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观察】中国经济是否会出现流动性陷阱

2016-08-11
来源:FT中文网

     周浩:對流動性觀點分裂,反映了經濟下行壓力下的一種政策困惑,這意味著傳統理論面臨著“不適用”的挑戰。

 

     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 周浩 為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撰稿
 
  中國央行調統司司長盛松成關于中國可能出現“流動性陷阱”的觀點成為了市場的焦點。央行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也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描述。有趣的是,對這一現象的市場解讀卻分割成了截然相反的觀點,一派認為流動性已經十分寬松,因此未來進一步寬松(比如說降準降息)的概率將大大降低,另一派觀點則認為財政刺激是目前唯一的可行方案,但由此增加的財政赤字將不可避免地“被貨幣化”——換句話說,貨幣政策將被迫寬松。對所謂的“流動性陷阱”,央行似乎也沒有明確的解決方案,僅提及為結構性改革創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在筆者看來,這樣一種觀點分裂的背后,事實上反映了整體經濟下行壓力下的一種政策困惑,而這樣的政策困惑意味著很多傳統理論在經濟“新常態”下面臨著“不適用”的挑戰。
 
  關于“流動性陷阱”,經濟學界有諸多爭論,但總的來說,在目前的語境下,“流動性陷阱”意味著貨幣政策在某種程度上的失效,即利率與貨幣供給關系之間的關系開始斷裂。這在“負利率”環境下體現得更為明顯,由于利率已經為零甚至為負,那么進一步的貨幣供給增加對利率的傳導效應并不明確。對于央行來說,其可以做的就是掃清市面上的一切可以購買的債券,但最終的問題就變成了,如果債券的供給是有限的,那么央行進一步增加貨幣供給是否還有意義?
 
  眼下,盛松成司長關于“流動性陷阱”的擔憂則來自于M1和M2“剪刀差”的不斷擴大,M1在過去數月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但M2卻有下滑的跡象。這表明在銀行體系內的活期存款不斷增加,傳統上來說,活期存款增加是一種經濟活力上升的標志,即企業不愿意把資金變成長期存款,而是保留現金,以備投資的需要。很多研究也發現,歷史上,M1與通脹之間存在著正相關,同時存在著一定的領先效應,即M1的增加意味著企業投資意愿增強,同時也意味著未來通脹存在著上行的動力。
 
  而在中國目前的語境下,卻很難得出通脹即將上行的結論,M1的大幅增加反而意味著企業對于實業投資意愿的降低,盛松成司長也表示,企業留存大量現金,反而意味著企業沒有合適的投資標的,最終變成了不得不持幣的現象。
 
  當然,M1增速不斷上升存在著結構性的因素,第一是互聯網金融興起后,整體社會資金的活期化傾向,第二則是大量債券在今年發行,這些債券發行后,募集資金需要按照既定的投資計劃來支出,因此導致了資金趴在賬上成為活期存款的現象。
 
  但細究之下,M1大幅增加,真正代表的是經濟增速下滑下的一種低利率預期。這種預期反映為,由于經濟前景不樂觀,因此貨幣政策仍將繼續寬松。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對于金融資產的需求量將出現上升,這導致了投資者出現一種想法:與其把錢放在銀行里作長期存款(因為利率未來將可能下行,理性的選擇之一是盡快鎖定長期利率),不如趕緊把錢放在金融資產上,而受到追捧的資產則是債券和房地產,受到“賺錢效應”的驅使,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發現,追逐金融資產似乎取得的收益似乎更大,因此不如保留現金,一旦有合適的機會就可以立刻出手。
 
  當所有人都在追逐金融資產(如果認為房地產也屬于金融資產的話),實業投資卻仍在下滑。這反映了另一種預期,即經濟的總需求仍然處于下滑通道中,這個時候增加實業投資,不僅面臨著投資期內現金流的壓力,也不能保證這些項目投產后的市場需求仍然存在。另一個原因則是,金融資產只要流動性夠好,即使虧損,但總可以拋售,而實業投資一旦失敗,則可能會是一個不斷燒錢的“老虎機”。
 
  這樣的狀況對貨幣政策形成了挑戰,如果長期跟蹤中國央行的一些研究,我們可以發現,中國央行認為貨幣政策的真正目的是調節“總需求”和“總供給”。在當“總需求”出現不足時,當然需要放松貨幣政策,但貨幣政策的一再放松如果無法刺激實業投資,那么“流動性陷阱”也就難以避免。
 
  對于政策決策者來說,無論是否存在“流動性陷阱”,其政策考量的最終目的仍然是在保持“總需求”和“總供給”方程的平衡,在供給端,中國已經開始大力推行“供給側改革”,而在需求端,如果私人需求無法提高,那么就只能通過財政刺激來增加公共需求,這也是盛松成司長提出的“增加財政赤字”的原因。
 
  對于貨幣政策來說,盡管政策效果有限,但也不能缺位。未來的進一步寬松仍然難以避免。在大規模寬松效果有限的大背景下,央行只能祭出更加創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期望能夠刺激社會總需求。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