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5

微信的悖論

2016-12-19
来源:FT中文网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 陳歆磊 為FT中文網撰稿
 
  社交是一種心理的交流和需要的滿足,在這種心理動因的推動下,社交成為人們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2014年4月,微信發布4.0版,從這一刻開始,一個叫“朋友圈”的東西誕生了。它迅速成為中國人熱衷的社交工具,改變了中國人的社交習慣,甚至由此誕生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動作:“刷屏”。微信的用戶數量也從那時的1億人一路飚升到了今天的月活躍用戶數7.62億。
 
  從2000年出現的博客、到2009年的人人社交和微博,再到2014年的微信朋友圈,人們不斷地接受著全新的社交方式。微信讓一些風行一時的社交平臺迅速沒落。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人平均每天花40分鐘刷微信。不幸的是,朋友圈越來越龐大,可微信卻失去了它最初的功能——朋友圈已經是個陌生的地方,微信的社交功能正在死亡。
 
  社交是一種流動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在彼此心里留下一定的情感積淀。從社交屬性來看,我們可以將微信和一杯咖啡做一個比較。在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所著的《將心注入》中,他認為一個能承載社交功能的產品應該具備這樣的特征:有溫度,有味道,有驚喜。具備這三樣,就做到了霍華德所說的“超過消費者的預期”。如果我們用這三個維度來衡量微信,會發現它的溫度開始變得冷漠,它的味道開始變得商業,至于驚喜,則越來越少。
 
  從制度設計來看,微信并不適合社交,它更適合傳播而不是參與,更便于張貼而不是討論。與此同時,閱讀與社交的融合,導致轉發成為一種愿望,這是前所未有的。閱讀的終點不再是文章的最后一個句號,而是轉發,也就是傳播。轉發對內容會有深刻的影響。越是膚淺的東西越有可能被轉發。因此,微信很容易演變成一個營銷平臺,營銷幾乎可以說是社交的天敵,他會吞噬微信上沉淀的情感,讓社交功能退場。這是微信的一個硬傷,但還不是最致命的問題。
 
  微信最核心的問題在于它沒有完成從熟人社交到生人社交的轉換。熟人之間是一種強關系,這種強關系與人的幸福感有關聯。生人之間的社交是一種弱關系,一般來說,越少越好。在傳統的社交過程中,人們可以自然地區分這種強弱關系。在微信早期,朋友圈具有明顯的強關系的社交圈。但是到今天,急速膨脹的朋友圈不能有效地區分強弱關系,讓用戶無所適從。
 
  對一個人來說,熟人的數量基本是固定的,朋友圈的擴大,往往是生人越來越多。在一個混雜著生人和熟人的朋友圈,朋友的定義就變得尷尬。因此,大部分人的活躍度急速下降,人們會越來越疏遠這個陌生化的朋友圈,越來越少的使用他的社交功能。微信所謂“高頻IM”、“強社交鏈”的光環正在迅速褪去。失去了社交功能,微信開始蛻變成一個工具:一個通訊和傳播的工具,支付工具,游戲工具。
 
  無法主動區分強關系和弱關系,這樣糟糕的體驗并非不能改善,從技術上來說,可以很輕松地實現。比如,用戶在接受一個申請的時候,可以有三個按鈕,強關系、弱關系、不接受。但是,這樣做雖然顧及了用戶的體驗,卻是以犧牲連接性為代價,讓社交平臺變成一個一個的孤島,孤島上的人們過濾出只屬于私人圈內的話題。也就是說,這種設計雖然滿足了用戶的需求,但是消弱了傳播性,連接就有了等級,世界也就不再是平的。這顯然不是騰訊想要的,沒有四通八達的傳播性,沒有平等的連接,騰訊的盈利模式會從根基上被動搖。
 
  于是,微信便進入到了一個悖論之中:不是說不能把微信的社交功能做好,而是一旦做好了用戶體驗,就會影響到他的商業價值。因此,未來微信一定會兩極分化,越來越多的人將微信視為一個工作的工具,而社交功能將通過“群”來體現,“群”演化成為社交平臺上一個個非常私密和封閉的社交孤島。一般來說,“群”是一種相對穩定的集合體。但是大多數群的社交目標不夠精準,社交內容的質量也不夠高。
 
  曾經火爆一時的微信已經到了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它必須在公共空間還是私人空間之間做出抉擇。微信生于社交,即私人空間,但是現在,其社交屬性越來越弱,公共屬性越來越強。如果完全變成類似微博的公共空間,未來微信有可能面臨更多監管。
 
  社交是人的基本需要,在人類社會形成之初就已經出現了。在今天急劇變化的中國社會,不管是認知上的信息獲得和傳遞、情感上的同情和理解、還是態度上的認同和接納,人們對高質量的社交有相當迫切的需要。但是,從機制設計來說,微信更適合傳播而不是討論。從用戶體驗來說,朋友圈的擴大意味著強關系和弱關系的混亂。從盈利模式上來說,連接一切的戰略忽視了社交的私密屬性。陷入悖論的微信,是騰訊的痛點,也是一個機會。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市場營銷學教授。)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