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GDP永远不是目的,唯有人是目的

2017-01-07
来源:香港商报

 

  近日关于雾霾的新闻,也象雾霾一样,无处不在,铺天盖地笼罩着各种媒体。从每日的气象预报,到人民日报的七问;从临汾二氧化硫爆表,到“一辆穿越重霾区的高铁车头照刷屏”,即便身在没有雾霾的日子和地区,每天雾霾新闻的阅读照样象雾霾一样让人喘不过气来。

  各种污染必须打包

  然而,一切还不会有完,昨天,一部关于环保的纪录片,拍摄于2014年的《塑料王国》,穿越3年的时光,突然插入到刷屏的队列中来。

  《塑料王国》呈现的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塑料垃圾涌向中国的情况,中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洋垃圾场,谓之循环经济。正在经历雾霾之痛的中国人,忽然重闻洋垃圾污染,旧仇新恨,一齐涌上心头。这也就是,三年前的纪录片,为什么三年后在才火的原因。

  但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既然污染之痛是相通的, 那么各种污染的治理,也必须打包。任何一项污染,单独治理,都是徒劳的,据说北京将给中小学装空气净化器防霾,那土壤净化器,那江水、湖水、海水净化器,谁来装?装得过来吗?人人都有那么多来钱装吗?

  引发雾霾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治理各种污染的措施绝不是一条。但所有污染的源头,归纳起来,只有一个,哪就是“GDP炎症”,追求GDP增长,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持续改善生活,然则,目的和手段,却在不知不觉中被颠倒了,不但人的基本生活甚至人的基本生存都成了手段,发展经济却成为了目的。

  牺牲基本生存所需要的清洁的空气、绿水、净土,换来的GDP,有意义吗,这样的发展,还不如不发展。遥想1958年代大炼钢铁,有的地方为了完成产量指标,动员群众把家里的锅砸掉,拿来炼铁,以此提高钢铁产量。典型的目的与手段颠倒的老毛病。割掉“GDP肿瘤”,唯此药方,环保拥有高于GDP的第一否决权,而且不能停留于嘴上。

  制造中国污染的不只中国

  雾霾带火的《塑料王国》,也带给我们第二个启示。这就是一直被忽略的“国际产业分工中的污染转移”,如何防止?

  洋垃圾进口中国,看上去,是一个你情我愿的、公平合法的国际贸易,理论上没有任何问题。《塑料王国》揭示,如美国卖一吨未经分拣的废旧塑料是9美元,就连把这些废物运输到港口装船的费用都不够,是在倒贴钱。但是这9美元他们又必须收才能算作“国际贸易”,如果把垃圾免费给我们,就属于非法倾倒,是违法的。这种“国际贸易”逻辑简直虚伪至极。故此,制造中国污染的不只是中国,还有发达国与其所主导的不合理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

  路人甲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