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導演為我們展示了新的宣傳手段——發文手撕王健林,批萬達院線給《我不是潘金蓮》的排片不公,隨後,著名網紅王思聰替父出征,把馮導擠兌得直說消消氣。
郭敬明的《爵跡》拖了樂視的後腿,馮小剛和華誼兄弟可不想步後塵。
《潘金蓮》首映日導演馮小剛開炮眼球十足
昨日,《我不是潘金蓮》首映。導演馮小剛在微博微信開炮喊話王健林,對萬達院線排片率低不滿。萬達集團少東家王思聰替父應戰說馮小剛陰陽怪氣,自己擠走別人的片不說,院線排片看片子好壞。
馮小剛說了啥,王思聰說了啥,華誼兄弟說了啥?
翻譯成白話如下:
馮小剛:王健林主席,你好。我的新片上映,別家都給我排片率40%,你們萬達小心眼只給排10%,就因為華誼兄弟挖了你們的人,就因為我們和華誼有關係,你們乾脆不要給我們排好,你們壟斷全世界的院線好了。
王思聰:馮大導演,不要陰陽怪氣,兩家私企的恩怨,你跑到網上來煽動群眾噴我們。華誼挖了我們的人還不許我們不高興?就准你擠走別人的片子(網上有說《神奇動物》本來也是18日首映,被人擠到25日去),就不許我們因為你的片子不好看低排片? 您這是來碰瓷。
華誼王中磊:萬達也挖了我們的人
微博上吃瓜群眾加入觀戰,明顯得倒向國民老公王思聰。
群眾也七嘴八舌加入了論戰站邊:“我站王思聰”、“我站馮導”、“我誰也不站,我就覺得那個***演的片子就爛”“排片是院線自由”、“想看神奇動物的贊我”、“馮導這是要碰瓷炒作麼”。也有熱心群眾要建議廣電:馮小剛電影保護月。
當然,喧鬧開撕歸開撕,影片上映首日效果還是可以的。後面怎麼樣,且看且珍惜吧。
最新的情況是,根據貓眼11月18日首日《潘金蓮》拿下了6938.4萬元,萬達院線貢獻了364萬元。在今年影視市場不景氣下,這個業績還是可以的。萬達雖然排片率低,也還是貢獻了不少銀子啊。今天11月19日截止下午兩點半,票房2275萬元。
看影視業這些大佬,為了票房炒(吵)成這樣。看來今年確實不景氣,管道還是強勢,有說法說誰先搶佔了排片誰就贏了。那還要內容麼,怪不得產不出好片。
但是也請馮導看看上個月的《爵跡》和《湄公河行動》,前者一開始大張旗鼓排片也高,後者開始排片不多還是主旋律,但人家後者憑著內容和口碑硬是幹上10個億,前者大製作還是敗北也就4個億。
所以,馮導還是拍出好片來吧。《潘金蓮》是不是好片不知道,看你們這麼炒,我就多寫篇稿子去看看咯。
10.5億元交易對賭還指望著《潘金蓮》的票房呢。10億啊。
基金君今天要說的是馮小剛為何如此炮轟王健林,背後的原因無非就是為了錢啊。
本來想今年以98億元估值注入上市公司樂視網的樂視影業,由於市場變化今年業績不太好,注入不了了。98億的大交易,只能拖到明年了。前一段時間,樂視影業投資的《爵跡》票房敗北,算是給這單交易又壓上了一根稻草。
時間回到2015年年底,發生了一件令人羡慕驚豔的事情:馮小剛一個負債的殼公司被華誼10億現金收購。
去年11月,馮大導演和上市公司華誼兄弟也做了筆大交易,10.5億元轉讓一家公司浙江東陽美拉傳媒公司70%的股權。
也就是說這家美拉傳媒的公司估值15億元。美拉傳媒是家什麼公司呢,我們來看看。馮小剛持股99%,陸國強持股1%,這次要轉讓的70%股權,馮轉讓69%,陸轉讓1%。順便看看美拉傳媒的財務資料,截止轉讓的時候,資產總額1.31萬元,負債總額1.91萬元。響噹噹的殼公司。
且慢,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則公告裡面有華誼兄弟跟馮小剛的對賭!
殼公司不要緊,未來能賺錢就好。於是就有了對賭,拍個電影找來人機器一架一拍,找來發行、院線一賣錢就來了,是不。只要馮導能拍出好片,殼公司也可以分分鐘賺大錢啊。這不,馮導還有承諾呢。
馮小剛承諾2016年不低於1個億的淨利潤,2017年到2020年每年比上一年淨利潤增長不低於15%。華誼兄弟10.5億元收購的70%的股權2016年-2020年對應的淨利潤就是不低於7000萬元、8050萬元、9257.5萬元、10646.13萬元以及12243.04萬元。五年合計權益不低於4.72億元不到5億元。沒完成怎麼辦,那馮小剛就得補啊。當然2020年後的事情就不知道了。
當然,可以說這是不低於嘛,說不定馮導搞出大片就帶來驚喜呢,而且還有2020年以後呢。而且這個收購也是為了綁定大導演啊。1個億的利潤在A股雖然按個30倍市盈率估值能多出幾十億市值呢。
雖然馮導是大導演,但從商業角度考慮,未來能否拍出賣座電影還真不好說啊。這麼10個億就出去了,未來5年按利潤可能還拿不回來這麼多。而且五年後馮導不幹了,也沒有辦法啊。因而這筆交易,對馮導那是賺到了,上市公司是不是賺到還真不知。
那麼,華誼兄弟去年買來這個美拉傳媒現在怎麼樣呢?上半年的淨利潤為3535.6萬元,要完成今年1億的利潤,估計就指望著這個《潘金蓮》了,華誼兄弟和美拉傳媒都是出品方。
如果第一年就完不成對賭業績,那多不好看啊。六爺(馮小剛在《老炮兒》中角色)可是講規矩的人,說到做到。這才剛拿人家10個億,第一年1個億的利潤就完不成的話,雖說可以補現金。畢竟不好看。
對於華誼兄弟來說,市值雖然還有345億元,但從去年高點下來跌了60%。這麼300多億大市值的影視傳媒股,前三季度的淨利潤為6.22億元,看著也還可以。但實際上大部分都是來自投資收益,投資收益能否持續不知。如果還希望依靠主業支撐,那就必須賣出好電影好票房。
當然,這背後還有保底發行方耀萊影視壓力也不小,說要保底5億呐。
這就不難理解,為何小剛炮在《潘金蓮》首映之日如此喊話王健林,至少帶來眼球和人氣啊,炒作一下也無妨。
萬達與華誼的矛盾
先說說萬達院線的地位。
萬達院線雖然是民營出身,但在王首富的帶領下發展非常快,在所有院線中票房占比第一。
一個片子要賣的好,製片、發行、院線、影院都要合力而為。但現在負責排片的院線老大首場隻給排10%,放在哪個導演身上都氣呀。
華誼兄弟在產業鏈中處於供應地位,而萬達院線則是管道方。華誼兄弟近年來增長率已經放緩甚至已臨近負增長,而萬達院線的增長率依然保持在高位。根據盈石集團研究中心發佈的資料,2015年萬達院線市場佔有率依舊是全國第一。
這不是華誼兄弟與萬達影院發生的第一次衝突。從今年暑期檔開始,雙方就排片問題已有過幾次不愉快。而這些不快,在坊間被認為與2月原萬達院線總經理葉甯跳槽華誼有關。
今年2月29日,華誼兄弟公告稱,任命葉甯為華誼兄弟影業CEO,全面負責電影及電影院相關業務的管理和運營,同時葉甯還擔任華誼兄弟副總經理,並被提名為董事候選人。在此之前,葉甯已在萬達工作15年,歷任萬達院線總經理、萬達文化集團副總裁、五洲電影發行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要職。
對於其離職原因,外界議論紛紛。有傳葉寧被架空,也有傳萬達在股權激勵方面較之其他大公司更為謹慎。但隨後葉寧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明確表示:離職是個人的職業調整和選擇,對於萬達情感上難以割捨。
此後就有媒體報導稱得到知情人士的消息:在葉甯離職轉投華誼擔任CEO的當天,萬達公司內部連夜召開會議,決定對葉甯、華誼及其出品的電影進行“封殺”。
在今年暑期檔,鄭鈞跨界導演的處女作《搖滾藏獒》上映,當時就有媒體發現這部華誼兄弟出品的動畫影片在萬達院線的排片量極低。“萬達封殺華誼”一說甚囂塵上。
資料顯示,華誼兄弟發行的《搖滾藏獒》7月8日上映34天來,萬達院線僅排片3747場,而搖滾藏獒導演鄭鈞在接受專訪時也坦誠該片發行因為萬達封殺受到影響。在幾大院線公司中排片量較低,最終《搖滾藏獒》累計票房不到4000萬元,華誼兄弟甚至未能“回本”。
當時,萬達在官方網站發佈公告稱“封殺”純屬無稽之談。而華誼方面則表示,對不同電影的排片差異化是萬達院線的公司行為,華誼兄弟不便評價,並檢討自己對該片宣發不力,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理。
最直接的對壘發生於7月15日,葉甯離開萬達前發行的《快手槍手快槍手》和到華誼後主導發行《陸垚知馬俐》同天上映。根據藝恩資料,在兩部電影上映期內,萬達院線《陸垚知馬俐》在萬達院線的排片只有7398場,不到萬達院線給予《快手槍手快槍手》排片量的30%。
在馮小剛發佈聲明譴責王健林和萬達院線後,王思聰的回應裡也談到了葉甯曾與萬達簽署過“競業協定”,此後更有華誼兄弟總裁王中磊下場參與“罵戰”,表示也有前華誼高管轉投萬達,這是職場正常的人員流動。
馮小剛稱萬達暗下黑手:低排片是股民損失
今天馮小剛繼續回應,主要有幾點。
1、萬達和華誼兄弟這兩家公司的恩怨和矛盾,萬達報復到導演作品上,這不是公平的事情。前面已經有《搖滾藏獒》、《陸垚知馬俐》也是這種情況,華誼還是有點害怕,因為華誼沒有院線,萬達有這麼大一條院線,他不敢把這個事情公開,不敢撕破臉,因為電影公司畢竟要依靠院線。但左一個嘴巴,右一個嘴巴,打到我這裡了。我不怕事,電影裡的李雪蓮也不怕事。我們生活中百分之九十的人受委屈就是忍,王中軍、王中磊採取的方式也是忍。甚至王中軍因為害怕跟萬達關係鬧僵,特意跑到王健林那兒去賠禮道歉,但人家沒理,繼續報復到《我是潘金蓮》。
2、昨天王思聰說,我給你排多少片,是商業行為,如果電影真好,就給高排片。昨天票房出來了,現在可以回答王思聰了。我們票房昨天占比占了62%,但萬達排片不到13%。這個數字說明,萬達因為和華誼的矛盾給電影低排片,萬達承受了損失。如果是王思聰個人愛好沒關係,如果你是一個私人公司也沒問題,但你是一個上市公司,你這樣做完全置股民利益不顧。也說明你的眼光對這個片子判斷存在較大失誤,我作為一個股民會很擔心,領導這個企業的人對市場的判斷有這麼大失誤。
3、說我們擠走另外的電影,如果我們這麼有能力,我們會不會在國慶檔被擠出來?誰不知道國慶檔七天假期,《潘金蓮》改檔了。有一個公眾號,說華誼到電影局要求把其他片子挪走,我們這個片子開拍第一天,華誼兄弟就把這個片子賣斷給耀萊影業,只有署名權,沒有任何其他權利。華誼兄弟幹嘛還要管這個,而且華誼連萬達都搞不定,還能搞定電影局嗎?
看到這裡,真覺得電影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不亞於螢幕上的故事。
實際上本次論戰既暴露了華誼兄弟影視業務上話語權的持續旁落,也體現了萬達院線對元老級別人物出走後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