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遠去吧,金牌狂熱

2016-08-15
来源: 香港商报

   跟著奧運數金牌,是一種國民情結,對於這種情結,唯一的遺憾就是,有多少金牌可以重來。在國人的心中,素有跳水夢之隊之稱的跳水,不太爭氣,接二連三地讓金牌旁落。還有創造男子1500米自由泳世界紀錄的孫楊,居然連決賽也沒進。同樣,2015世界游泳錦標賽冠軍寧澤濤竟然也未進決賽。金牌的狂熱,甚至超過比賽本身。

  這種追逐金牌的熱情,與中國追求GDP高增長率何其相似。當GDP增長率慢下來,國人不適應,理所應當的金牌失了,自然也不爽。舉國之力去爭的金牌豈容有失?關鍵的扭曲就發生在舉國之力,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中國這麼多的職業運動員,將運動作為職業來抓,能夠快出成績,但卻背離了奧運本身的精神實質。

  寧澤濤在本次奧運會上說,自己與國際大牌明星還有不小的距離。孫楊也被指責服用禁藥,中國運動員與全球其它發達體育國家運動員的實質差別到底在哪?問題還是出在教育上,厚重體育必然是建立在文化的基礎上的,而淺薄的體育更看重的是成績。

  體育與教育嚴重脫節

  有一項數據顯示,美國的南加州大學、斯坦福大學、加州伯克利分校的學生為奧運貢獻的金牌皆超過100枚,這在中國的知名高校是不可想象的,因為在中國體育奪金是交給四肢發達的體校,將體育作為職業,對於很多中國孩子來說,都是一種無奈。體育沒有文化作為支撐,路越走越窄,越走越無力。同樣建立在成績基礎上的體育教育,也變得越來越脆弱。還有支撐成績的,得益於每枚金牌的經濟回報,當經濟增長放緩,金牌回報下降時,又拿什麼來支撐金牌的狂熱。金牌狂熱正在降溫,這是件好事,央視每天奧運英雄也有不少是沒有奪金的,從意識上看淡奪金是必需的。

  但是作為全民健身的體育則該升溫。在里約奧運上,我們看到不少零的突破,比如奧運自行車實現金牌突破,在柔道男子、男子200米混合泳實現獎牌零的突破,這些突破,是多年堅持的結果,同樣也是中國體育不固步自封的結果。而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國體育整體素質提高的表現。不拘泥於某一項的金牌得失,而著眼於全民體育,中國何愁沒有更多奧運金牌。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