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3

不能輕率地指責莫言“不懂教育”

2016-07-15
来源:晶報

  作者:晶报社论

  教育界是否也應該多聽聽教育領域之外的更多元的聲音,而不是居高臨下地給人家貼上“無知無畏”的標簽?

  日前,21世紀教育研究院在京召開“基礎教育學制改革研討會”,與會教育專家一致對莫言提出的“縮短基礎教育學制”表示反對,認為其觀點缺乏理論支撐與科學依據。有專家稱,莫言“不懂教育”,“無知無畏”。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著名作家、全國政協委員莫言建議中小學學制由12年改為10年,采取一貫制基礎教育、公民教育,16歲參加高考。這樣不僅解決了普及高中教育的問題,也能讓更多的孩子接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改變現在的應試教育。網上的相關調查顯示,他的這一建議得到了多數網友支持。

  學制改革確實是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系統工程,不可操之過急,要秉承“烹小鮮”的慎重心態。在這裏,我們無意對莫言的這一建議本身作出評價,我們關心的是,對待教育改革話題,是否應保持更開放的態度,以期獲得更開闊的視野?換句話說,教育界是否也應該多聽聽教育領域之外的更多元的聲音,而不是居高臨下地給人家貼上“無知無畏”的標簽?

  這是一個人們越來越習慣於就公共事務進行公開聽證的時代,以“公眾參與”界定“公共利益”。公共討論的過程也是一個溝通、博弈、妥協、包容的過程。難點問題的商討越充分,越能趨向理性,接受更嚴格的時間檢驗。顯然,作為一個全民關注的話題,教育領域的改革,尤其不能缺少來自公眾層面的聲音。

  事實上,如果說當前教育面臨“亞健康”狀態,如果說教育帶來了一種集體性焦慮,這一點恐怕不會有什么異議。名目繁多的補習班、天價學區房等困擾民生的社會問題,正是教育“亞健康”的一種投射。改革教育時弊,不能由教育界圈內人士關起門來討論,而應盡可能多地吸納公眾的理性意見。

  以語文教育為例。對於語文教育的反思與發難,首先並非來自於教育界本身,而是來自於文學界,以1997年由《北京文學》發起的語文教育大討論為標志。人們普遍認為,語文問題已不僅僅是一個教育問題,還是一個社會問題,比如人文精神在一些人身上的缺失、過於功利而浮躁的人文心態等等,雖然有著廣泛的社會成因,但機械、枯燥的語文教育也要為此分擔一定的責任。改革知識灌輸型的語文教材由此日益成為社會共識,自此之後,各種地方版本以及各種可視為補充教材的人文讀本紛紛湧現,為一貫以呆板示人的語文教材帶來了新的氣象。這至少說明,教育領域之外的理性思考,也能給教育提供校正與糾偏的力量。

  所以,我們尊重教育是一門專業學問,就任何教育問題發言時要先存敬畏之心。但是,我們更希望教育界人士能尊重來自行業外的聲音,面對公眾的相關建議乃至質疑與批判,能以更開放、謙卑的心態面對,通過教育領域內外理性聲音的融合與互動,使教育獲得更健康的肌體——那種建立於職業優越感之上的自我封閉,那種“無知無畏”式的傲慢與偏見,可能恰恰是阻礙教育前行的桎梏。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