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撐起深圳創新的兩片天

2016-08-01
来源:香港商报

  撐起深圳創新的兩片天

  前不久,與一眾作家在深圳采風過程中發現,城市更新、升級換代比預期的還要快,羅湖筍崗街道提出的目標是,5到8年現代化程度不亞於現在的福田中心區(基本消滅了城中村)。在欣喜的同時,靈童不免擔心,如果整個深圳快速消滅城中村,那麼這個城市的基本服務由誰來撐起,創新何以延續。

  剛需服務人群多居城中村

  前不久,網上有篇文章,指房價漲那麼快,深圳創新還能繼續,作者將其歸功於分散在深圳各個區的城中村,緩冲了住房剛需,讓相當一部分從事生活服務、收入低的人群居者有其屋。深圳城中村吸納了一半以上的常住人口,相比較而言,城中村的租房較小區租房要便宜一半以上。靈童在深圳聽聞一位的士車司機說,若把深圳上沙、下沙城中村的房子都拆了,深圳的出租車幾乎要癱瘓,因為大部分的司機皆居於此。若城中村拆了,急劇抬升的生活成本,會令整個行業都受到致命冲擊。其實不僅是的士,環衛、餐飲、酒店、公交等服務人群,現在也多居於城中村。如此龐大的城市剛需人群,也是支持深圳這個城市能進行正常運轉、維繫深圳創新正常進行的關鍵元素,因為再高大上的人,也離不了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

  不能對城中村一拆了之,低價生活區是北上深等國際化都市,特別是高密度國際化都市不可或缺的。尽管,北京和上海已開始清退一些低端勞動服務人流,但是在清退過程中發現,支撐城市要素缺失了,比如說北京中關村一個較大的農批市場關停后,周邊人群明顯不適。初步統計,僅中關村核心生活服務剛需就在2萬人以上。北京的經驗值得深圳深思。

  老年人取代家庭主婦

  近來在從武漢南下深圳的一列火車上,一位老人頗有感慨地對靈童說,若沒有我幫忙帶孩子,那我兒媳肯定不出去工作。他非常自豪地說,是我們這些老人撐起了深圳的一片天。如果說,有哪家機構作一個祖孫三代同堂的排名,在中國的城市中,深圳一定會名列前茅。在中國城市中,女方父母同住一屋,照料下一代,也是深圳很有特色的地方。這些老人在支撐深圳創新的同時,也被這座年輕的城市所感染,其生活的內涵也豐富了許多,說深圳老人是中國城市中最有價值的人群,一點不過。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