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被「掏空」的是什麼?

2016-08-01
来源:香港商报

   被「掏空」的是什麼?

  流深

  上周,一首名為《感覺身體被掏空》的「神曲」,經過網絡的廣泛傳播,很快占據了許多國人的社交平台。不少網友在聽過之后紛紛表示「聽哭了」、「泪崩」、「笑中帶泪」。

  直戳城市白領痛點

  歌詞內容很簡單:在「夜幕已籠罩朝陽公園」之后,「征戰北五環,家住回龍觀」的「我」仍舊在老闆的逼迫下不情願地在公司加班,「手里端著一壺熱騰騰的咖啡,嘿嘿嘿我們要不要來開個會」,不想加班的「我」開始編造理由說要去機場接爸爸,「四十多年沒見啦,他來自遙遠的西伯利亞」,卻最終抵不過老闆的一句「寶貝,加班吧」,「十八天沒有卸妝,月拋戴了兩年半」的「我」最終絕望地喊出了「不要加班,不要加班」。有趣的歌詞加上作者巧妙的編曲,以及演唱者惟妙惟肖的演唱,令這首歌瞬間觸到了無數城市加班一族的痛點與泪點。

  簡單來說,這只是一首吐槽公司「加班文化」的歌。這首「神曲」的神奇之處就在於,作者用了很多誇張、戲謔、反差以及接地氣的詞汇,將生活在北京的一位加班員工的苦澀與艱辛,化作幽默與反諷,既讓有過加班經歷的聽眾產生強烈的共鳴,又寫出了城市白領的茫然與不滿,更讓人在聽過之后產生對自身命運的深刻思考。

  事實上,演繹這首歌的上海彩虹合唱團,已經不是第一次演繹「神曲」了。就在數周之前,《張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鑰匙放到哪里了》就一度風靡網絡,僅從題目就可以看出,這首歌同樣是一首「不正經」的歌。再往前看,一首無厘頭的《五環之歌》更是已經風靡大江南北,儼然已被民間稱為「北京市市歌」。表面上看,這些「神曲」的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歌詞幽默、誇張、無厘頭。但從更深的層次來看,這些歌曲的流行已不僅屬於「流行文化」變動的範疇,而更加應當從整個社會心理的角度來解讀。

  生活壓力自嘲宣泄

  如果用一個詞概括這些「神曲」的共通主題,最合適的應該就是「無力」二字:《被掏空》寫出的是公司白領「不要加班」卻要說出「我熱愛工作」的「無力」;《張士超》寫出的是因為合住室友不知所踪,「我」沒有鑰匙回家,只能哀嚎「張大哥你在哪里」,對生活秩序無法掌控的「無力」;《五環之歌》唱出的則是面對城市的不斷擴張,「終於有一天,你會修到七環」,但對於被高房價和通勤難所困擾的北京「新市民」來說,七環的意義也不過是「比五環多兩環」,力不從心卻又不得不奮力跟從的「無力」。

  可以說,這種深刻的「無力感」,正正是許多在高房價、高成本、高壓力等條件下的城市生活中,仍舊掙扎圖存的城市居民的真實寫照。而用風趣又不乏自嘲的方式唱出這些無力,不僅是城市人對上述壓力的排解與抒發,更是一種通過「弱者的武器」所進行的默默反抗。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種現象與近些年來國產喜劇片的大行其道亦有异曲同工之妙。近年里多個國產喜劇受到觀眾的歡迎,并不僅僅因為國產喜劇的制作水準有了升高,而更是因為城市人可以通過喜劇的文化消費,達到通過一場大笑來宣泄掉日常不滿情緒的目的。正如聽過《被掏空》的加班一族,在笑過、哭過之后,該加的班,還是一分鐘也少不了。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