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推行全民退保須考慮可持續性

2016-12-19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周武輝

  政府日前公開顧問報告,當中有九成一的意見書表態,支持不設審查制度的全民退休保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昨表示,不是單看量化,質也同樣重要,強調退保制度需要整體及全盤考慮,明顯對「不設門檻,人人受惠」的方案持保留意見。

  面對本港老年化問題不斷加劇,貧窮問題日益凸顯的現實問題,政府及社會當然應承擔起責任,建立一套適合香港情况的退保制度,讓長者在退休后有穩定收入,做到最基本的老有所養。惟需要指出的是,任何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前提,都要充分考慮如何維持運作的可持續性,在社會資源有限的情况下,針對有需要的人群提供更多支援,才是務實之道。若推行全民退保,又解決不了「錢從何來」的問題,則是脫離實際。

  本港人口老化趨勢明顯,危機加深,根據團結香港基金發布報告,香港的人口年齡中位數將在2064年達到51歲,每3人之中就有1人是65歲以上的長者;另有數據顯示,平均3個長者有1位貧窮,如何保障退休人士的需要已迫在眉睫。而根據早前的退休保障諮詢文件,主要是圍繞兩個方案:一個是「不論貧富」方案,不設經濟審查,年滿65歲長者可每月領取3230元,并取代現時的長津和生果金;另一個是「有經濟需要」方案,設立收入及資產限制,在綜援及長者生活津貼之間多建立一層援助,資助貧困長者3230元。前者是全民退保,后者帶扶貧意味。

  平心而論,不設門檻的退休保障肯定是最理想的方案,皆大歡喜。問題在於,若采用「不論貧富」方案,未來50年新增總開支將高達23950億元,較「有經濟需要」方案的2555億元高出近10倍。即使以香港目前財政狀况,可以支付無審查的全民退保方案,但未來人口急速老化,勞動人口比例持續減少,而退保金額只會快速上升,加之其他的福利開支易加難減,長遠的確存在財赤危機。

  《基本法》寫下「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并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因此,在啟動全民退保之前,應研究財政的可持續性。如果經濟增速無法追上日益增長的福利開支,諸如增加在職人士供款、降低退休金金額、延后退休年齡、加稅、發債等,將是無法繞開的選項。然而,一旦加稅,就必然導致資金外流,損害現時以低稅率吸引資金的香港經濟。如果向打工仔或商家提高稅率或徵收新稅項,則面臨大部分意見的強力反對。至於通過長期發債解決福利問題,深陷歐債危機的歐洲多國,就是前車之鑒。本港社會各界在全民退保方案有強烈共識,但真的在相關融資安排上,也達成了高度共識嗎?很令人懷疑。

  事實上,退休保障難道不是應該優先幫助那些生活更為困難,在經濟上更加有需求的退休人士?再說,如果身家豐厚、生活無憂,又何須政府保障?政府要做的,是放寬申請門檻,讓更多長者受惠,并實行分級制,有針對性地使用在真正有需要的人群身上,這才是有效運用資源的方法。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