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開偉
險資舉牌大肆入主A股上市公司,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是保險業發展壯大和資金市場化配置資源的必然結果。
自去年寶能舉牌萬科以來,險資以近乎瘋癲狀態湧入A股上市公司。從剛公布的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看,保資又露出不少新蹤跡:截至8月8日,保險資金共計現身73家公司半年報前10大流通股股東之中,其中險資新進和增持公司共48家。
險資舉牌大肆入主A股上市公司,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是保險業發展壯大和資金市場化配置資源的必然結果。它為A股市場注入新鮮血液,對打破市場低迷局面起到提振作用;同時,能有效調節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使上市公司股東配置更加合理,給股東和廣大中小投資者更多實惠。此外,在目前經濟疲弱狀態下,舉牌業績好的A股上市公司,既能提高財務投資效益,也能規避險資投資風險。
顯然,險資進入A股市場,既有上市公司客觀呼喚,也有險資主觀獲利動機驅使。保險公司作為企業,吸收的保險資金也要實現保值增值,最終盈利,所以投資顯得尤為重要。而目前,我國社會投資回報率下降,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本質是資產負債管理。部分激進的保險公司試圖將原來負債驅動型轉變為資產驅動型,更需通過舉牌增持股權,以實現長端收益率。更重要的是,在貨幣供給較寬松的背景下,保險公司可選擇的高回報投資標的十分有限,險資普遍面臨“資產配置荒”危機。因此,負債成本較高的中小險企有動力通過股票市場賺取較高的收益率,客觀上也倒逼保險資金選擇業績好的上市公司增持股份。而隨著證監會各類嚴厲監管措施的出台,市場泡沫不斷擠掉,股指上漲潛力無疑較大。
頻繁舉牌是在監管政策、會計准則和經濟金融形勢合力下的市場行為。盡管如此,卻也不能放任自流。目前A股市場,依然風險較大:市場本身具有調整周期,不能保證投資退出時出售的公允價值高於買入成本;如果負債端承諾的收益率下滑,很容易產生集中性退保,導致現金流出問題。
對此,保監會發布了《關於規范中短存續期人身保險產品的有關通知》,給險資舉牌設定了一道紅線,意在收緊險資“短債長投”模式;尤其保監會多次要求公開資金來源,更對險資起到震懾作用。今年7月21日,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在保險業培訓班上,再次對一些公司進入保險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聲色俱厲的批評,更對險企敲了一記警鍾。
很明顯,在監管趨嚴及股票二級市場博弈困難的狀態下,恐難再現去年底瘋狂舉牌潮,但並不意味著險資會因此銷聲匿跡。按保監會數據,截至今年5月,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突破12萬億元大關,這么龐大的資金總量要尋找出路。保險公司對股票市場依然會情有獨鍾,只是其在二級市場增持股份的行為將更加謹慎,增持股份的數量也將更注重分散風險。
一是個股有可能是未來保險資金加倉的對象,有可能在優質標的股上進行低位增持。二是藍籌公司會被看好,房地產、銀行和商業貿易三大行業成為險資重點關注的投資對象;三是不會放棄權益類投資機會,更傾向於投向一些股息率好、股價估值處於相對安全區域、行業地位優勢明顯、前景預期良好的上市品種; 四是從長期戰略性財務投資角度來看,或許更傾向於一些股權結構分散、能夠起到長期財務投資或戰略性布局的股票,以此達到資產保值增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