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港深聯合打造金融重鎮

2016-12-06
来源:香港商报

  期待已久的「深港通」,昨終於正式開車。作為首天運作,「深港通」沒出現任何問題,買賣過程非常順暢,反映兩地相關部門確實準備充足,工作值得肯定。唯一可惜,乃交投未算特別活躍,南向和北向額度使用率僅分別8%和21%,沒有重現當日「滬港通」的「爆額」盛况,而兩市的總成交金額,更同樣地不增反減。為何如此?

  先談南向方面。事實上,市場早就預料,短期「深港通」不會帶來太大刺激作用,可謂標誌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畢竟,在「滬港通」的成功經驗上,「深港通」難以更勝從前。首先,有意南下投資港股的,好大程度已藉「滬港通」實現了,當時許多投資者便涌到上海開戶,故此,接近兩年后才通車的「深港通」,熾熱程度無可避免相對較小。再加上,今次「深港通」雖然新增了百餘隻股份,可供投資的選擇較前為多,不過,在絕大部分受歡迎股份經已開放前提下,并未吸引太多資金南下絕對可以預期。何况,近日外圍市况亦嫌不穩,環球金融市場昨便受到意大利公投結果困擾,高度外向的港股自然也受拖累,影響到市場氣氛。凡此種種,均有損北水南下的投資意欲。

  然而,南水北上則表現較佳,昨日北向資金就多約26.7億元人民幣,且是全數買入,對比南向扣除賣出計算的8.8億港元净買入,綜合來說,即內地錄得近2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净流入。早前,有擔心「深港通」或成資金流走的缺口,惟事實證明,資金流向卻呈現相反走勢——當然,這乃受惠最近人民幣匯率轉強所致,畢竟同期美元有大漲回落之態,相關狀况能否持續仍須觀察。惟重要的是,對於香港及國際投資者來說,「深港通」始終跟「滬港通」截然不同,因為深股堪稱中國的納斯達克,都以新經濟股份為主,民營企業占了六成,散戶比率亦近七成,所以,深股與滬股相比乃是兩個市場,故能吸引新資金過來。

  展望將來,擴闊「滬港通」和「深港通」的可投資範圍,由涵蓋更多的股份和一手IPO市場,到引入股指期貨通、ETF通、債券通、衍生工具通等等,都是未來的必然路向,希望能夠盡早落實,這也是完善兩地市場發展的應有之義。

  說到底,要評論「滬港通」和「深港通」,根本不能單看指數升跌,而須端視能否將整體市場做大,令到彼此的深度更深、廣度更廣。現在港、滬、深三市實現互聯互通,形成一個總市值達到70萬億元的大市場,里面尚有許多不同股份選擇,也有來自境外的投資者;對於協同提升大家的金融競爭力,包括鞏固和加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資產管理中心的地位,進一步發揮「超級聯繫人」的角色,以及推進內地資本市場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步伐,無疑都帶來了極佳的正面效果。當中,港深一河之隔,經濟互補性強,共同發展潜力龐大,好應利用「一國兩制」下「深港通」等優惠政策,從而聯合打造為國家和國際的金融重鎮,建立更緊密的互利雙贏合作關系,促進經濟持續發展,定可利好港深、利好國家。

  香港商報評論員李哲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