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堅持依憲育人

2016-08-08
来源: 香港商报

  潘浩宇

  在全面依法治國的大環境下,教育部日前出台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中明確要求,中小學要配備1至2名法治教師。這裡必須為官方舉措點贊,法治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長期以來,有圍牆的校園也是社會的一個縮影,也不同程度染上社會的一些不良惡習,部分人不講法治和規則,動則強權和暴力,這方面比較典型就是各種校園暴力和虐待行為的存在;比如相信權力背景,如發生糾紛之后,亮出我爸是李剛的牌子等。

  其實,中小學學習法律知識,設專職法律老師,重慶去年1月就有規定。有些省份,如河南在2005年就開始了。但是10多年來,效果如何?不如先來看看近年來河南校園暴力的新聞,2015年4月20日,河南省潢川縣彭店中學教師王某暴打女生,把學生摔地上。2015年6月25日,河南信陽商城縣數百學生在樹林中群毆。學了10多年法律知識,骨子里信仰的還是暴力法則,這不得不讓大家反思,這十年中小學法治教育都白學了嗎?

  法律不用就是白學

  這年頭,有句話叫做理都懂,然并卵。由此出發,中小學只簡單地學習法律知識,知法懂法守法但是不用法,遇到事情沒有從法律的思維角度出發去解決,而是濫用暴力,訴諸武力,那這樣的法治教育確實是白教和白學了,學而不用,就是廢紙一張,所以出現一方面中小學法治教育搞得有聲有色,另一方面校園暴力事件層出不窮的奇怪狀况。

  除了用法這塊存在重大不足,中小學法治教育還存在法治教育不系統、碎片化。據內地媒體報道透露,目前,小學高年級課本中會涉及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識,而初中的思想品德課本,則是在八年級下學期整本書都是法律常識,涉及權利與義務、人格尊嚴權、隱私權、文化和經濟權利、消費者權益等內容。不過,在中招考試時,這并非重點。這樣看來,中小學的法治教育,不為考試,不為實用,效果差自然是意料之中。

  試點實行憲法教育

  從法律的實用性延伸開來,目前內地的憲法教育仍顯不足,而中小學法治教育自然也存在對憲法認識不足,對公民權利和義務、政府產生方式等這些知識的缺乏,甚至還有一些高層領導對政府產生方式也表現出了極大的無知,曾向外人說出,我不想某某職位,是人民給我的。這些話不僅透露出對憲法的無知,還顯現出一種對人民的敷衍。

  由憲法教育出發,不如借教育部這個規劃的春風,在內地一些中小學法治教育中進行試點,要學就從根本大法學起用起,憲法有權威了,法律才能成為人們內心的信仰,如果連根本大法都只能是從學術研究和各種升學考試中刷存在感,但是無法在現實生活中被人們所信奉,那麼其它法律可想而知。

  國家主席習近平說過,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從習主席的這些話出發,中小學法治課首要就是要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認真學起來,堅持依憲育人,讓中小學生明白在一個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做主的地位是怎樣體現的,通過對憲法的學習,把法治當作內心的信仰,遇事情第一時間從法律思維出發依法解決。一個文明的校園是講法治和規則的校園。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