了56.5億美元的負現金流。

  面對Sprint帶來的債務壓力,軟銀不得不大舉拋售優質資產套現。比如6月初,軟銀通過拋售阿裏股份,套現100億美元。6月下旬,軟銀又將熱門遊戲廠商Supercell的大部分股權作價數十億美元,賣給了騰訊領銜的財團。

  關於這一系列的拋售,路透社的評論是,出售所持有的優質資產,才能讓軟銀從收購Sprint帶來的泥潭中重新站起來。

  外界也有分析認為,對Sprint的未來有不同意見,是孫正義和阿羅拉最終分手的主要原因。

  阿羅拉的投資手法更為現代。

  孫正義對阿羅拉團隊的評價也是,他們“為軟銀帶來了專業的分析、談判和管理方法”。海外投資案件達到近20件,且全部實現快速增長。

  這也是此番孫正義提出延遲退休後,部分股東有所質疑的原因。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74歲的股東Hideo Nomoto在聽到孫正義解釋阿羅拉友好離職後就表示,“我們需要阿羅拉這樣的人讓軟銀在世界上競爭。我希望孫正義可以遵守諾言。”

  但也有不少孫正義的追隨者相信,他的眼光能繼續為軟銀帶來高額回報。

  上周三,在阿羅拉宣布辭職後,軟銀股價漲了2.6%。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