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6

香港科技產業發展潜力巨大

2017-01-10
来源:香港商報

  中國人首獲諾貝爾醫學獎、全球首顆量子衛星升天、全球最大天文射電望遠鏡落成、「神舟」與「天宮」成功對接……國家科技進步一日千里,「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亦大有可為。昨國務院頒布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決定,在共頒發41個獎項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中,香港科大、中大、浸大等三個由香港科學家獨立完成的項目,以及三個有香港科研人員參與的項目皆位列其中,香港科研人員領銜或參與的項目占到了七分之一;此外,中大、理大與內地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完成的五個項目,還分別獲得一項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和四項二等獎。香港高校及科研人員取得上述優异成績,不僅是對香港科研人才和研究團隊的褒獎,更是對香港卓越的基礎科研實力、優秀的人才培養機制的充分認可。

  香港以彈丸之地而躋身國際科研及高等教育重鎮,這無疑是港人最大的驕傲之一。教資會發表的「2014年研究評審工作」報告中,香港八大院校約16000項研究中,12%獲國際專家評為「世界領先」,34%達「國際卓越」,其餘絕大部分達到國際或區域水平。國家也充分認可香港的科研能力和科研人才,截至2016年底,香港已有16所獲國家科技部批准成立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以及6所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1995年以來,已有共計31位香港科學家躋身中科院或工程院院士。近年來,香港更是依靠融匯中西的文化、高度國際化的環境,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科技人才和科研機構紛紛落戶。

  然而,香港的科研生態卻被很多人形容「只開花不結果」,在科研成果產業化方面甚少作為,大量頂尖的科研成果不是無法落地,就是只能在其他地區落地,落得牆里開花牆外香的結果──電動車、智能眼鏡被美國人搶占市場先機,無人機、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公司選擇北上發展,都是香港科技產業環境不盡人意的明證。有鑒於此,特區政府正在不斷力推科技創新產業的培育和發展。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港府特別推出20億元的創科創投基金、20億元的院校中游研發基金及5億元的創科生活基金,其大手筆可謂前所未有。近期,被譽為「特區中的特區」的落馬洲河套地區,落實將由深港兩地共同開發深港創新及科技園,力圖將香港的人才和科研優勢,與深圳的產業鏈和市場優勢最大限度的結合在一起,形成深港合作的「新矽谷」。在人才培養機制上,港府亦大力推動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教育,力圖為香港的科研事業培養出薪火相傳的接班人。

  國家實力的穩步發展與科技水平的迅速進步,在促進了香港科研水平進步的同時,亦為香港科研人員提供了大展拳腳的廣闊舞台。可以確定的是,在「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之下,香港基礎科研水平卓越、人才儲備豐富的優勢將有着巨大的發揮空間,而全球產業革命、中國科技崛起的必然趨勢,亦令香港的科技產業蘊含着巨大的潜力。如何更好的釋放這股巨大而珍貴的潜力,正正是香港應當思考的當務之急。

  香港商報評論員 萬青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