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2

任賽山水:光的哲學與神學

2016-10-17
来源:香港商报
 
 
 在世間各種藝術中,中國的山水畫可能是最具獨特性的品類。繪畫作為視覺藝術,它最專擅的區域在物件事物的表像層,即以色貌色,寫形狀物;但中國山水畫卻在根本上蔑視形色表現,而是走向了哲學,即將顯道或寫意作為藝術的根本任務。中國山水畫摹寫的自然,是人世間最不易變易的因素,它拒絕時間,拒絕歷史,代表了經驗世界中最具永恆性的側面。在中國當代青年山水畫家中,任賽的探索回應了這些問題,其山水作品從來不拒絕對自然的逼真表現。甚至畫中物象的堅固和細膩、纖巧和玲瓏,達到了令人歎為觀止的程度。 香港商報記者 張宇 特約撰稿 劉成紀
 
 
 
  大寫意筆法揮灑宇宙無垠感
 
  對形色的蔑視以及哲學、永恆之思,為中國山水畫帶來了兩個問題:一是這個畫種入門門檻極低,毫無基礎的門外漢也可以揮灑幾筆,並自號為“神似”;二是真正登堂入室者則會自感從此陷入了一個深淵之中,知道那潛藏于自然縱深的無限道意,絕非一生努力所可窮極。
 
  在形意或道象之間,中國山水畫雖然以哲學為旨歸,但事物的形色表現卻未必一定成為走向哲學目標的障礙。相反,惟有視感鮮明的形色才能實現對自然山水精神的開顯。任賽沒有放棄中國山水畫由博大的空間感暗示的宇宙精神,甚而言之,她畫面前景的工筆摹寫正是在凸顯背後的千山寂寥時才更見出意義。
 
  基於此,她的畫作在景深處,多以大寫意筆法揮灑出山體的龐大以及宇宙的無垠感。或對前景的村舍花樹形成內斂式的抱合,或將人的思緒外向激發,引向玄遠之境,引向天人之際。
 
  數年前,筆者受邀參觀恭王府的博士聯展,任賽提交的一幅立軸《煙霞勝境》給參展者留下深刻印象,關鍵就在於她以水墨為底色,借助綠彩為畫面製造出了一種獨特的光暈。這種光暈一方面使畫中山谷更顯幽深和神秘,另一方面則將物象帶出,顯現出迷離瀲灩的神奇效果。近年來,在以《秋意濃》為代表的一批作品中,作者對畫面光影效果的處理更大膽,也更具層次性。比如,除作為背景的空濛山色因光的介入而表現力大增外,村舍、亭榭、樹花則次第強化著光色的表現。尤其是白到燦爛的樹花,堪稱畫中的點精之筆。
 
 
  經典作品中的神學意味
 
  在繪畫中,光的使用具有危險性。它一方面可以使畫中物象得到燦爛的表現,同時也極易因光的流溢而減損繪畫的內在深度,給人流於膚淺的印象。但任賽對畫中光影的營造,卻成功解決了這一問題。像她在峰巒幽谷中對光的使用,由於有濃重的墨色為背景,反而增加了畫面的空間縱深;她畫的樹花因光的介入更炫目,同時也因此將整個畫面點亮,成為讓人精神為之一振的對象。就其哲學暗示性來講,這種由光提點出的幽深和明快,使畫面顯現出獨特的神秘和聖潔感。它既不是道境的玄遠,也不是禪家的清風朗月,而是一種經典作品少見的神學意味。這種神性徘徊在顯隱之間,曖昧而顯明,是將畫面貫穿為一個整體的重要因素,也使作為哲學暗示物的中國傳統山水,從哲學的晦暗走向了神性的聖潔之境。
 
  對於任賽而言,一個畫家獨特畫風的形成,一定關涉於她不可複製的個人經歷和藝術實踐方式。單就藝術實踐而論,任賽最值得注意的特點是對寫生的執著。她的大量寫生作品的價值甚至是高過繪畫的。選景的獨特、構圖的別致、筆觸的清爽、在極精微與致廣大之間保持的張力,使其相關作品表現出巨大的藝術魅力。
 
  任賽山水畫中洋溢的神性和迷離感,是離不開這種寫生過程中的精神體驗的。她特立獨行的寫生方式,使其有機會靜觀山川的聖潔和莊嚴,能以靈魂的私語與自然默契,並以精神的燭光將山川照亮。所謂山水畫的神性或神聖性,正是這種自然經驗向藝術轉移的產物。
 
  為中國山水畫開出新境界
 
  中國山水畫是一種極具哲學意味的藝術形式。沒有中國哲學和傳統文化的積厚之功,單純炫技,窮忙一生也至多不過是一個畫匠。從任賽目前的作品看,她明顯已超越了純然的炫技階段,而是將繪畫視為哲學和美學精神的映射物。同時,她也沒有固守傳統,抱殘守缺,而是在師法前賢的基礎上試圖為中國山水畫開出新境界。她在光影之間為中國山水畫營造的聖潔、燦爛之感,正是這種新精神、新風格的體現。唐人李北海雲:“學我者死,似我者俗。”真正有抱負的藝術家總是處於述古與新變的途中。任賽具備這種可貴的藝術氣象和時代擔當,順著這條道路走下去,更大的成功值得期待。
 
  任賽,號老薔,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青海省共青團文化大講堂特聘專家,西藏林芝畫院特聘研究員,外交部禮賓司特聘國禮畫家。幼五歲始研習書畫,擅長山水,旁設花鳥人物。代表作有《西子如是》、《物外田園》、《煙霞聖境》等系列作品。曾在北京、臺灣、香港、上海、杭州等地舉辦個展和聯展。
  (特約撰稿劉成紀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