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挑起爭端也幫不了美歐產業

2016-08-05
来源:香港商報

  梅新育

  美國和歐盟又向世貿組織起訴中國了。與4年前裁決過的原材料貿易爭端一樣,這回美國和歐盟再次選擇了中國對多種原材料實施的出口管理措施;仍然是指責中國對此徵收出口關稅增加了美國相關制造企業的生產成本,令中國制造企業獲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指責中國的出口管理措施妨礙了歐洲相關產業獲取必需材料。但這些指控從世貿組織規則角度來看是不能成立的,他們即使日后在爭端中勝訴,也達不到他們所要追求的效果。

  中國出口管理合理

  為什麼?因為世貿組織及其規則既然認同環境保護等項理由,那麼就應當準許成員方尋求最有效的實現這一目的的手段,而與其他手段相比,實施出口管制才是減少中國許多高能耗、高污染產品生產的最有效手段,一方面是因為這類商品一部分需求在於國外,中國不能犧牲自己環境和子孫后代去為別國造福;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出口環節實施管制成本最低、效率最高。雖然直接對原材料生產徵稅也可以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但對生產和內銷環節徵稅需要相對復雜的監控體系,課稅成本太高;而任何一個具備基本財政學知識的人都知道,進出口關稅是徵收成本最低的稅種,正因為如此,包括美歐國家在內,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經歷過關稅占國家財政收入一半以上甚至百分之八九十的時代。企圖強迫一國放棄出口稅這種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管理手段,轉而選擇成本較高、效率較低的手段,這種與客觀經濟規律相悖的主張注定是缺乏生命力的。

  不僅如此,美歐指控中國原材料出口管理措施在某些原料市場上恐怕只具有象徵性意義,即使最終進入訴訟程序,而且美歐在爭端訴訟中獲勝,也達不到他們所企圖追求的效果。因為就總體而言,中國是一個礦產資源貧乏的國家,從石油到煤炭,中國在越來越多的初級產品上從凈出口國變成凈進口國。即使中國放松、乃至取消出口管理措施,也沒有那麼多原料可賣了。再考慮到中國近年來前所未有地加大了、而且將進一步加大力度治理環境污染,以及削減產能,上述原料生產和銷售成本已經大大提高,對於美歐需求者而言,其實際效果與徵收出口稅、實施出口配額相同。

  歐美挑起爭端出於政治考量

  從經濟角度來說,美歐挑起對華貿易爭端最終目的是發展本國產業和出口,減少貿易逆差,但這一目標無法靠挑起貿易爭端來達成。作為全世界最大原料和能源進口國,中國能夠吸引眾多制造業投資,靠的不是通過各類「財政傾銷」手段實現的國內廉價能源和原料供給,而是整體性的商業環境優勢。相反,美國吸引了一批中國棉紡業投資,那才真的是依靠廉價棉花和電力供應。

  在宏觀經濟層次,一國貿易逆差本質上是國民儲蓄不足的表現,不得不以貿易逆差形式進口、利用別國國民儲蓄;要降低貿易順差,從削減軍費開支、改革社會福利制度等方面著手,促進私人部門儲蓄,減少政府部門赤字,才是國際收支失衡的治本之道。見不及此,而企圖依靠貿易爭端手段實現這一目標,不過是竹籃打水,注定成空。

  說到底,美歐此時挑起對華貿易爭端,都有其內部政治動機:奧巴馬政府希望通過顯示對華強硬,幫助民主黨候選人在當前美國大選中的選情,還希望藉此推動國會審批通過《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縮寫為「TPP」),給奧巴馬即將蓋棺論定的總統生涯留下最大一筆貿易遺產;歐盟則希望在剛剛經歷了英國公投脫歐的重創之后對外對內顯示其「力量」。問題是共和黨對手們對奧巴馬上述政治動機洞若觀火,牢固控制國會兩院的他們不會同意在這個大選年給奧巴馬和民主黨臉上貼金。至於歐盟內部凝聚力的虛弱,決策和執行機制的混亂,那是任何粉飾都無法掩蓋的。

  而且,在選舉中,美國民主黨競選人的政策主張還會加劇美國貿易失衡。如美國現行福利制度將過多資源投向收入最底層20%以及黑人、西裔、乃至非法移民群體,占60%的中產階級則承擔了由此增加的稅負,而收入最底層20%獲得的福利收入基本上都會被消費而不會轉入儲蓄,占60%人口的中產則因為稅負加重而減少了儲蓄,結果就是美國現行福利制度從總體上減少了美國居民部門儲蓄。而民主黨競選人的主張基本上會加劇美國福利制度上述特徵,這樣做只會進一步擴大美國國民儲蓄的缺口,進而轉化為更大的貿易逆差。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