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智庫成員、法學博士陳曉鋒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是「占中」以后,香港政治生態惡化、社會矛盾凸顯、本土激進勢力抬頭的首個立法會選舉。從總體上來看,愛國愛港陣營在嚴峻挑戰下取得41個席位,傳統「泛民」的議席減少至22席,不少民主派老將都敗選。本土派作為新興政治勢力取得7個議席,擠入了建制派和傳統「泛民主派」的政治空間,在「一國兩制」下形成了更加多元的政治新版圖,對未來立法會的政爭和特區政府管治將帶來更大的挑戰。
一國兩制捍衛民主
「一國兩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無論選舉結果如何,如何讓更多人去認識「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加強不同觀點人士之間的協商、融合,讓香港發展重回正軌,振興經濟,應當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應該相信,香港的主流民意,并不希望未來立法會的政治生態更加尖銳對立,政治角力更加白熱化。
「一國兩制」和《基本法》保障了香港民主、自由、平等的憲制基礎和核心價值,也是香港穩定、發展和繁榮的大前提。也正是「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和《基本法》的憲制彈性,才使得香港多元政治版圖和意見不同的政黨團體得以存續,且光譜擴大。
「一國兩制」確定了香港保持原有的社會制度、生活方式和各種優勢。港人坐擁「一國兩制」帶來的制度優勢,樂業安居。在「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得到了法律的明文保障。香港的民主也正是「一國兩制」真諦所捍衛和體現的。但是,香港的民主并不意味著社會的所有領域都要高度政治化,也不意味著政治沒有限度、民主沒有限度。民主通過各種方式促進了經濟社會的進步,例如法治的實施、社會的穩定、收入分配狀況的改善、社會政策的確立等。民主也促進了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和維持龐大的中產階級,幫助民主的可持續發展。
特區政府面臨新挑戰
何為香港民主的初心?
民主的初心應該是為香港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民主一旦成為民主而「民主」,就會變成「泛民主」,從而造成全社會領域的過度政治化。許多高端資本就會流出,去尋找投資環境更好的地方,商業投資環境也會愈加惡化,民生發展問題將會愈加困難,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自然而然會受到打擊。這將嚴重破壞《基本法》所定下的政治原則與底線,葬送香港的發展基石,演變成皆為輸家的「零和游戲」。
本次香港立法會的民主選舉,本土派候選人(加上落選者在內)合共贏得409025票,占五區全部220萬選票的接近20%。除了選舉投票策略、清新青年形象和嫻熟網絡動員外,也反映了一定程度上港人對如今香港社會「泛民主」現狀的強烈不滿。
在多元的政治新版圖下,新銳青年本土派議員會用哪種激烈的方式與香港特區政府,與建制派,與傳統「泛民」打交道?傳統「泛民」接班人的傾向本土視野價值觀和本土派的本土主義及「港獨」思潮如何對抗議會的良性運轉和擠占《基本法》下的政治空間?建制派議員如何解決雖人數眾多,但網絡動員能力、青年培養規劃、公眾形象塑造以及政治單兵辯論口才等公共素養等相對滯后的老問題?這些都是未來特區政府管治所要面對的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